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普京在瓦尔代会议上的一番话,引起外界热议。有人说他软了,有人说俄罗斯退缩了。但仔细一看,他的意思并不是要给美元撑腰,而是点出了问题的核心:真正切断合作的,并不是俄罗斯。
在这场会议上,普京谈到“去美元化”,他的表态出乎意料。他说俄罗斯没有搞什么反美元运动,也没有组织所谓的去美元计划。俄罗斯只是被迫不能用美元结算,所以只能用本国货币。
这话一出来,不少人觉得普京是不是变了调子。以前还说要摆脱美元,现在怎么又不反对了?其实换个角度看就明白了:他并不是在替美元说话,而是点明了真正的问题,是美国自己把俄罗斯排除在美元支付体系之外。
换句话说,俄罗斯不是主动要抛弃美元,而是被动被逼出来的选择。既然美元通道被掐断,那当然只能用别的货币。普京这话表面上低调,其实是把矛头直接指向美国的霸权手段。
为什么普京要在这个问题上小心?原因很简单,因为特朗普在这个议题上极其敏感。
去年特朗普刚上台,就放出狠话:只要金砖国家不放弃去美元化,美国就要加征关税。说白了,他把美元的地位等同于美国的国运,谁动美元,就是跟美国作对。
后来巴西总统卢拉在金砖峰会上提到,世界需要摆脱对美元的依赖。结果呢?特朗普立刻翻脸,不光发文威胁,还对巴西直接加了50%的关税。即便美国对巴西有顺差,他也照样出手。为什么?因为他要杀鸡给猴看。美元是美国的核心利益,只要有人挑战,美国就要动手。
在这种背景下,普京当然不会像卢拉那样高调喊口号。俄罗斯现在和美国的关系僵硬到极点,如果在去美元化的问题上再去硬碰硬,那等于堵死了谈判的所有可能。普京选择了更谨慎的表达,既避免刺激特朗普,又把责任甩回美国。
外界经常误解,以为俄罗斯一心要抛弃美元。但现实是,俄罗斯的经济确实还需要美元和欧元。
现在俄罗斯和中国的本币结算比例确实很高,已经超过九成。但问题在于,俄罗斯的贸易对象不只有中国。跟独联体国家还好说,可以用卢布。但像印度这样的大国,情况就不一样了。
俄罗斯卖给印度大量石油,收回的却是卢比。问题是,卢比的流通性很差,俄罗斯又在印度买不到多少东西,这些钱基本花不出去。于是只能搞以物易物,换点别的货品。可这种做法效率很低,也不是长久之计。
人民币的流通性强一些,但俄罗斯拿到的人民币,大部分还是用来从中国进口商品。至于能不能把人民币转手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还没有完全解决。更关键的是,印度压根不愿意用人民币结算,因为它和中国在货币国际化上本来就存在竞争。
所以俄罗斯的选择其实很有限。如果美元通道完全被堵死,那么除了依赖人民币和欧元,它几乎没有别的选项。普京之所以表现得谨慎,不是因为他真心认同美元,而是俄罗斯必须面对这个现实。
普京这次的“改口”,表面上看像是低姿态,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回美国。他的意思很明确:不是俄罗斯要和美元对立,而是美国自己把俄罗斯赶出了美元体系。
这种做法看似能打击俄罗斯,但从长远来看,对美元本身才是伤害最大的一招。因为当越来越多国家被逼着寻找替代方案,国际结算的格局就会慢慢变化。
俄罗斯已经在推动本币结算,金砖国家内部的货币合作也在加深。虽然进展缓慢,但趋势不会逆转。美元靠制裁维持霸权的方式,最终会让更多国家产生戒心,加快去美元化的步伐。
所以,普京的话其实是提醒:美国自己选择把合作的桥梁烧掉。到最后,美元霸权不可能更稳固,只会更快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