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13日讯(记者 沈述红)随着ETF快速发展及其产品阵容的逐步壮大,不少产品场内简称因过于复杂或相似,为投资者带来困扰与不便,这也引发了一场由头部ETF大厂带头“开卷”的产品更名潮。
5月12日,天弘基金旗下8只ETF发布变更场内简称公告,市场迎来一批新的产品简称。更名后的ETF场内简称更加凸显产品底层资产的类别特征,方便投资者更快识别产品投资方向,同时也有助于优化投资体验。
除了天弘基金外,此前已有易方达、华夏等多家头部基金公司宣布旗下部分ETF产品变更场内简称,其中不少产品删去了原来简称中冗余的汉字,并在末尾加上了管理人名称,便于投资者进行搜索。
有业内人士指出,变更产品场内简称既体现了公募基金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精细化运营的服务理念,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注脚。同时不少产品的扩位简称以发行主体作为结尾,也侧面体现了基金公司希望提升自身ETF产品的辨识度。另有公募人士认为,这一波基金公司批量调整ETF简称、推动ETF简称标准化,有助于提升ETF投资便利性、改善投资者体验,后续会有更多基金公司加入这一行列。
天弘基金旗下8只EIF变更场内简称
9·24行情以来,被动指数尤其是ETF快速发展,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头部指数大厂动作频繁,变更产品场内简称便是其中一例。一般而言,变更后的场内简称会更加清晰、简明、易辨识,助于提升投资者的筛选和决策效率,便利投资者开展ETF投资。
5月12日,天弘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8只ETF基金变更场内简称,更改后的简称分别为:沪深300ETF天弘、创业板300ETF天弘、上证180ETF天弘、红利低波ETF天弘、芯片ETF天弘、食品饮料ETF天弘、物联网ETF沪港深、云计算ETF沪港深。
这些产品中,有6只ETF场内简称在末尾加上了管理人天弘的名称,让投资者可一眼识别基金管理人,更贴切也更好记。另有两只场内简称调整了前后顺序,其中,天弘中证沪港深物联网主题ETF场内简称由“物联网沪港深ETF”更名为“物联网ETF沪港深”,天弘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ETF场内简称由“云计算沪港深ETF”更名为“云计算ETF沪港深”。
天弘基金表示,更名后的ETF场内简称一方面更加凸显产品底层资产的类别特征,方便投资者更快识别产品投资方向;另一方面充分考虑特定资产在用户投资过程中的搜索习惯,有助于优化投资体验。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变更产品场内简称既体现了公募基金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精细化运营的服务理念,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注脚。同时不少产品的扩位简称以发行主体作为结尾,如“沪深300ETF天弘”等,也侧面体现了基金公司希望提升自身ETF产品的辨识度。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天弘指数基金业务保有用户数超1200万,位居行业第一,累计服务用户数超3300万。
ETF规模与投资者数量持续新高 头部ETF大厂更名进行时
自9·24行情以来,被动指数基金尤其是ETF快速发展,今年1月份被动基金规模首超主动基金。而截至今年4月17日,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ETF总规模突破4万亿元大关。与此同时,ETF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根据公募基金最新年报,截至2024年底,全市场ETF持有人户数合计超过2100万户,再创新高。
随着被动投资步入快车道,头部指数大厂也纷纷加速推进精细化管理。从实际情况看,目前仍有不少ETF场内简称命名存在冗余表述、与标的指数有差异等问题,另有部分产品因包含信息不完全而高度相似,缺乏辨识度,投资者容易混淆。
今年以来,除了天弘基金外,已有易方达、华夏等多家头部基金公司宣布旗下部分ETF产品变更场内简称,让简称更贴近标的指数名称,投资者可更准确辨识ETF跟踪的指数。其中,不少产品删去了原来简称中冗余的汉字或数字,并在末尾加上了管理人名称,便于投资者进行搜索。
以华夏基金为例,4月28日,该公司公告,旗下三只产品变更场内简称。更早的1月13日,易方达也大刀阔斧将旗下17只ETF产品变更场内简称。2月17日,该公司再出手,将旗下8只ETF变更简称。这两次修改场内简称,均依照“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进行调整,变更后的简称更加贴近投资者认知与搜索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