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2024年的极速狂奔之后,ETF如今已来到公募市场的“C位”。
近日,景顺长城基金与国泰海通证券、同花顺等机构联合发布的 《2025年度 ETF客户洞察白皮书》中,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年轻群体对ETF热情陡增。调查显示,25岁以下的ETF客户数2024年占比相较前一年提升了190%,是增长最快的群体。同时,30-40岁的ETF投资者作为中坚力量,占比超三成。
不夸张的说,ETF可能是公募行业正在争夺的“未来世界”。
ETF以其丰富性、多样性吸引力,以及极高的便利性,正在重新塑造公募基金格局。
这份ETF白皮书,数据来源于国泰海通证券、同花顺的客户数据(已脱敏)及问卷调查,以大量详实的数据, 刻画了ETF投资者画像、交易行为、收益情况,几乎涵盖了ETF投资者的各个方面。不仅描述行业现状,也展示了ETF行业的未来趋势,包括年轻化、智能化、生态化等等。
有趣的是,报告中还特别提到,投资者行为深受 社交媒体的影响,这也为投资者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总体上,二马觉得这份ETF白皮书,是目前为止看到的最为“接地气”的一份ETF全景式报告。和大家分享一些报告的内容亮点。
ETF投资者画像:新世代蜂拥而至
景顺长城的这份ETF白皮书,实际上剖析了过去这一年ETF大扩容的同时,投资者是如何自我成长和变化的。
2024年,ETF规模创纪录的增加 1.67万亿,同比增幅达 81.57%。ETF份额持有人达到 1702万户(未穿透联接基金)。相较2019年中报披露的177万户,增长了将近8.6倍。
报告对于ETF行业,ETF投资者画像的勾勒,还是挺有趣的。
1、股票宽基ETF,是规模增长主力。
2024 年 ETF 总规模增长 1.67 万亿中,股票型 ETF 增长超过 1.4 万亿。其中,股票型 - 规模指数 ETF 增长最为显著,数量增长 57 只,规模提升 1.34 万亿元,占股票类品种规模增量的 94%,宽基已成为 ETF 规模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
跨境 ETF 数量增长了 31 只,规模提升 1448亿元,占整体规模增长比例约 9%。
2、年轻群体、一二线城市投资者对ETF接受度更高。
年龄分布上, 30-40岁的投资者是ETF投资的中坚力量,占比超过三成。 25岁以下的ETF客户数相较前一年 提升190%,增速在各年龄段中最高。
与股票投资者的年龄结构相对照,18~25岁、26~30岁、31~40岁区间的ETF客户占比均高于股票客户,显示出 18到40岁年龄段客群对于ETF投资的认知与接受程度相对较高。性别分布方面,男性投资者占比 约58%,略多于女性。相较股票投资者的性别结构,女性占比高出1.4个百分点。
与股票投资者地域分布相对照,上海、北京、深圳、福建等地的ETF客户数占比相对更高。整体来看,人均GDP相对较高的 一二线城市,投资者对ETF的青睐程度也比较高。
3、选择ETF的原因。
问及为何选择ETF投资,原因前两位分别是“可以平衡风险,规避单只个股暴雷”、“看好某个行业/板块,但不知道应该具体投资哪只股票”。
而在客户回答为何不选择ETF投资时,原因前两位分别是“还不太了解ETF,不敢去买”、“感觉ETF收益率太低,收益可能不及股票”。
4、交易客户,偏好高成长风格的高弹性赛道。
2024 年交易客户的增长主要集中在9月24 日的利好以后。交易品种上,新增客户数最多的品种,总体上集中在 科创赛道,也有沪深300、上证综指等境内宽基和纳斯达克ETF 等跨境品种。投资者偏好成长风格的高弹性赛道,同时也有对宽基、跨境指数有一定的配置。
来自:2025年度ETF客户洞察白皮书
ETF的策略:投资的得与失
ETF白皮书还进一步展示了ETF玩家们的具体投资偏好,投资策略,包括他们如何选产品,交易频率等等,颇有启发性。
下文中近一年指2024年2月 - 2025年2月,数据来源于同花顺、国泰海通君弘客户调研数据(经脱敏处理)。
1、ETF投资者的持仓金额平均11.2万,平均持有1.66只ETF。
近五年,投资者的ETF持仓金额明显的增长趋势。2020年,ETF客户平均持仓金额达到了 8.5万元,2024年,ETF客户平均持仓金额达到 11.2万元。
近一年,ETF客户平均持有 1.66只ETF,相较同期有所提升。自2020年以来,平均持有1-3只ETF的投资者在90%以上,是绝对多数。与场外公募基金平均持有数量2.10只相比,持仓丰富度上或有一定增长空间。
2、持有时长的中位数12天。
持有时长上,超过 44%的客户平均持有时长在1个月以内,其中,接近 25%的客户持有时长仅1周以内。但持有时长 超过1年的长持客户比例也不低,约27%,其中接近1.6%的客户持有时长达到五年以上。
客户从单次购买到清仓,持有时长 中位数在12天左右。算上客户复购,同一只ETF产品客户的持有时长 中位数25天左右。
有意思的是,持有时长在5年以上客户,有着最好的收益率和胜率表现,平均收益率超过40%,收益率 中位数约17%,胜率则超过65%。
3、约27%的投资者盈利10-30%。
根据问卷和君弘平台内ETF客户的收益率情况对比参照,过去一年投资ETF的盈利客户(盈利2%以上)占比约55%,其中盈利10~30%的占比约27%,盈利30%以上的客户占比约12%,盈亏平衡(收益率在±2%以内)的客户约10%。
来自:2025年度ETF客户洞察白皮书,数据区间2024年2月 - 2025年2月
4、投资者怎么选ETF?
在影响ETF投资的众多因素中, 估值情况、热点概念、利好/利空消息,是投资者最看重的三大因素。投资风格上,超半数投资者关注 基本面和消息面。超过3成的用户关注 技术面分析、情绪面和资金动向。
选择具体ETF时,投资者首要关注 ETF所投资标的、历史走势,其次关注流动性与规模,然后关注基金公司品牌及费率,相对而言较少关注跟踪误差、折溢价等表现。
来自:2025年度ETF客户洞察白皮书
5、波段操作非常普遍。
投资策略上,投资者常用的交易方式是波段操作,低买高卖。也有超过21%的用户长期持有。接近17.4%的客户低位定投,选择分享优质资产的长期收益。
从数据看,用户操作频率 中位数为7.19天/次。其中,操作频率3天/次以下的客户,占比超过30%,操作频率20天/次以下的客户,占比则接近6成。投资者交易频率还是比较高的。
胜率来看,平均20 天以上交易一次和不到3 个交易日就交易一次的操作频率,胜率都稍低。而 每5-20个交易日操作一次,平均收益率则在1.5% 以上,胜率也超过了53%。这表明操作频率适中,可能更有利于赚钱。
总体来说,ETF投资,择时交易或者长期定投,都不失为有效的方式,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能力。
6、ETF的最佳投资策略。
ETF白皮书里,还探讨了ETF最佳投资策略。报告针对几个宽基指数,进行了 “定投、网格、一笔投”等几种常见策略的收益率、胜率回测。数据测算了4只宽基指数近十年来的收益率和正收益概率。
结论是:对于宽基指数,相较于一笔投和网格,定投的平均收益率和胜率表现相对更好。
来自:2025年度ETF客户洞察白皮书(数据区间:2015年2月-2025年2月)
景顺长城ETF布局:Beta升级路线
讲真,隔着这份ETF白皮书,便能窥见景顺长城对ETF的一片“匠心”。
除了中证A500ETF景顺、科创综指ETF景顺这类重点宽基以外,景顺长城在ETF上的产品布局,一直以来,有 一条特色路线——“Beta升级”。
以纳指科技ETF为例,跟踪的是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可以看作是纳斯达克的“beta升级”。很多想买纳指的投资者,实际上因为看好科技,但纳斯达克指数里并不只是科技公司。纳指科技指数,相当于抽出纳指里的科技公司,对其市值加权,编制成一个新指数。这个指数可以看作是更为纯粹的纳指科技股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