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西部广阔的农田里,金黄色的豆浪随风起伏,这本应是一年中最充满希望的季节,但豆农们脸上却不见笑容。
“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坐在他的拖拉机上,通过美国广播公司的直播镜头向特朗普总统发出紧急呼吁。他身后是一片丰收的大豆田,但这位肯塔基州豆农的眼中只有担忧。
以往此时,美国大豆对华年销量中应有约1/3已完成交易,但今年
。拉格兰直言:“中国市场对我们的生计至关重要,我们需要的是立即行动,而不是空谈。”
美国大豆正处于收获季节,但豆农们却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根据美国大豆协会统计,美国产大豆以往有25%销往中国,但今年新一季大豆开镰后,对华销量却仍为零。
拉格兰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警告:“
。”他指出,在以农业为主的肯塔基州,新一季大豆已经开始收割,但当地豆农尚未收获一笔来自中国的订单。
伊利诺伊州、艾奥瓦州、明尼苏达州和印第安纳州等美国大豆核心产区所受影响尤为深重。这些州的大豆产量约占全美总产量的一半,如今却共同面对“零订单”的困境。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额达128亿美元。但今年,中国这个最大买家却尚未下达任何订单。
关税导致美国大豆价格处于明显劣势。拉格兰指出,由于关税,美国大豆相对于南美同行在价格上高出20%,缺乏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中国已全面转向巴西市场。据《南华早报》报道,8月中国大豆进口量达1227.9万吨,为连续第四个月创下同期纪录新高,主要来自巴西。
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1.05亿吨,其中来自美国的仅2213万吨,占比21%;
。进入2025年,中国把1200万吨新季大豆订单全部给了巴西和阿根廷,美国份额直接归零。
更关键的是,中国与巴西已签署900万吨采购协议,并首次试点人民币结算。南美对华供应占比预计升至85%,全球大豆贸易格局正在重构。
“
。”44岁的豆农唐纳感叹道。他家的农场坐落于阿肯色州东北部,种植棉花、玉米、大豆和花生。
数据显示,美国2025年大豆产量达43亿蒲式耳,为历史第六高,但中国市场却关上了门。一位北达科他州农场主在TikTok上发视频说:“豆子卖不掉,我只能把它们搅碎扔地里,毫无价值。”
价格暴跌更让情况雪上加霜。9月美国大豆现货价跌至每蒲式耳8.83美元,远低于三年前每蒲式耳14.8美元的高点,
,种一亩亏一亩。
根据美国农场局联合会的数据,去年农场破产数量上升了55%。“这意味着有些农民将走投无路。”拉格兰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农民的自杀率已经高于其他人群,这一现象可能会不幸地加剧。
面对危机,美国大豆协会不断向政府施压。拉格兰在8月19日致信特朗普,表示美国大豆种植户正面临“极大的”财务压力。随着收获季迅速到来,美国就大豆出口与中国越晚达成协议,美国豆农受到的冲击就越严重。
特朗普于9月19日宣布延长中美贸易休战期,但未提及取消关税。与此同时,阿根廷政府突然宣布调整关税政策:自9月22日起至10月31日,将全面取消大豆、谷物及其制成品的出口关税。
阿根廷大豆出口关税由26%降至零,豆油和豆粕出口关税也由24.5%降至零。这一政策有时效性,截至10月底,且最高免税额度为70亿美元。
中国市场对此反应迅速。有市场消息称,中国油厂已采购阿根廷大豆10-15船。若关税降为零,我国进口阿根廷大豆11月船期CNF报价或跌至200美分/蒲式耳,较巴西大豆便宜约70美分/蒲式耳。
在中美经贸磋商中,大豆进口问题仍是关注焦点。在9月23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表示:“
,双方应该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之上协商解决有关问题。”
中国正在构建更加多元化的供应链。2024年5月30日,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调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和区外加工贸易有关管理措施,加强对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商品的管理。
同时,中国的大豆依存度已跌破15%,粮食安全战略下,多元化采购成为明确趋势。
专家认为,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国内油粕市场的供应缺口依然存在,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寻找替代货源。据悉,继8月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后,中粮集团已从澳大利亚购买了9船油菜籽。
连锁反应已经显现。2025年第二季度,
,为十年最高水平。部分银行开始收紧信贷,农村违约上升,农业保险理赔激增,小镇银行开始承压。
约翰迪尔在两个州的工厂已裁掉238名员工,农机需求下滑的信号再明显不过。
大豆出口是季节性的,销售和物流需要规划。如果再等几个月,中国市场就会转向明年一、二月开始收获的巴西大豆。那时,美国豆农将彻底错过这个销售季。
“我们需要中国市场,需要立即行动!”拉格兰的呼吁代表着50万美国大豆种植户的共同心声。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财智密码
财经领域爱好者
43598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