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估值最高的软件公司IPO来了!
7月31日,Figma以每股33美元的价格在纽交所挂牌,估值高达193亿美元,一举成为自2021年美股IPO热潮退潮以来估值最高的企业软件上市公司。
在全球风险资本退潮、科技初创企业“集体观望”的背景下,Figma的高点上市不仅重新点燃了一级市场对“AI+设计”赛道的热情,也被视为硅谷VC回归与IPO市场回暖的关键风向标。
Adobe错失的独角兽
Figma成立于2012年,主打在线UI设计工具,因支持多人实时协作、基于云的无缝版本控制、插件生态完善,成为业内创新代表。
2022年,Adobe曾开出高达200亿美元的收购报价试图拿下Figma,然而这一并购案最终在2023年因监管阻力宣告失败。
尽管交易未果,Figma却从中获益颇丰——Adobe支付了10亿美元的“分手费”,为其后续的产品打磨、AI能力拓展与盈利提速提供了充足弹药。
如今,Figma凭借稳健增长重返资本市场:本次IPO定价为每股33美元,募资规模达12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193亿美元,几乎追平当年被收购时的估值高点。
业务层面,Figma也展现出罕见的增长与盈利双轮驱动。
招股书显示,今年一季度,Figma营收达2.28亿美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达4500万美元,毛利率高达91%,营业利润率达到18%。公司预计2025年营收将达到7.49亿美元,同比增长48%。
信达证券最新研报测算,Figma在2021-2025年间实现了年均53%的收入复合增长率,其Non-GAAP经营利润率也稳步上升,2024年净收入留存率高达134%,客户复购意愿强烈。
AI重塑设计流程,Figma产品力持续增强
信达证券认为,Figma之所以能在IPO中获得投资者追捧,最关键的驱动因素在于其不断强化的AI驱动产品力。Figma已将AI深度嵌入设计流程,并构建出完整的从构思、设计到开发的工具链条:
前期协作构思:FigJam 和 Figma Slides 帮助团队快速生成创意并同步协作;
视觉设计:Figma Design 支持实时编辑和多人版本控制;
开发转化:Dev Mode 为开发者提供代码转化与实现接口;
AI赋能:可通过自然语言描述直接生成可编辑UI界面,重塑设计方式。
信达指出,这种端到端的设计协作流程,形成了与传统工具(如Sketch、Adobe XD)截然不同的生态优势,平台黏性与用户留存率显著提升。
Figma当前月活用户已达1300万,拥有超过1.1万家每年贡献超过1万美元的企业客户。尽管其已渗透福布斯全球2000强企业中的78%,但年付金额超过10万美元的客户比例仅为24%,未来仍具备显著的客户深挖与结构优化潜力。
科技IPO“破冰者”,引领AI软件上市潮?
Renaissance Capital 高级策略师Matthew Kennedy表示,Figma的强劲表现可能预示着IPO市场的反弹。
Kennedy表示:“如果Figma成为三年多来市值最高的软件公司,并受到热烈欢迎,这将为许多观望的IPO前公司打开大门。同样重要的是,Figma将成为自2021年经济繁荣以来估值最高的企业软件IPO:它将是自那以后第一家市盈率超过20倍的软件公司。”
他补充道:“我认为短期内我们会看到更多像Netskope、Avalara和SymphonyAI这样的高调软件IPO案例。最大的私有独角兽之一Canva与Figma的估值直接相关,因此如果交易顺利,他们将很容易确定IPO定价。”
本次Figma IPO,VC支持者包括Kleiner Perkins、Greylock Partners 和红杉资本。Kennedy补充道:
“(Figma IPO) 也很重要,因为VC支持的技术是活跃的IPO市场的关键支柱,而这一支柱已经缺失三年多了。”
自2022年以来,IPO交易活动一直低于平均水平,与此同时,VC支持的科技交易也较为匮乏。因此,像Figma这样的交易的回归预示着整个IPO市场的反弹。
信达证券也指出,Figma的成功IPO,是继Circle、CoreWeave等案例后,又一个AI驱动型B2B科技独角兽上市成功的信号,并可能成为一批设计、AI、SaaS方向企业冲击公开市场的引爆点。
在报告中,信达明确表示:
“生成式AI及Agent驱动的创意设计工具产品进入快速演化期,客户付费意愿与复购意愿强,商业化前景正在得到验证。”
结语:IPO复苏的强烈信号
Figma此次IPO的成功,不仅说明其自身商业模式成熟、产品体验深受认可,更重要的是,它为处于“估值修正”阴影中的一众VC支持型科技企业带来了信心与估值锚点。
正如信达证券总结所言,“Figma为科技IPO市场打响了AI时代下‘设计工具独角兽’的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