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奇帆:对2025年房地产的几个判断
创始人
2025-08-26 08:47:34
0

黄奇帆:

中国经济破局的核心是,“以改革化解难题”!

当下中国经济遇上的难题至少有四、五个:

1. 城乡差距太大。

2. 地方政府债务。

65万亿的债,压得地方上想使劲也使不出。3. 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多年一直徘徊在3000点左右,比较低迷

没有体现经济“晴雨表”功能,或让让老百姓共同富裕的功能,所以资本市场也有问题。4. 房地产不景气。

这些问题,都应该用改革的思路重整重组,来取得问题的化解。

黄奇帆重点聊了房地产,他几个核心看法是:

看法一:这次地产调整,是20年来最狠的一次!

20多年的房子发展,最近四年——从21年到24年,出现了重大的调整。

如果你把去年的指标跟2020年的指标比,就知道四年跌幅有多大。

第一个指标,房子建筑量:2020年22亿平方米 ,2024年预计6亿多平方米,差不多跌了65%。

第二个指标,新房卖掉的量:2020年18亿平方米, 2024年5亿平方米,也差不多跌了60%几。

第三个指标,土地批租量:2020年是8.7万亿 ,2024年预计3万多亿,差不多也要打个七折。

第四个指标,房价:跟2020年比,总体上跌了40%-50%,有的地方多一点,有的地方少一点等等。

第五个指标,跟房地产相关的贷款:按揭贷款的年度量比2020年减掉50%。开发商的融资能力也大幅减弱,这个减弱,也少了50%。都比2020年少了50%左右。

黄老说:五个关键指标,三个跌了三分之二(60%多),两个跌了一半。

房地产事业从90年代起来,整个20年其实没有一次像样的调整,一直是一路歌舞升平、一路发展。这次突然来了一次大调整,也很正常!

看法二:别瞎比!中国房地产跟美国次贷危机、日本崩盘是两码事!

跟美国次贷危机不同:

黄老说:我可以明确地说,中国的房地产没有美国次贷危机的基因,也没有日本房地产20年拖累经济的基因。

美国当年次贷危机:是因为当时美国搞“零首付”买房,还把房贷打包成高风险债券放大几十倍卖,最后泡沫炸了。

中国房地产,中国政府从来清醒:

从不允许零首付(违规就严惩);

中国房地产的各种不良债务,从来没有当作一个包去发债券,让你高杠杆地发。

所以,总而言之,房地产如果有破产,也是一家公司的破产,如果有坏账,也只是局部的坏账。中国不存在美国次级贷这样的“金融基因”。

其次,我们这次调整,跟日本90年的房地产调整也不同:

日本当时:城市化到头了,已经达到77%,而且这还是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90年代,日本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顶峰。

到顶峰后,日本房产泡沫炸了,没新进城人口接盘,加上日元汇率被美国搞崩了,双重打击拖累日本经济几十年。

中国这次调整: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才到一半,48%!今后几十年还可以加30个点。有足够的循环空间,刚需还是在的,慢慢地会释放。

看法三:政府,或总计10万亿收储,一举三得,破解去库存超级难题

核心问题: 产能过剩,差不多有20亿平方米的一手房库存。而且这个库存,至少会带出10万亿的现金流回不来。回不来开发商就会资金链断,断了以后就出现各种各样的三角债问题。

解决方案: 拿钱出来(可能几万亿甚至10万亿),打折收购房地产的库存。

黄老说:“如果我们国家拿几万亿,现在房价是比正常价格打了6折、7折,打6折的情况下,本来1万亿买1亿平米,现在可能买1亿6千万平方米,可以多买很多房子。政府可以用这个模式,买10亿、15亿甚至20亿平方米的库存。”

最终的结果:

对政府:买来的房子变成“公租房”或“保障房”,租给农民工、刚毕业学生等,

中国大陆现在也明确,要建立20%-25%左右的国家产权、但给老百姓居住的保障房,现在手中的保障房只占居民需要总量的5%。

对开发商: 拿到钱要去还债,盘活资金链,化解债务危机。

对老百姓: 政府把收来的房子租出去,租金稳定,可以打包成一种叫“REITs”的稳定理财产品(利息可能4%左右)。

黄老说:“老百姓完全会高兴地拿出10万亿买政府这一债券,因为他可以得到4%的回报。”

所以,这件事一举三得——

市场增加了老百姓理财的4%收益的资金资本;

政府多了全国15%人口获得保障房居住的能力;

开发商把过去10年、20年积累卖不掉的库存打了六折卖给了政府。

看法四:开发商欠债太多?

这一轮调整后,中国开发商负债率会从90%掉头向下,着力降到50%左右(全世界房产商负债率都不超过50%)。

中国出现了80%、90%,是因为我们机制造成的。买地钱、盖房钱、甚至没卖房就借钱,都靠贷款堆起来的。这三个负债率叠在一起,这样就80%、90%的负债。

未来方向: 改革!学国际规则:

①买地必须用更多自有资本,不能全靠银行借。

②严格管好买房首付比例(比如首套房20-30%,第二套房50%的首付等等),不能变相搞零首付,这样的话,把这件事就平衡了。

总之,中国的金融系统跟房地产的关系,在这一次调整中,也会得到化解。

看法五:开发商数量太多?要大减

中国有9万多家房地产公司!相当于每1万人摊上一家房产公司——这是世界之最。

对比美国那么大市场,开发商才500家左右。黄老说,“这是美国房地产协会会长跟我聊天的时候,我专门问了他,他讲了这些概念。”

经过这轮调整,黄奇帆估计未来中国房地产公司会大幅减少到2万家以内,更精干。

看法六:房地产与经济GDP“和解”

2025年以后房地产不会再像过去四年,对中国经济是负拉动。

黄老说道:“中国的房价,在2020年,家庭收入的23年-30年买一套房,但在全世界,一般是该国老百姓家庭收入的7-10年买一套房。

这次一跌,2024年房价已经跌到了2014年、2015年房价的均价。现在的房价跟老百姓收入比,大概是10年-20年买套房。”

如果今后10年房价不会马上又往上涨,但每隔十年GDP翻番,人均收入翻番,这个时候,收入跟房价比,就会从现在的10-20年缩小到8到10年,最终,也会跟世界合理的性价比相当。

黄老说:“中长期来说,未来中国城乡融合会为城市提供大量人口,会把房地产过剩的产能吸收掉一块。

当下短期来说,已经出台的5种措施也在化解房地产难题。”

最后归结为一句话,2025,中国房地产止跌回稳,会形成未来发展新阶段的起点。

黄老说:“止跌回稳以后,我们不希望房地产价格又来五年翻一番。

但至少,15年、20年,随着GDP翻番,房地产业同步增长,那时,中国房地产又会形成新格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李盈莹连场首发沦为打酱油 女排... 北京时间8月25日晚,2025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在泰国城市清迈战至F组第2轮,赵勇挂帅中国女排在下半区...
原创 金... 金价“过山车”,七夕黄金饰品抢购狂潮:消费者心态变迁与市场应对 序曲:历史高位与惊人跌幅 八月伊始...
【新品种专栏】胶版印刷纸期货与... 交易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285号 撰写:黎照锋,从业资格号:F0210135 交易咨...
哈尔斯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2.... 8月25日晚间,哈尔斯(002615)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71亿元,同...
8月26日投资避雷针:芯原股份... 导读:财联社8月26日投资避雷针,近日,A股及海外市场潜在风险事件如下。国内经济信息方面包括:1)岚...
刚刚,大跳水!美国,突然叫停! 欧洲风电巨头,遭遇重大“利空”! 欧洲市场周一开盘后,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公司沃旭能源(Orsted)一...
《中国金融》|积极推动证券公司... 作者|聂无逸「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文章|《中国金融》2025年第15期 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
中金公司与深圳特区共成长的金融... 2025年,深圳经济特区迎来成立45周年。从南海之滨的边陲小镇到全球瞩目的创新型都市,从GDP不足3...
中机认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伊妹儿)中机认检8月25日晚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
原创 黄... 黄奇帆: 中国经济破局的核心是,“以改革化解难题”! 当下中国经济遇上的难题至少有四、五个: 1. ...
土耳其主要银行指数上涨1.5% 钛媒体App 8月25日消息,土耳其主要银行指数上涨1.5%。(科股宝播报)
紫燕食品半年净利润破亿元,加速... 8月23日,紫燕食品交出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14.73亿元,实现净利润1.05亿元。...
月内924只个股获券商“买入”... 本报记者 于宏 近期,随着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密集披露,券商积极开展调研,对上市公司给出最新评级结...
高能环境涨0.42%,成交额3...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25日,高能环境涨0.42%,成交额3.14亿元,换手率2.88%,...
经济日报金观平:筑牢国内大循环...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在一个更加不确定不稳定的世界中谋发展,要把做强国内...
3分钟,垂直涨停!这一赛道,突... 今日,A股继续强势上攻,创业板指、科创50均涨超3%,并都创3年多新高,沪深300突破去年10月8日...
俄罗斯电商周报:Ozon美妆爆... 近期,俄罗斯电商市场传来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消息,揭示了行业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Ozon平台在美妆类目...
岚图汽车介绍上市东风私有化并行... 东风汽车集团的重大改革策略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成功实施,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此次改革以岚图汽车作为先行...
解锁出海新姿势!“区块链+”集...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今天(25日),“区块链+出海”场景集市在数通链谷路演大厅举行...
迎驾贡酒Q2扣非净利润大降近四... 面对每天上千份上市公司公告该看哪些?重大事项公告动辄几十页几百页重点是啥?公告里一堆专业术语不知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