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方集体破防:美国芯片和制造业将永远落后于中国
创始人
2025-03-08 12:09:02
0

工业竞争,拼到比的不是谁手里攥着几项核心技术,而是谁能把技术变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把生态培养出人才,然后反哺技术,形成滚雪球式的优势。这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跨世纪的马拉松。

这场比赛里,美国的起跑线足够耀眼。硅谷、波士顿、底特律,各种高精尖技术层出不穷,顶级高校和实验室源源不断地输出人才和创新。

然而真正的制造业比拼,靠的不是几个实验室的论文,而是完整的供应链、成本控制、生产效率和人才储备。

如今,这场比赛的天平正在倾斜。中国的制造业,已经从“世界工厂”进化到了“世界发动机”,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效率惊人,甚至在某些关键领域开始领跑。

最近,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甚至在采访中直言:“美国芯片和制造业将永远落后于中国。”一句话,直接让西方集体破防。

(财联社相关报道截图)

制造业的天平为何倾斜?

1. 规模决定优势,单点突破难敌体系化竞争

制造业的竞争,是经济规模的竞争。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的总产值已经占到全球的33%,这一数值相当于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经济体的总和。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在数量上占优,更重要的是,这种规模带来了供应链的完善度、成本的可控性以及市场的超大体量。

当一个国家的制造能力达到这个程度,就进入了“自我强化模式”。技术研发、零部件供应、生产制造、市场反馈,整个链条形成了一个闭环,外界很难再打破这种优势。

以芯片制造为例,美国虽然仍然掌握高端芯片的设计能力,但制造环节已经逐步被亚洲市场蚕食。台积电的工厂数据显示,其南京厂的28nm芯片量产成本比美国低37%,良品率高出1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当美国试图将芯片制造搬回本土时,面临的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成本和效率上的巨大挑战。

2. AI与制造深度融合,中国占据先机

美国一直认为,在人工智能(AI)时代,它可以凭借算法和算力的优势继续主导全球制造业。但现实是,AI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代码,而在于如何与实体制造业结合,提升生产效率。

目前,全球过半的工业机器人、精密机床、传感器均产自中国。这意味着,当AI技术需要与生产线结合时,中国的工厂更容易进行大规模部署,而美国的制造企业由于供应链分散、成本高昂,难以迅速实现AI赋能。

波士顿动力公司(Boston Dynamics)生产的仓储机器人,每台制造成本高达25万美元,而中国优必选生产的类似机器人,售价仅为3.8万美元,性能却不逊色。这种成本差距,让美国的AI技术在落地应用时,反而成了“空中楼阁”。

(波士顿动力公司首款为仓库“完全专用”打造的机器人 来源:Boston Dynamics)

3. 成本控制的极限拉扯,美国难以匹敌

制造业的竞争,是成本的竞争。举个真实案例,中国的AI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在开源模型的基础上,依然实现了545%的利润率,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它的算力成本仅为美国企业的1/6。

为什么能做到?因为中国的产业链高度协同。从稀土提炼、芯片封装到服务器冷却系统,每一个环节都有本土企业提供最优解决方案,形成了一种“极限成本控制”模式。而美国的制造业,由于供应链高度依赖外部市场,任何一环的断裂都会导致成本飙升。

4. 人才储备,美国的最后堡垒正在松动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美国还能靠高等教育体系维持科技和制造业的领先地位,那么现在,这个堡垒也开始裂开了。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培养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毕业生数量,已经超过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的总和。其中,集成电路专业人才的年增长率达24%,这一数据让美方倍感压力。更重要的是,美国的AI顶尖人才中,38%为华裔,而且80%的中国留美理工博士最终选择回国发展。

5. 结构性问题,美国制造业难以逆转

除了外部竞争,美国制造业自身也面临着难以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基础设施老化。美国的物流成本比中国高210%,这直接影响了制造企业的运营效率。

产业工人断层。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年龄比中国大12岁,年轻人更倾向于从事金融、互联网等行业,而非进入工厂。

金融资本短视。美国的资本市场更倾向于短期收益,而制造业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行业。这种短期逐利的模式,让美国的制造业发展始终无法形成稳定的生态。

制造业的竞争,从来不是靠情怀和政策喊话就能赢的。

西方世界一直在讨论“制造业回流”,但现实是,制造业不是想搬回去就能搬回去的。背后涉及的,是完整的产业链、成本控制、市场需求、人才储备等一系列复杂因素。

达利欧的判断或许刺耳,但却道出了现实:美国制造业要想全面超越中国,难度已经越来越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郑中设计:关于控股股东减持股份... 证券日报网讯 11月7日晚间,郑中设计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亚泰一兆投资有限公...
俊发本周派发2300万现金消费... 11月8日,俊发·新螺蛳湾迎来手握2300万元现金消费券的俊发业主,他们从昆明各处汇聚而来,以高涨的...
存量竞争如何破局?乳业增长有了...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黄兴利 上海报道 “2025年1—9月,我国进口乳制品...
最快12小时从江苏到香港:京东... 与往年不同,今年香港市民的餐桌迎来一场“鲜度革命”——京东佳宝超市以“最快12小时从蟹田到货架”的产...
中甲:辽宁铁人农商银行队胜佛山... 11月8日,2025华润饮料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第30轮比赛在辽宁沈阳举行,辽宁铁人农商银行队主场5:0...
跨年潜力股会是哪些?五大特征锁... 11月以来,一些低价、高辨识度叠加热门题材的个股崭露头角,比如“马”字辈个股月内平均涨幅接近2%,显...
原创 冻... 1. 不得不说,荷兰当局此次行动决策非常果断,他们直接启动了一部长期未使用的冷战时期法律——《商品供...
中国氢能产业链国际竞争力比较与... 今天分享的是:中国氢能产业链国际竞争力比较与政策建议 报告共计:19页 中国氢能产业链发展现状与国际...
IPO雷达|冲A未果临工重机转...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马强 据港交所官网,11月6日,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工重机)向...
研发投入暴涨近8成,洋河股份“... 来源:野马财经 头部酒企的战略重点,从“求增速”转向“保质量”。 作者 | 周若涵 编辑丨高远山 ...
平江县人民政府与中铁十八局集团... 11月7日,平江县人民政府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中铁十八局集团副总经理李...
深耕本土化创新,他们链接中国市... 作为连续八年参展的“全勤生”,新西兰乳业领导者恒天然集团亮相2025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在中国,...
【投融资动态】雷鸟创新D轮融资...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11月6日公布的信息整理,雷鸟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D轮融资,融资...
财闻一周精选:231万新股民“... 本周,财经市场热度拉满!十月A股开户量再破200万,年内新开户数已超去年全年;超50亿元资金疯抢首批...
布米普特拉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 日本总务省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九月份两人及以上家庭的实际消费支出达到三十点三万日元,在排除物价变动因...
释放低空空域更大价值 低空空域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要将低空空域从一种潜在自然资源,转变为一种可...
持续回报股东 拉卡拉一年内回购... 11月7日晚间,拉卡拉发布《关于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完成及库存股注销完成的公告》,宣布已完成数量为...
事关油价:就在下周一!或将迎来... 新一轮成品油零售调价窗口 即将于下周一开启(11月10日24点) 机构预测 本轮调价将终结连降 迎来...
沙特公主为何为艾诚颁奖:从东方... 精彩瞬间 Memorable Moments 原以为只是一次演讲邀约,没想到成为一次“意外之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