最近香港的“资产上链”悄悄火了,朗新、协鑫这些企业把充电桩、光伏电站的收益权做成数字凭证,找全球投资者融资。
现在官方给RWA划了重点:固定收益、绿色金融等四大类资产最吃香。手头有稳定收租的房子、发电的光伏站?先看看符不符合这四个方向。
RWA热
深圳南山的老茶馆里,做充电桩的陈哥拍着桌子跟朋友唠:“我那300个桩,每个月电费稳赚20万,听说能拿到香港做RWA?能换钱不?”
“RWA是啥?”做餐饮的李总夹着茶杯凑过来。
“就是把充电桩的未来收益,用区块链做成数字凭证卖出去啊!”陈哥翻出手机里的新闻,“你看朗新集团,充电桩收益权上链,拿了1800万;协鑫的光伏电站,也搞了这个,股价都翻倍了!”
其实不止他们,最近半年,从光伏老板到文旅公司老总,都在琢磨“RWA”,这玩意儿能把手里“死资产”变成“活钱”?
先掰扯清楚:RWA就是“真实资产变数字token”。
比如你有房子收租、电站发电、充电桩收费,把这些未来能赚钱的权益,放到区块链上变成可交易的凭证。好处是不用抵押、不用等银行审批,全球投资者都能买,钱来得快。
香港现在成了RWA的“试验田”。华夏基金把债券收益上链,太平洋保险做保单通证,连光伏、充电桩这种“土资产”都成了香饽饽。
但这些项目不对普通股民开放,只找香港的专业投资者,募的钱从几千万到2亿不等,不是没人要,是门槛高。
香港RWA划了“四条线”、
香港金融管理局早把RWA的方向定死了,就玩四大类。
固定收益:比如债券、贷款、充电桩的收益权,这类资产能算清“未来赚多少”,投资者放心;
绿色金融: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政策支持,现金流稳,符合“双碳”潮流;
流动性管理:短期理财、企业应收账款,比如你有1000万应收账款要等3个月,上链能快速换成现金;
贸易供应链:进出口货物的仓单、提单,外贸老板发货后,能把“货权”变成token提前卖钱,加快周转。
但想上RWA,你的资产得先过三关。
得“会下蛋”,比如充电桩每个月必须有固定充电收入,光伏电站得稳定发电,要是现金流断了,token价值直接归零;
产权得“清白”,房子要有房产证,电站要有特许经营权,不能有纠纷,区块链记信息,但不解决“产权争议”;
第三,得“能盯着”,要用物联网、大数据实时传数据。比如光伏板发电量,得有传感器每天上报;充电桩充电量,得有智能电表同步,不然你说赚了100万,投资者咋信?
结语
聊到最后,陈哥挠着头问:“我有3个亿的充电桩资产,能搞不?”
其实答案藏在“稳”字里,RWA不是让你“一夜暴富”,是帮你把“压在资产里的钱”盘活。
比如你有闲置光伏电站,以前只能等银行贷款,现在通过RWA能快速拿钱建新站;比如你有稳定收租的写字楼,能上链让全球投资者分享租金收益。
但要记住:没有“躺赚”的买卖。RWA成本高,募不到钱前期投入就打水漂;底层资产要是亏了,token跟着跌;发行平台要是违约,钱也拿不回来。
香港的四大主题已经划好了,你的资产要是符合“能赚钱、产权清、能监控”,不妨找懂行的人问问;要是不符合,别凑热闹,毕竟,赚钱这事,稳比快重要。
说到底,RWA是个工具,用好了能帮你“钱生钱”,用错了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各位老板,先摸清楚自己的资产底细,再决定要不要上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