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在关税问题上"放大招"了。这位特立独行的美国总统近日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将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25%的关税。这一决定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美国汽车行业掀起轩然大波。
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在关税问题上"兴风作浪"了。从钢铝到药品,从汽车零部件到软木木材,这位总统似乎对关税有着特殊的偏爱。如今,他的关税大棒又挥向了中型和重型卡车。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美国进口了近24.5万辆这类卡车,贸易额超过200亿美元。这意味着,这项新关税将为美国财政带来可观的收入,但同时也将给相关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关税政策的出台过程颇具戏剧性。特朗普最初在9月底表示要从10月1日开始征收这项关税,但在汽车制造商的激烈游说下,实施时间被推迟到了11月1日。这充分展现了美国政治生态中利益集团的强大影响力。正如一位华盛顿观察家所言:"在华盛顿,没有什么是游说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加大游说的力度。"
这项关税政策的细节至今仍不明朗,特别是它是否会影响到受美墨加贸易协定保护的汽车进口。这种模糊性给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也让相关企业陷入焦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行业高管抱怨道:"这就像在黑暗中开车,你不知道前面是悬崖还是坦途。"
对于已经饱受钢铝关税之苦的汽车制造商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新的卡车关税将直接推高美国物流、建筑等行业采购专用车辆的成本,这些成本最终很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经济学家警告称,这可能导致美国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剧,给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带来新的挑战。
有趣的是,汽车制造商们在这场关税风波中并非铁板一块。据报道,Stellantis公司正在积极游说政府,希望其墨西哥工厂生产的中型Ram皮卡能获得关税豁免或减免。而它的竞争对手通用和福特则强烈反对,认为这将使Stellantis获得不公平的成本优势。这种"同行相轻"的现象,生动展现了商业竞争的残酷本质。
从具体企业来看,这项关税的影响将大不相同。国际汽车有限公司(前身为纳威司达)在美国销售的卡车约有98%产自墨西哥,戴姆勒的这一比例约为83%,它们将首当其冲。相比之下,帕卡和沃尔沃在美国销售的卡车几乎全部产自本土,因此可以高枕无忧。这种差异化的影响,可能会重塑美国卡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特朗普的关税清单正在变得越来越长。从钢铝铜到药品,从汽车零部件到即将在10月14日生效的软木木材、橱柜等产品关税,这位总统似乎正在打造一个"关税帝国"。更令人担忧的是,针对太阳能电池板、商用飞机、半导体等产品的232调查仍在进行中,这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关税措施出台。有评论家调侃道:"特朗普正在用关税建造一座新的'长城',只不过这次是为了阻挡进口商品。"
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对等关税"和"芬太尼关税"正面临法律挑战。美国最高法院已定于11月5日举行听证会,就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关税的合法性进行辩论。此前,特朗普政府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和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均已败诉。美国财长贝森特等官员警告称,如果最高法院最终作出不利判决,特朗普政府可能需要返还高达1万亿美元的关税。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足以让任何政府财政陷入困境。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背后,反映的是其"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通过提高进口关税,他希望能保护美国产业,促进制造业回流。然而,这种做法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是保护美国就业的必要措施,反对者则批评这会推高物价,损害消费者利益,并可能引发贸易伙伴的报复。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在全球化退潮的背景下,各国都在重新思考贸易政策。特朗普的做法或许极端,但也反映了一种时代思潮。问题是,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最终会带来共赢还是共输?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项新关税也敲响了警钟。虽然目前中国对美卡车出口规模不大,但特朗普政府的保护主义倾向值得警惕。在全球贸易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如何规避贸易风险,开拓多元化市场,成为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变化本身。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还会挥向哪里?美国最高法院将如何裁决?
下一篇:24岁,她融资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