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正在复苏,互联网巨头们的业绩也开始回暖。
过去两年,在AI的加持下,互联网头部企业得以实现“突围”,尤其是大模型产业落地,为互联网企业未来的发展探明了道路,指明了方向。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各家互联网大厂都在大规模投入自家的大模型,尤其是DeepSeek的横空出世,让大模型应用又前进了一大步,尤其腾讯元宝后来居上,让AI行业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当然,大模型的发展是AI发展的趋势之一,但是对传统的搜索引擎而言,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语言大模型的发展,对于搜索引擎来说,是一种冲击。
此前,百度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一季度百度实现总营收为325亿元,百度核心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为76.33亿元,同比增长48%;百度的这份成绩单,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百度的智能云增速达到了42%。
从收入结构来看,百度收入一共分为两大块即百度核心收入以及爱奇艺。
财报显示,百度核心收入为255亿元,其中在线营销收入为160亿元,同比减少6%;非在线营销收入为94亿元,同比增长40%,而这部分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智能云业务所带动的。
而爱奇艺收入为72亿元,同比减少9%。
由此可见,百度本季度在线营销以及爱奇艺业务,仍然受到了挑战。当然,在线广告业务的下滑,不仅仅是百度一家的问题,但能够找到突围方向的互联网头部企业,百度算得上出类拔萃。
作为最早布局AI的头部互联网企业,百度在AI领域的付出,也算开花结果了。
李彦宏表示,4月份,百度上大约35%的移动搜索结果是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提供的,占比高于1月份的22%,这种人工智能生成答案的方式,可以推广到更多查询的场景中。他相信,与传统的搜索业务相比,人工智能搜索将大幅提升百度在长尾搜索和此前未开发领域的盈利能力。
从财报来看,智能云作为百度的第二增长曲线,已经成为百度集团的强大盈利引擎,不仅如此,其业绩也开始逐步兑现。
李彦宏称:“智能云业务表现强劲,凸显市场对我们提供高性价比全栈AI产品及解决方案这一独特优势的认可度与日俱增。”
另外,除了智能云板块,百度的萝卜快跑业务也开始加速落地。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25年5月,萝卜快跑在全球累计提供超1100万次的出行服务。今年一季度,萝卜快跑在全球提供超140万次出行服务,同比增长75%。
侃见财经认为,随着AI时代的来临,头部互联网企业都已各显神通,找到了自己的突围方向。
其财报发布后,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称,由于百度第二季度核心广告业务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此前预期的广告业务反弹或将推迟。因此,该行将百度的美国存托凭证目标价从100美元下调至95美元。
花旗发布研报指出,未来几个季度百度广告业务可能拖累整体业绩,预计其第二、三季度核心广告收入同比下降10%。花旗称,在广告收入恢复增长前,百度股价难获重估。尽管云业务利润率趋于稳定,但AI投资及搜索广告干扰将持续影响运营利润率。因此,其维持百度“买进”评级,目标价从139美元下调至138美元。
中银国际则发布研报称,今年第一季度业绩好于预期,得益于自主研发算力支撑的AI云业务强劲增长,抵消了疲软的传统搜索业务。该行对海外Robotaxi的扩张持乐观态度,得益于公司在超过15个城市的全自动驾驶规模化扩张,以及商业化进程的不断提升。因此,其维持百度“买入”评级,目标价大致保持不变,为107港元。
侃见财经认为,对于百度而言,AI的接力以及自动驾驶的持续落地,抵消了在线广告业务的下滑,未来随着AI营收加速增长,百度大概率估值会重新修复,届时百度将真正成为一家AI为主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