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来自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让所有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海运贸易按下了暂停键。
这纸通告意味着,所有正在执行的合同都将中止,那些已经装船、正从澳大利亚矿山驶向中国的货轮,也得暂时停下。
消息一出,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立刻坐不住了,紧急发声,希望能坐下来谈谈。
这背后几十年的恩怨,终于摆上了台面。
长久以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买家,全球七成的货都运往了这里。
但在定价这件事上,一直没什么话语权。
成本不过十几美元一吨的铁矿石,到了中国港口,价格牌就能翻到一百三十美元。
就因为这巨大的差价,中国的钢铁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白白多掏了数千亿美元。
这笔账,中国记了很久。
过去不是没谈过,但以必和拓拓为首的澳洲矿业巨头,死死咬住价格不松口,仗着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铁矿石,始终不肯让步。
澳方甚至在这次禁令发出前,还在用拖延战术,想逼中国接受现状。
他们没想到,这次的还击来得如此直接。
北京这次的反击,并非一时冲动。英国路透社的评论说,中国的动作准备已久。
这盘大棋,其实从2022年就开始落子了。
那一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过去分散在各大钢厂手里的采购权,集中到一起,攥成一个拳头。
有了统一的窗口,才能在谈判桌上和对方掰手腕。
中国的底气,也不仅仅来源于内部的整合。
更重要的,是手里有了新的牌。
这些年,中国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矿源,巴西、西非,都在名单上。
特别是西非的西芒杜铁矿,勘探结果相当惊人。
这个矿一旦全面开采,每年能产出1.2亿吨高品质铁矿石,这相当于中国每年进口总量的十分之一。
按照计划,到今年11月份,第一批来自西芒杜的矿石就将运抵中国。
有了新的卖家,澳大利亚的重要性自然就大大降低了。
时机也站在了中国这边。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大宗商品的需求普遍下滑,铁矿石的价格早已从去年的高点回落。
只有澳大利亚还硬撑着高价不放,结果就是国际上的买家纷纷转向别处。
现在,作为全球最大客户的中国一旦停止采购,澳大利亚将面临无人接盘的尴尬局面。
澳大利亚的经济结构很单一,说白了,就是靠卖矿过日子。
矿产出口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在这个节骨眼上,全球其他国家基本都找好了自己的卖家,就算有需求,也根本吃不下澳大利亚如此庞大的产量。
能消化掉这一切的,只有中国。
如果处理不好这次的争端,下半年澳大利亚的矿产出口,恐怕就要陷入全球性的停滞。
市场已经给出了最直接的反应。
当中方叫停运输的消息传出后,矿业巨头必和拓拓的股价应声下跌,而且跌势不止。
澳大利亚现在有点骑虎难下。
硬扛下去,经济损失只会越来越大,本就紧张的政府财政将更加捉襟见肘。
想找人帮忙,环顾一圈却没人能伸出援手。即便是它的老大哥美国,自己也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天量的铁矿石。
中方的这一招,精准地打在了澳大利亚的痛点上。
而且,这还不是唯一的动作。在此之前,中国对澳大利亚大豆出口的反制,已经让对方尝到了苦头。
粮食和矿产,这两根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经济支柱,现在都被牢牢掐住了。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澳大利亚总理会如此着急了。
只是,这一次谈判的主动权,已经不在他们手上了。
如果中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反制的措施,恐怕不会轻易终止。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