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第一话,咱们来聊聊很多人一直惦记的豆粕ETF,看看年前经历了触底反弹后,它是不是能开启一轮新的行情!
数据来源:Wind产品二级市场价格涨跌幅不等于产品净值涨幅
豆粕ETF属于大宗商品类ETF,跟踪的是大商所豆粕期货价格指数。和股市逻辑不同,股市行情的背后,推动因素往往很复杂,豆粕期货的核心逻辑就是供给需求关系,尽管也可能会受到不可控的突发事件影响,但在行情的逻辑上相比股市,是要清晰一些的。
比如从豆粕ETF曾走出几段大涨行情中,咱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豆粕ETF是2019年底上市的,2020年5月中旬到2021年年初,有过一轮接近50%的涨幅;2022年7月到2023年年初,涨幅一度超30%;还有2023年的6月到9月,期间最大涨幅超过了40%。发现没有,在这几段比较有代表性的行情,都发生在下半年,这只是巧合吗?这就要回到豆粕的出处来看了,豆粕是大豆榨油以后的副产品,是国内禽畜的主要饲料,它上游自然就是大豆。8到10月通常是我国生猪养殖的补栏季节,为春节的出栏做准备。所以4到10月饲料需求是逐步回升的,这是需求端。
供给端的话,咱们国家的大豆80%以上靠进口,包括美国在内的北半球大豆生长周期下,一般是5、6月开始播种,9月进入收割期,这期间如果遇到天气异常变化、比如干旱,对大豆产量就容易造成影响,所以这期间容易围绕天气炒作豆粕行情。咱们就顺着这个思路,看看眼下的豆粕具备继续上涨的条件吗。
2024/25年度美豆丰产预期基本已经交易,现在正是现货上市阶段,咱们重点看看南美,阿根廷大豆产地之前一直受到干旱困扰,所以现在普遍预期2024/25年度阿根廷大豆的产量,会低于之前预测的5300~5350万吨(数据来源:同花顺)。而已经开始收割的巴西大豆却是受过多降雨影响,进度明显偏慢了。再来看看咱们国内需求端,每年4~6月和11~1月都是大豆到港数量较多的阶段,对应的4月初和11月初一般也是豆粕库存见底时刻,眼下看国内豆粕和大豆库存相比去年、压力已经大幅降低,对比历史同期的话算是中性水平。
这样综合看下来,虽然还不具备马上开启一轮大牛的条件,但国内豆粕一季度的基本面不悲观,豆粕前期的低点短时间内很难看到,并且考虑特朗普正式上任后,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从中长期视角,豆粕可以关注逢低布局的机会。
对比豆粕ETF上市以来、它的标的指数和豆粕主力合约的走势可以发现,有超过80%的超额收益。它们主要来自于展期收益,对应到豆粕ETF的基金资产,实际投资中需要滚动持有豆粕主力合约多头(成交量和持仓量最大的那个合约),就会涉及到期货展期,也就是远期合约和近期合约的价格差。除此之外,豆粕ETF的基金资产还能获取部分利息收益,大商所豆粕主力合约的保证金率一般在7%,也就是实际投资中占用7%的基金资产作为保证金就可以了,再扣除交易保证金和结算准备金,其余80%以上的基金资产可以用于投资相对低风险的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获得一定的利息收益。再加上豆粕ETF和股市度关联很小、又有抵御通胀的属性,资产配置角度看,豆粕ETF有它独特的优势!
数据来源:Wind 指数走势不代表基金业绩表现
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场内简称:豆粕ETF)于2019.12.5上市,业绩比较基准为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价格指数收益率,大商所豆粕期货价格指数2020~2024年完整会计年度涨幅为: 27.66%、-4.95%、62.39%、7.49%、-16.95%,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基金未来表现。
风险提示:1.豆粕ETF为商品基金,以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商品期货合约为主要投资标的,跟踪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属于中高风险品种(R4),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投资于本基金存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风险、投资期货合约的风险、逐日盯市风险、合约展期风险等主要风险。产品二级市场价格涨跌幅不等于产品净值涨幅。3.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者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4.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的适当性匹配意见不表明其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或者服务情况、听取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市场,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7.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个股不构成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