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为何在“去美元化”问题上改口,俄罗斯在关键时刻为何选择退缩?
近期,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的讲话中指出,俄罗斯并没有实施“去美元化”政策,也没有组织相关运动。他解释道,俄罗斯并非主动放弃美元,而是因为“在国际上无法使用美元支付”,因此才选择使用本国货币进行交易。
他进一步回应了特朗普关于金砖国家“去美元化”的指控,强调金砖国家的政策仅与其自身成员国相关,不会对任何第三方施加此类措施。普京明确表示:“我们没有反美元的政策,也没有去美元的运动。我们完全没有!我们只是被阻止使用美元,因此只能转向本国货币。”
从中可以看出,尽管美俄关系僵局重重,普京并不希望在这个问题上与特朗普产生直接冲突,特别是在当前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背景下。普京深知“去美元化”是特朗普非常敏感的外交议题之一,因此在公开讲话时选择了尽量避免激怒特朗普,为日后可能的美俄关系恢复留有余地。
实际上,去年11月,当特朗普刚刚当选总统时,他就威胁称,如果金砖国家继续推进“去美元化”计划,并试图推出新的货币取代美元,美国将对所有金砖国家加征100%的关税,迫使这些国家“与美国市场断绝关系”。到了今年7月,金砖峰会在巴西举行,巴西总统卢拉在会上表示,全球贸易需要寻找美元的替代品,以避免对美元的过度依赖。特朗普显然对此十分不满,并在社交媒体上威胁称:“任何支持金砖国家‘反美政策’的国家,都将面临10%的关税!没有例外!”
几天后,特朗普直接对巴西宣布加征50%的关税,解释道:“金砖国家本身并不是威胁,但他们正在削弱美元的主导地位,试图推动新的国际货币规则。如果美元失去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美国将遭遇巨大的损失。我作为总统,必须维护美元在全球的主导地位,这绝不会在我的任内发生。”
特朗普的言辞非常直接,他甚至不惜加征50%关税,借此威胁金砖国家,尽管美国与巴西的贸易本来就存在顺差。
普京显然意识到特朗普的威胁,并不希望像卢拉那样与特朗普进行硬碰硬的对抗。俄罗斯目前急需解除美元或欧元的禁令。虽然与中国的贸易中,俄罗斯本国货币的使用已接近九成,但俄罗斯的经济远不仅限于与中国的贸易。与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卢布能派上用场,但与其他国家的交易仍然面临支付问题。
以与印度的贸易为例,俄罗斯向印度出口石油,收取的是卢比,但卢比的国际流通性较差,这使得俄罗斯面临无法有效利用这些货币的困境。尽管人民币的流通性较好,但俄罗斯收到的人民币大多数还得用于对中国的进口。实际上,俄罗斯曾建议印度使用人民币支付石油款项,但遭到印度方面的拒绝,原因在于印度与中国在推动货币国际化方面存在竞争。
相比之下,美元和欧元的国际化程度更高,俄罗斯显然希望美国能够解除制裁,恢复对俄的金融交易。因此,普京在过去几个月里,一直在努力寻求美国方面的谈判机会,寻求解除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
转回到目前,8月15日的“特普会”未能为俄乌冲突的解决带来任何实质性进展,美俄关系陷入僵局。特朗普多次公开表达对普京的失望与不满,而普京则通过一些有限的善意表示,谨慎释放信号,试探特朗普的反应。
例如,普京在8月22日的俄联邦安全会议上提出,为避免激化军备竞赛,俄罗斯将继续遵守《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即便该条约将在明年2月到期。该条约是美俄于2010年签署的,旨在限制和削减双方的战略核武器。但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目前的经济状况并不足以支持扩展战略军备。
显然,普京依然不打算在乌克兰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而是通过其他方式,尽可能为与特朗普的谈判寻找突破口。强调“俄方没有去美元化政策”便是其中的一步。
下一篇:金价,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