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中介“做局”、银行放水,没偿还能力竟成功贷款48万
创始人
2025-07-20 11:13:48
0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不法金融中介乱象随之引发关注,尤其是一种叫“包装贷”的骗贷套路,危害不浅,已经形成金融“黑灰产”。

这里说的“包装贷”,就是一些非法贷款中介为了牟取利益,通过虚构职业、包装资产、伪造流水等非法手段把一些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人,经过包装后贷出款来,并且从中分赃分成。最后,这个被“包装”出来的人,就成了“职业背债人”,成了老赖。

近段时间,村民黄某礼接连收到了当地法院的四份判决书,事由是当地三家银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起诉黄某礼欠债不还,显示:黄某礼分别借了农业银行34万元房贷和6万元装修贷,以及农商银行3.5万元装修贷,邮政储蓄银行4.7万元农户贷,四笔贷款共计48.2万元。

“职业背债人” 黄某礼:我现在成了一个典型的“背债人”,欠了银行48.2万元,法院还要让我继续还这些钱。我还不上,自己没有偿还能力,绝对还不起。

既然根本没有偿还能力,那这个钱是怎么从银行贷出来的呢?

今年53岁的黄某礼,没有固定工作,平时靠打些零工勉强过日。有一天,一位做“包装贷”的黄姓贷款中介找上了他。

“职业背债人” 黄某礼:贷款中介给我打电话说,有人可以从银行帮我做80万元贷款出来,只用还一年就不用还了。

很显然,从一开始,黄某礼就想白得一笔钱。而对这明摆着是违规违法的勾当,他也是心知肚明。

“职业背债人” 黄某礼:介绍人说银行也不会找我麻烦,代价就是黑户,做老赖。考虑了半个月,我说可以。

记者:你图什么?

“职业背债人” 黄某礼:目的就是想不还,做老赖。我不在乎能贷出来多少、背多少债,我只在乎能拿到多少。

为了牟利,黄某礼在黄姓中介带领下,先打印了一份他的征信报告,显示:没有任何征信记录,为“白户”,便于不法中介进行“包装贷”。紧接着,他们去见了一位陈姓贷款经办人。

“职业背债人” 黄某礼:陈某就是给我办贷款的经办人。他跟我谈条件说,到手80万元不敢保证,到手30万元是能保证的。但款贷了,就要给他25%。

根据黄某礼所说,记者找到了这位贷款经办人陈某。

记者:你收的是25个点吗?

贷款经办人 陈某:前面是20个点,我就是中介,介绍一下,反正贷款多少钱,到时候返给我多少钱。

谈好分成后,黄某礼为了能到手30万元,他把身份证和银行卡交给了贷款经办陈某,任由其进行“包装贷”,那主要是包装什么呢?

贷款中介:包装客户名下的资产和流水。

那么,按照“包装贷”套路,怎么样才能从银行贷出大额贷款呢?首选自然是买房子。

于是,贷款经办陈某,找到了当地炒房客游某,游某为了牟取超额贷款,将事前收购的叶某名下一套20万元左右的二手房,以近两倍的高价卖给了黄某礼。

而这笔“低买高卖”的房产交易,再由炒房客游某转交给了一家合作的房贷中介“代办”过户手续和银行贷款。范某,就是当时“代办”的房贷中介业务员。

房贷中介 范某:相当于贷款经办陈某跟炒房客游某,已经成交谈好了,拿过来给我们做,让我们代为办理贷款。

按照农行办理房贷的要求,贷款人必须提供工作单位,可黄某礼明明没有工作,但记者却在黄某礼的申贷表上看到,他填写的是当地某建设公司。这是怎么回事呢?

“职业背债人” 黄某礼:我没有在这家公司上班,从来没来过。房贷中介发我手机上,让我在农行填写上,他说要记牢。

这个虚假的就业信息,至今还保留在黄某礼的征信报告里。对此,记者向给黄某礼办理房贷的报送机构农行进行了了解。

记者:这个工作单位的数据来源是你们银行的吗?

农行工作人员:对,是我们行报送的,他提供了这家公司盖章的收入证明。

记者看到,黄某礼申贷档案里的这份“收入证明”,的确显示的是“当地某建设公司”。

农行工作人员:我们有这份东西,证明他有还款能力,不然怎么还得起这个钱。

那么,这份收入证明,到底是真是假?记者和黄某礼一起找到了这家公司。

公司工作人员:我公司没有这个事情,你做假的。

按照银行贷款管理规定,发放贷款需要做到三查,即“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重点就是核实真假,确保专款专用。

假的工作单位,假的收入证明等,这种“包装贷”是怎么通过银行审核这最难的一关的呢?

“职业背债人” 黄某礼:什么都是要包装的,贷款经办人陈某说不要怕,我跟银行有勾结,我也给银行钱。

对此,记者想找到当初给黄某礼办房贷的银行客户经理了解情况。

农行工作人员:王经理调走了,不在这边。

通过虚构就业、伪造收入证明,黄某礼顺利贷出了第一笔款34万元房贷。

记者在黄某礼与农行签订的这份《借款合同》中看到,房产评估价值和购房总价一样,都是42.5万元。银行按照评估价的80%,发放了34万元贷款,并将34万元房贷直接打入了原房主叶某的账号。

记者发现,通过“高评高贷”的操作,这笔34万元贷款入账后,有近15万元被炒房客游某转走。

通过“包装贷”,炒房客套现了十多万元,房贷中介赚取了手续费,贷款中介们各自牟利。黄某礼虽没拿到现钱,但被包装出了一套房子。

按照“包装贷”套路,包装出房产只是第一步,为了继续骗取贷款,贷款经办陈某又安排黄某礼与另一拨贷款中介荣某继续配合,套取第二笔贷款。

贷款中介 荣某:我是办贷款的,陈某找到我说有一个客户要办贷款,说这个客户有房子。

的确,有了房产,就可以申请装修贷。可装修是假,骗贷是真,怎么骗?这些不法贷款中介也有自己的一套把戏。

“职业背债人” 黄某礼:是贷款经办人陈某把屋子弄乱的,钥匙在他身上,他弄一个装修的假象,说拍一下就可以贷20万元出来。这些都是做给银行的人看,银行要来拍照。

想从银行骗取装修贷并非易事。按照农商行办理装修贷的要求,客户经理还需上门实地查看装修的真实性,避免作假,但怎料农商行的人根本就没去现场。

“职业背债人” 黄某礼: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叫我自己拍一下,再转发给他。

想贷出款,除了查看现场,还需证明还款能力。

记者在黄某礼从农商行调取出来的申贷档案中发现,里面有其农行账户显示:2023年3月10日到8月10日,共六笔“当地某建设公司”每月发放给黄某礼5000多元的工资流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随同黄某礼在农行现场打印了账户流水,对比后,根本就没发现任何工资流水。显然,这六份流水也是伪造的。

“职业背债人” 黄某礼:这个工资流水是贷款中介让我交给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

凭借伪造的工资流水和作假的装修现场,黄某礼又顺利地从农商行贷出了他的第二笔款3.5万元装修贷。

“职业背债人” 黄某礼:35000元给了贷款经办人陈某23700元。过了十天到半个月以后,又叫我去农业银行做贷款。

有了第二笔贷款还不够,接下来还要借着所谓装修搞到第三笔贷款。但这上一笔装修贷还没还,第三笔能贷出来吗?

“职业背债人” 黄某礼:农行的工作人员跟我说,35000元那边还掉,还款证明打出来,这边6万元就给你。

虽说没法还款,但记者却了解到,在黄某礼第三笔申贷档案里,有一份农商行3.5万元贷款提前还款的结清证明。

记者:还款证明到底是真的假的?

农行工作人员:还款证明提供过来了,我们没有找农商行核验这个问题。

农商行工作人员:你没还掉,我怎么可能开结清证明。

看来,这3.5万元贷款提前还款的结清证明也是伪造的。

在贷款中介的包装下,黄某礼再次顺利拿到了他的第三笔贷款6万元装修贷。

“职业背债人” 黄某礼:6万元给了贷款经办人陈军36000元,过了十天,又叫我去邮储银行办了一笔。

为了骗取更多贷款,“包装贷”贷款中介再次找到黄某礼,通过邮储行专门扶助农户种、养殖的“毛竹贷”套取第四笔贷款。

可是,黄某礼的征信报告里至今还显示是有工作单位的,那他的农户身份又是怎么确定的呢?

贷款中介 荣某:开一个村里的证明,就可以贷农户贷了。

“职业背债人” 黄某礼:姓荣的贷款中介,带我去找邮储银行的陈经理做贷款。陈经理带我拍这些毛竹山照片,实际毛竹山不是我的,是以这些毛竹山的名义贷出来的。照片是把我和毛竹拍在一起。

随后,记者在邮储银行调查时发现,当时所拍照片的确在申贷档案里。但其实在放款之前,贷款经办陈某就给黄某礼打过包票。

很快,黄某礼又顺利拿到了他的第四笔贷款4.7万元毛竹贷。

“职业背债人” 黄某礼:我的款一到,银行就会通知贷款经办人陈某,47000元好像是给他了21700元。

自始至终,黄某礼既没还款能力,也从没想过要还款。

黄某礼甚至连还款的样子也不想做,这可急坏了银行的客户经理。据黄某礼说,刚放款的前几个月,邮储行客户经理在每月30日都会提供给他200多块钱,让他还月供。对此,记者向邮储行的信贷部主任进行了求证。

邮储行信贷部主任:离职了,她不是我们的员工了。

记者:4月30日客户经理陈经理给他转了283块钱。

邮储行信贷部主任:我也搞不懂,不知她当时怎么想的?但是黄某礼一直在投诉她。

然而,面对黄某礼的投诉,邮储行客户经理还让黄某礼配合回访电话,并承诺来帮其还款清账。

客户经理 陈某(黄某礼提供的录音):麻烦你配合一下,如果后期有人给你打回访电话,问你我们是不是有贷款中介合作,你一定要说没有。

就这样,在黄某礼的配合勾结下,在非法贷款中介和银行个别人员的里应外合下,黄某礼名下四笔贷款,关关造假关关过、次次贷款被瓜分、笔笔用途对不上,但却毫无意外地背上了48.2万元的债务,成了“职业背债人”。

对于这种“包装贷”,当地金融监管局也进行了相关调查。

金融监管局工作人员:这几个银行应核实未核实,未能发现相关虚假申贷材料,这就是银行贷前不尽职的问题。

记者还走访发现,在当地像黄某礼这样被不法贷款中介“包装贷”出来的“职业背债人”还有不少,比如:村民陈某军背了41万元,村民王某长背了四笔贷款共计72.8万元,村民陈某壮背了两笔共86万元等等,他们也都收到了法院的判决书。

在这个骗贷的黑灰产中,以不法贷款中介为中心,一头是“包装对象”也就是“背债人”;另一头则是“银行审核把关者”也就是“银行客户经理”。

背债人法律意识淡薄,不法中介胆大妄为,金融机构内部审核不严,他们互相勾结,各自牟利。据了解,目前职业背债类犯罪整体呈现出涉案金额大、发案数不断上升等特征。这类职业背债类违法犯罪,破坏了金融管理秩序、损害了社会信用体系、影响了社会稳定,必须依法严惩,多方共治,斩断黑灰链条。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消费挑大梁,投资遇瓶颈?下半年... 当 2025 年的时钟悄然走过半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5.3% 的上半年 GDP ...
印度网友问:为啥中国的AI发展... 最近,有个印度网友在国外一个知名论坛里疑惑地问:“为啥中国的AI发展让英伟达的CEO黄仁勋大大称赞?...
【“链”通世界】中国成为全球供...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田媛媛):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期间,国际在线记者...
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态势持续向好 中新网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25餐饮业食品安全...
降价奏效,巴宝莉业绩比古驰还乐... 尽管全球高端消费萎靡不振,奢侈品牌普遍吃西北风,陷入困境多年的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巴宝莉却意...
原创 陕... 光伏行业的寒冬仍在持续,但最冷的时候已经过去。 7月14日,光伏巨头隆基绿能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预...
这家国有船东要订造油轮 据Trend新闻社援引其国有母公司能源集团 KazMunayGas的声明称:“公司还计划通过新增阿芙...
晚买1天贵十几万,豪车税大调整... 7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新规自7月20日起执行。其中提到,...
焦点访谈丨中介“做局”、银行放...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不法金融中介乱象随之引发关注,尤其是一种叫“包装贷”的骗贷套路,危害...
益丰新材:IPO前低价转股,代... 近日,光学新材料领域的益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益丰新材”)提交招股书,公司上市前突击进行股权转...
原创 黄... 2025年7月11日深夜,华尔街如同被骤然拉响的警报,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役骤然打响,其剧烈程度,令...
电力工程投资高增 GIL等细分... 财联社7月20日讯(记者 王萧)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年初公布2025年投资计划,前者年度投资将首次超过...
资源型地区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国资源型地区优化产业结构、补齐民生短板、治理生态环境等任...
4栋大平层、14栋叠拼!华润玺... 在西安,占据一线河景的地块,已经成为豪宅重点分布区域。 已经交付的自然界河山、源邸壹号,今年热销盘招...
2025年中国血红蛋白仪行业重... 根据贝哲斯咨询的调研,2024年中国血红蛋白仪市场规模达46.09亿元(人民币),全球血红蛋白仪市场...
快递服务收费计重“向上取整”,... 近日,媒体反映部分快递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时,存在揽收快件收费计重“向上取整”的情况。国家邮政局高度...
托普云农涨7.06%,成交额4...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7月18日,托普云农涨7.06%,成交额4.48亿元,换手率21.25%...
每周股票复盘:中微公司(688... 截至2025年7月18日收盘,中微公司(688012)报收于182.25元,较上周的184.37元下...
美媒担忧:特朗普一顿操作,加速... 【文/观察者网 齐倩】 “特朗普是否加速了‘龙象共舞’?”7月19日,彭博社以此为题刊文,给出肯定...
每周股票复盘:浙能电力(600... 截至2025年7月18日收盘,浙能电力(600023)报收于5.14元,较上周的5.13元上涨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