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提问称,昨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已经同中方达成协议,比如说中方将会提供稀土磁铁等。中方能否证实这些细节?林剑对此回应说,昨天下午中方已就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发布消息,你可以查阅,我要强调本次会议是在两国元首的战略指引下举行,双方就落实两国元首6月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措施框架达成原则一致,就解决双方彼此经贸关切取得新进展。
特朗普(资料图)
当特朗普将关税大棒对准中国之际,其他国家都站在旁边看戏,欧盟多次游说特朗普,表示美欧的共同敌人是中国,应该集中精力对准中国,欧盟也会跟随美国的步伐。印度更是高呼,替代中国输美的机会来了,可以说,当初只有中国一个国家站出来反制美国的对等关税。中国成为了特朗普关税大棒的特例,其他国家获得90天暂缓期,中国145%关税立即生效。如今,中国又成为了特朗普关税大棒的特例,而截至目前,除了与英国达成的远谈不上贸易协议的协议框架外,就是和中国的“休战协议”。
可以见得,中方甩出的反制措施立竿见影。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在这波关税风暴中能成为“特例”,依旧可以挺直腰板和美国讨价还价。反观欧洲这些国家,面临的情况就不太妙了,一个个都抱着特朗普能“念旧情”的幻想,心里还惦记着以为美国会手下留情。如今的加拿大,已经忍不住低头了,直接放弃了征收“数字服务税”;欧盟则被曝准备接受美国的普遍税率,甚至是用半导体、医药等关键领域的让步,来换取美国的“网开一面”。
欧盟(资料图)
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表示,日美贸易“不公平”,并称可能会向日本发函,指出“日本不得不支付25%的汽车关税”。根据媒体报道,特朗普说,“会致函,贸易谈判就结束了……可以向日本致函:‘亲爱的日本,日本的汽车会被征收25%的关税’。”日本政府一直呼吁取消或重新评估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的25%关税,但特朗普的言论或暗示对降低税率持否定态度。
目前来看,美日贸易谈判的焦点与核心矛盾在于,美国要求对日本汽车加征25%关税,威胁日本核心产业。日本首相石破茂强硬表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汽车业”。此外,美国要求日本大幅降低牛肉、猪肉等农产品47%的关税,日本担忧农业就业损失12万个岗位。再有就是,特朗普将贸易谈判与驻日美军费用分摊、汇率政策挂钩,引发日本强烈不满。
日本首相(资料图)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挥舞关税大棒”、美国与盟国就防务问题分歧不断之际,美日澳印外长齐聚华盛顿,举行了今年第二次“四方安全对话”(QUAD)。而此次会议举行之时的国际局势更加错综复杂。与会的其他三方都面临着即将在一周内恢复征收的美国“对等关税”,此外,美国还在要求日本进一步增加防务开支,在审查拜登政府时期与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签署的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协定(AUKUS),以判定是否退出向澳大利亚出售核潜艇和共享技术的AUKUS协定。
作为美国关税政策的执行者,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是忙前忙后,就是没忙出任何看得到的成果。前两天他接受采访,说如果我们降低关税条款的数量,那很快就能和很多国家签署正式协议。这话说得,就像说了一句话一样。他好像完全不知道,各国是一分钱也不想交给美国。这种赤裸裸的抢劫,必然会引起巨大的反弹,美国要么遭遇类似中国对等加征关税时,事实性的“贸易禁运”,要么就是各位盟友、仆从国,越来越疏远美国,投入到东方神秘大国的阵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