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6月报:2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严重倒挂!
创始人
2025-07-19 13:48:58
0

本课题组成员:

研究员:黄桂煊 薛茹云 陈子卉

数据分析师:张稆方

数据来源: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财经数据中心、南财理财通

编者按:《机警理财日报》作为南财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南财理财通的金牌理财专栏,目前细分了现金、纯固收、固收+期权、固收+权益、混合、权益、衍生品七大类,已实现对银行理财市场的每日追踪。为了进一步反映银行理财行业发展现状,南财理财通课题组特开设银行理财月报独家专题,力求及时准确研判理财行业趋势、洞悉理财产品表现,以期为银行理财行业转型发展带来参考价值。

本期,南财理财通课题组发布6月份银行理财行业运作报告,对理财产品破净情况、新发情况、到期情况和存续情况进行分析。

摘要:

破净情况:2025年6月,理财产品破净率再创近年来新低,低至0.54%。固收类理财产品破净率进一步下降,低至0.17%;混合类理财产品破净率5.58%,环比下降1.49个百分点;权益类理财产品破净率降至15.65%。此外,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无破净。大部分理财公司公募固收类产品破净率环比下降或者继续保持0破净率。

新发情况:2025年6月,32家理财公司合计发行了1795只理财产品,与5月份的1806只基本持平。从产品结构看,短期限、低风险的高流动性产品占比有所提升,一级风险等级产品占比达到22.1%,1月以内期限产品成为第一大投资周期类型。发行规模方面,吸金排名前十的产品均为1~2年期限的二级封闭式固收类产品。从定价变动来看,随着无风险利率持续走低,1月以内产品的平均定价已经突破2%的下限,为1.87%。

到期情况:2025年6月理财公司合计有1089只(按登记编码核算)封闭式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环比上升30.26%。达标率方面,到期产品综合业绩下限达标率为82.42%。固收类产品业绩中枢达标率为48.25%,较5月下降了3.33个百分点,业绩下限达标率为84.18%。随着权益市场回暖,混合类产品业绩下限达标率升至30%。

存续情况:权益类理财产品为今年前6个月表现最好的理财产品,前6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5.82%。固收类理财产品和混合理财产品收益表现较为接近,今年前6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26%、1.56%。固收产品收益上半年最“惨淡”,但其稳健性更优,前6个月平均最大回撤仅0.19%。

破净情况: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截6月末,32家理财公司共有27155只公募理财产品,其中146只产品累计净值低于1,破净比例为0.54%,环比下降0.17个百分点,再创新低。

6月固收类、混合类、权益类理财产品破净率均出现下滑,其中固收类理财产品破净率进一步下降,低至0.17%;混合类理财产品破净率5.58%,环比下降1.49个百分点;权益类理财产品破净率降至15.65%。此外,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无破净。

从不同投资周期来看,公募固收类产品中,1~2年期限及2~3年期限产品破净率相对高些,分别为0.45%、0.36%,其他期限产品破净率均不到0.1%。混合类产品中,1~2年期限产品同样破净率处于高位,达9.47%;其次是1月以内期限产品,破净率为8.55%;期限在3年以上的24只产品无破净。权益类产品中,2~3年期限产品有半数都处于破净状态。

6月份大部分理财公司公募固收类产品破净率环比下降或者继续保持0破净率,破净率为0的理财公司有9家,环比5月少了5家。

产品数量: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2025年6月,32家理财公司合计发行了1795只理财产品(同一产品登记编码下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与5月份的1806只基本持平。发行数量位居前三的理财公司分别为华夏理财、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发行数量分别为190只、150只和121只。

产品结构:从募集方式看,公募型产品发行数量为1656只,占比略超九成,为92.2%,私募型产品发行数量为139只。从运作模式看,封闭净值型产品占比59.3%,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占40.7%。

从投资性质上看,理财公司2025年6月新发产品仍以固收类产品为主,产品数量占比超过95%,达到97.2%,与5月份基本持平。混合类产品发行数量达到37只,权益类新发产品有3只,为中邮理财首发的两款权益类公募产品“鸿博权益类最短持有14天1号科技智造”和“鸿博权益类最短持有14天2号FOF精选20”,以及广银理财发行的R5三个月定开型的权益类私募理财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有9只,均来自招银理财。

从风险等级上看,二级(中低风险)新发产品为理财公司发行主力,但占比环比5月降低了1.4个百分点,为73.5%,同时三级及以上风险等级产品也从5%降至4.4%,一级风险等级产品有明显上行,从20.1%提高至22.1%。

产品期限:6月理财公司更倾向发行1月以内投资周期的短期限、高流动性产品,1月以内的产品期限占比突破25%,环比提高了3.7个百分点,同时也取代6~12月成为第一大投资周期类型,可以看到产品短期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

发行规模:在剔除900只未披露规模数据的产品份额后,6月份理财公司产品合计募集资金2,277.81亿元,产品募集规模均值为2.55亿元,环比上月的2.66亿元有一定下滑。

吸金榜单:在理财公司6月新发公募产品吸金榜中,有4家理财公司产品上榜,四只产品募集规模超过50亿元。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利系列产品再次回归到冠军宝座,153号产品募集规模达到83.69亿元,同时还有三款同系列产品上榜前十。光大理财阳光金丰利系列产品同样紧追不舍,617期产品排名第二,募集规模达到83.66亿元,与榜首产品仅相差约300万元,还有2只同系列产品进入前十。此外,民生理财富竹固收优选系列产品吸金规模也较为可观,两款产品进入前十,华夏理财也有一款产品进入前十。

值得注意的是,角逐募集规模前十名的产品可谓“神仙打架”,不同理财公司上榜产品的定位十分相似,均为R2的封闭式固收类产品,且投资周期均在1~2年之间,其中信银理财的安盈象固收稳利系列和民生理财的富竹固收优选系列的大多数产品投资周期完全一致,均为14个月。

产品定价:从定价变动来看,随着无风险利率持续走低,1月以内产品的平均定价已经突破2%的下限,为1.87%,其余期限产品定价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仅1~3月、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有所回升。2~3年、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倒挂严重,低于1~2年产品的定价水平。

目前来看,新发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延续持续下行的走势,管理人也不断调降存续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后续随着估值整改受限,理财公司产品将面临更大的资产配置压力和净值波动压力,加强债券交易能力、转向布局多资产多策略,成为理财公司的发展方向。

产品数量:据南财理财通数据,2025年6月,31家理财公司合计有1089只(按登记编码核算)封闭式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环比上升30.26%。分投资性质看,固收类、混合类、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类理财分别有1053只、31只、4只和1只到期。分募集方式看,公募型产品数量占比为85.3%,私募型产品占比为14.7%。民生理财、建信理财、兴银理财到期产品数量位居前三,分别为72只、71只和69只。

产品期限:分投资期限看,6~12个月期限产品数量占比最高,为33.3%;其次为3~6个月期限产品,占比28.9%,到期315只。1~2年期限产品数量占比下降幅度最大,环比下降6.18个百分点。

产品达标率:因到期产品中挂钩型产品数量较少,课题组主要对固定报价型产品和区间报价型产品进行分析(区间报价型产品取业绩区间上下限均值作为比较基准中枢)。

在有披露到期净值的915只封闭式到期公募人民币产品(按登记编码核算)中,固收类产品有885只,混合类产品有30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有1只。该批产品综合业绩中枢达标率为47.49%,综合业绩下限达标率为82.42%。

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中,427只产品达到业绩比较基准中枢,占比48.25%,较5月下降了3.33个百分点,业绩下限达标率为84.18%。分期限看,6个月以内期限产品下限达标率在90%以上,其中1~3个月期限样本产品下限达标率最高,为100%,其次为3~6个月期限产品,业绩下限达标率为98.25%。3年以上期限产品业绩下限达标率为0%。混合类产品中,9只产品达到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及7只产品达到中枢。

到期业绩:从到期产品业绩水平看,固定收益类封闭式人民币公募产品年化收益率均值为2.8%,混合类产品为2.61%。今年以来,权益市场再度走热,混合类产品到期收益水平与固定收益类产品逐渐拉近。

固定收益类产品中,2~3年期限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均值最高,为3.33%,其次是1~2年期限产品,为3.28%。到期的混合类封闭式人民币公募产品有30只,业绩下限达标产品主要来自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工银理财达标产品主要为优先股策略混合类产品;农银理财“农银同心·灵珑优选配置第2期理财产品(优享)”到期年化收益率在6月到期的混合类封闭式产品中最高,为4.6%,该产品持仓主要为非标资产、银行优先股和恒生科技ETF。

机构达标率:从机构情况看,理财公司整体达标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收益能力与客户预期管理能力。在6月到期封闭式固定收益类人民币公募产品(按登记编码计算)中,浦银理财、恒丰理财、杭银理财等8家机构产品实现100%业绩下限达标。此外,还有15家机构6月达标率也在80%及以上。

到期兑付榜单:在6月理财公司封闭式公募理财到期兑付榜单中(注:同系列产品仅取一只,投资币种为人民币),7家理财公司产品上榜。平安理财、北银理财、杭银理财、农银理财、南银理财、渝农商理财和徽银理财产品上榜。

产品数量:据南财理财通数据,截至6月末,32家理财公司共有27381只存续理财产品(以产品登记编码为准,包含公募、私募产品)其中固收类理财产品占比92.55%,混合类产品占比5.28%,权益类产品占比0.55%,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占比1.55%。固收类理财产品占比继续环比略有下降,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继续环比略上升。

6月开放式理财产品占比继续提高,占54.79%,环比上升0.75个百分点。封闭式理财产品占比相应下降。

截至6月末,存续理财产品数量最多的是兴银理财,共1976只存续理财产品;信银理财位列第二,有1946只;招银理财以1869只位列第三。浙银理财已存续44只理财产品。

产品期限:6月份,3个月以下投资周期的短期限理财产品占比继续上升,尤其1月以内投资周期理财产品占比上升幅度最大,环比上升0.66个百分点至21.36%。1~3个月投资周期理财产品占比环比上升0.06个百分点。其他投资周期占比则继续环比下降。

产品收益:上半年,A股、港股表现明显回暖,A股主要指数均录得一定涨幅,股市反弹行情助力权益类理财产品表现,权益类理财产品为今年前6个月表现最好的理财产品,前6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5.82%。

固收类理财产品和混合理财产品收益表现较为接近,今年前6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26%、1.56%。固收产品收益上半年最“惨淡”,但其稳健性更优,前6个月平均最大回撤仅0.19%。

从不同投资周期业绩来看,6~12个月期限的固收产品成收益谷底,而1个月以内短期限固收产品收益为高点,固收产品的收益与期限未显露出正相关性。

混合类理财产品今年前6个月平均收益率最高的投资周期为1~2年,其次是3年以上投资周期。

不同理财公司固收类产品表现方面,今年前6个月人民币公募固收类产品收益前三的均为城商行理财公司,最高的是苏银理财,前6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61%。其次是杭银理财,前6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56%。南银理财以1.54%位列第三。

混合类理财产品表现方面,上半年平均回报位列第一的是宁银理财,今年前6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4.96%;信银理财以2.85%位列第二;兴银理财以2.84%位列第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行情不好时,股市融资的 3 个... 标的调整机制 融资标的股票会定期调整,符合市值标准、流动性达标、财务状况良好的股票可能被新增为标的,...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截至今年6月,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同比增长13.2%;国内注册商标有效量达4895.9万...
股市融资融券是 “放大器”?盈... 交易流程概述 融资交易流程为:提交担保品→申请融资额度→买入标的股票→偿还资金及利息;融券交易流程为...
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 王兴兴控... 7月18日,具身智能赛道的“明星”企业——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树科技”)在浙江证监...
京皖达成供应链合作新成果 现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7月17日,2025京皖供应链促进推介会在北京举办,这是第三届中国国际供...
上交所首批科创债ETF今日上市...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何昕怡)7月17日,首批科创债ETF正式登陆交易所市场。其中,沪市首批6只...
再现“地板价”!350亿债券承... 为拿到更多业绩,获取更高的承销份额排名,在“内卷”严重背景下,债券承销商们宁愿赔本赚吆喝,承销费“白...
股价大涨超50%!多只龙头股获... 7月18日,恒生AH溢价指数继续下行,盘中一度触及126.23点,再创年内新低。值得一提的是,个股的...
原创 A... 近期大盘的表现,真可谓是“打脸”了不少老股民的预期。就在大家以为,大盘从3500点冲高回落之后会迎来...
原创 贸... 特朗普在准备访华时,似乎放低了姿态,试图展现出对中国的友好,但就在此时,美国商务部却毫不客气地对中国...
创新高!张家港港新重装码头上半...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张家港港新重装码头共靠泊各类船舶1091艘次,其中外轮168艘次,靠泊数量同比增...
杨植麟摸着DeepSeek过河 文|邓咏仪 编辑|苏建勋 发布开源模型K2一周后,Kimi引起的全球热潮还在继续。 7月11日,月之...
宇树科技或最快10月递交IPO... 瑞财经 吴文婷7月18日,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树科技”)启动IPO辅导,辅导机构为...
三问美加密货币相关法案 当地时间7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天才法案...
理财6月报:2年以上期限产品定... 本课题组成员: 研究员:黄桂煊 薛茹云 陈子卉 数据分析师:张稆方 数据来源: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财...
良品铺子卖身,一个零食时代结束... 文 | 定焦One,见习作者 | 李梦冉,编辑 | 魏佳 停牌五天后,良品铺子易主武汉国资,宣告其...
原创 2... 2025盛夏,一场深刻影响民生的电力改革悄然铺开,3.92亿户家庭迎来平均每月112元的电费节省。这...
富达基金董事长变更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19日,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董事长变更的公告,原董事长黄小薏因...
连续多年财务造假,这家公司将终... 连续多年财务造假,退市锦港将终止上市。 退市锦港(SH600190,股价0.63元,市值12.6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