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宣传贯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消费质量报舆情监测中心开展了防水建材质量监测活动,希望以此促进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机制的健全,促进质量竞争和优胜劣汰,推动消费品质从生产端复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
近日,消费质量报舆情监测中心通过对 2024年9月至2025年9 月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抽检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在全国“守护消费”执法铁拳行动纵深推进与《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等政策持续发力的双重驱动下,防水建材产品质量水平实现明显提升,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进一步夯实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消费质量报舆情监测中心开展的本次监测活动,采用了消费质量舆情通的大数据监测系统,覆盖各地防水建材市场。本次监测产品涵盖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主流防水品类。
监测显示,随着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守护消费”执法行动的开展,针对假冒伪劣、偷工减料等行为的查处力度持续加大,防水建材抽检不合格率明显下降,尤其是大量头部品牌企业未出现不合格的负面影响,对行业发展起到了正向引导作用。
政策层面的精准施策为防水建材质量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5年4月印发专项通知,将防水工程质量纳入城镇住宅工程重点整治范畴,明确要求严格落实建材“先检后用”制度,推动检测机构现场取样,并适当提高防水卷材等关键材料抽检比例,对不合格产品坚决清出工地。同时,国家标准委发布了 GB/T 18445—2025《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等新规,进一步完善了产品技术指标与检测方法,为行业质量管控提供了标准。
尽管行业质量整体向好,但监测发现仍有部分产品存在关键性能不达标的问题。数据显示,沥青防水卷材不合格项目集中在可溶物含量、低温柔性和接缝剥离强度等,其中可溶物含量、低温柔性不合格较为常见。
行业专家指出,沥青防水卷材的可溶物含量不足直接导致防水有效成分不足,根源或在于生产环节的偷工减料与工艺失控。知情人透露,个别企业为降低成本,刻意减少沥青成分用量,过量添加填充料,同时还有个别企业使用回收沥青等劣质原料,导致可溶物总量偏低。此外,生产工艺的不规范,也会造成局部可溶物含量不达标。
行业资深人士表示,沥青防水卷材的低温柔性不合格使卷材在低温环境下易脆裂,主要与原材料质量和工艺控制相关。选用低标号的普通沥青替代高标号的专用防水沥青、SBS 改性剂质量差或添加量不足,以及沥青与改性剂搅拌不充分、成型后冷却过快等因素,均会显著降低卷材低温抗裂能力。同时若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胎基未被沥青浸透,也会导致胎基与沥青涂盖层粘结力差,低温弯曲时易分层,进一步加剧质量隐患。
除了沥青防水卷材存在质量问题外,聚乙烯丙纶卷材的多项力学性能也频亮红灯。数据显示,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的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不透水性。
行业品管人士分析,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出现上述不合格的情况,核心症结或在于原材料质量不达标与生产工艺不规范。比如使用回收聚乙烯膜、低强度丙纶或涤纶无纺布,或未按标准添加抗氧剂等助剂,直接导致材料力学性能下降。而复合温度过低、压力不足、挤出速度不稳定等工艺问题,也会造成卷材分层、结构松散,进一步削弱其防水与抗拉伸能力。
消费质量报舆情监测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除标称广东嘉宝莉科技材料有限公司和北京好而宜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相关防水产品被通报标识不符合北京的地方标准外,其他企业很少出现不合格的情况,但监测发现个别不法企业存在生产销售侵犯立邦、三棵树注册商标专用权涂料的情况。
针对监测发现的质量问题,行业专家与资深品管人士提出了解决的建议方案,建议采用“原材料管控 + 工艺优化 + 全链条监管”的质量提升路径。
在原材料管控方面,建议企业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审核机制,坚决抵制那些制售假冒伪劣的不良厂家,坚持对核心原料实施进场全指标检测,拒绝使用回收料、劣质改性剂等不合格原料,坚持全员、全链条的质量监管,从源头阻断质量风险。
在生产工艺优化方面,建议企业积极向头部品牌企业学习,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主动加强实时监控力度,加强抽样检测频率。同时对产品生产流程不断优化,并进行标准化管理,防止出现偷工减料行为。
在质量监管方面,建议监管部门坚决落实住建部要求,要将防水设计纳入审查要点,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开展防水实体性能检测,并将结果纳入住宅质量保证书。对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的企业实施资质限制、信用惩戒等联合处罚,形成强力震慑。
监测发现,在行业质量升级进程中,头部品牌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愈发凸显。监测数据显示,东方雨虹、科顺、三棵树、桂湖、牛元、飞翎等品牌的防水建材产品经检测符合国家标准,未发现质量不合格记录。专家表示,这些企业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行业活动开展,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为建筑防水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监测期间,东方雨虹、科顺股份等上市企业先后向经销商和客户发布《产品调价函》,宣布对旗下部分或全线防水产品价格进行上调。业内人士表示,此轮提价举措不仅是对原材料、运输和能源成本上涨的直接应对,更是在行业低价竞争、利润持续承压的背景下,打响的“反内卷”战役。
桂湖防水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防水材料优秀企业,积极支持行业活动的开展,相继协办“2025 防水涂料技术分会年会暨第九届防水涂料技术与市场研讨会”和第十届“高分子防水卷材产业发展研讨会”的举办,为行业质量变革成果的转化和共享贡献了力量。
同时,东方雨虹、科顺、宏源等企业还参与 GB/T 18445—2025 等国家标准修订,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行业共同遵循。行业专家指出,头部企业通过质量技术攻关、卓越质量工程建设,正带动行业形成“质量兴企”的良性竞争生态。
消费质量舆情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监测报告的发布既是对行业质量现状的全面梳理,更是对质量强国战略的积极响应。随着监管力度持续加强、企业质量意识不断提升,防水建材行业将以更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为 “好房子” 建设行动和民生工程质量保障提供坚实支撑。(消费质量报舆情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