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7月30日,“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充专场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
南充的仪陇县,作为天府旅游名县,以将帅故里的独特身份,坐拥丰富红色旅游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实践教育等领域,仪陇县更是拥有众多国字号品牌。
四川德瑞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廖赟。(南充市委宣传部供图)
发布会上,围绕省委提出的“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四川德瑞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廖赟,深入阐述了仪陇在做强红色研学旅游产业方面的深度思考与具体实践举措。
“仪陇是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和为人民服务光辉典范张思德同志的故乡,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廖赟介绍,仪陇先后创建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国字号品牌,并且获评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近年来,仪陇打造了“追寻红色记忆”等精品线路30余条,开发主题课程260余门,开办研学基地10个,年均开展研学活动600余场,接待研学人员超30万人次。
“当前,全县上下正全力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赋予仪陇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的重要任务。”廖赟介绍,作为县属文旅企业,将积极融入建设,建强红色研学品牌,从三个方面推进研学旅游产业发展:
深挖红色资源,分层开发研学课题。协同朱德故居管理局、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等单位,每年推出朱德崇高品德和风范、张思德精神方面研究课题5个以上,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文章10篇以上,实现红色文化和思政教育、旅游研学融合。筛选朱德总司令、张思德同志的诗词课文影视等精品,开展经典课文重读、红色家书重学、革命歌曲重唱等“六个一”特色研学活动,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发布会现场。(南充市委宣传部供图)
建优综合营地,分类拓展实践内容。在多样课程、多元体验、多维实践上发力,抓实“研”与“学”、“思”与“行”的深度融合。每年精心策划“重走元帅路”等活动5场以上,开发红色传承、非遗体验等课程30余门,打造AI+“红色文化”课程10余门。以朱德故里为核心,设计“1+1+N”模式(1个红色主题+1项实践技能+N种文化体验),开发“沉浸式全息电影馆”“VR体验馆”等互动项目,构建“红色教育+生态体验+劳动实践”三维研学矩阵,拓展“红色+”研学场景,推出农耕季、美食季、展演季等项目,丰富研学实践内容。
创新融合业态,分项延伸产业链条。坚持红色为底色,打破边界、链接资源、释放动能,实现跨域驱动、产业带动、营销联动。创新“红+绿”生态、“红+古”非遗、“红+农”乡村等举措,深挖非遗剪纸、客家文化、传统村落等资源,开发“红色手作”培训课,增设“亻厓说客家话”体验课;创新“红色资源+研学场景+多元业态”模式,建设研学农业区、配套特色街区和农家民宿设施,带动业态发展。强化周边合作,推出“伟人故里研学线路”、设计“红色+古蜀文化”研学产品,打造“德乡九大碗”“客家剪纸”等特色文创IP,促成“红色研学走廊”共建。
廖赟热切欢迎四海宾朋到仪陇实地探访:“仪陇的底色是红色的,但她的未来却是多彩的。我们将坚持守正创新、务实笃行,打造区域内红色研学旅行的标杆品牌,为加快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添薪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