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舞台风云变幻之际,印度总理莫迪正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 即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无疑将成为莫迪寻求破局的关键契机。然而,就在他准备启程前往中国之际,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却给他的行囊增添了一丝沉重。
原定于8月25日至29日访问印度的美国经贸谈判代表团,突然宣布取消行程,无疑给印度敲响了一记警钟。这一变故,让原本就对美国关税政策忧心忡忡的印度舆论更加不安。《印度时报》敏锐地指出,在美国高达50%惩罚性关税的阴影下,任何关于谈判延期的消息,都足以引发高度关注。
事实上,近来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举动,已经让莫迪政府倍感压力。 印巴空战后,特朗普一边声称自己促成了印巴停火,一边又与巴基斯坦军方互动频繁,这让长期与美国保持防务合作的印度颇为不满。
更令印度感到难堪的是在关税问题上,作为首批与美国展开谈判的国家之一,印度本期望能获得一些“优待”,但最终却未能幸免于特朗普政府的“收割”。为了惩罚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特朗普政府甚至将对印度的关税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自8月27日起,印度所有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都将面临50%的额外关税。
特朗普甚至公开表示,在印度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之前,他不会与莫迪政府进行任何谈判。显而易见,美方贸易代表团取消访印,正是其谈判策略的一部分。 美国希望通过此举,迫使印度开放市场,接受美国商品的涌入,以弥补美国对印度出口领域的“贸易逆差”。在未达成这一目标之前,特朗普政府似乎并不急于与莫迪团队推进谈判进程。
相比之下,印度的处境则显得更加被动。 一方面,莫迪政府不愿屈服于特朗普的关税施压;另一方面,印度又缺乏足够的筹码,难以像中国那样迫使特朗普让步。更令印度经贸团队担忧的是,采取反制措施可能会进一步激怒特朗普,导致其升级对印度的制裁,最终得不偿失。
因此,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印度目前处于明显的劣势。 美方代表团取消访印,实际上是特朗普政府在等待印度主动前往华盛顿进行磋商,届时美国便可趁机提出更高的要求。
然而,印度并非完全没有破局之策。 即将到来的访华之行,便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上合组织成员国齐聚一堂,不仅可以就合作议题展开讨论,还可以分享发展经验,共同应对外部冲击。
当前,特朗普政府对各国加征关税的行为,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公然漠视和破坏。 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形成一股合力,才能扭转局面。中国已经在反制霸权主义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接下来能否取得关键进展,将取决于印度的选择。
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莫迪将如何利用这一平台,与其他成员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他能否为印度争取到更有利的谈判地位,从而打破与美国的贸易僵局?这些问题,无疑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