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看不懂的叶国富,又给资本上了一课
创始人
2025-02-01 10:57:11
0

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来临,人们告别了龙年,走进了蛇年。在过去一年中,尽管外界环境波澜起伏,但仍有不少企业家带领公司穿过重重迷雾,实现了业绩的增长,过上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肥年。为此,《财经天下》特别推出“大佬的肥年”专题,将目光聚焦在这群了不起的企业家身上。本篇讲述的是湖北大佬精准“抄底”的故事。

01、精准“抄底”,浮盈近百亿

47岁的湖北商人、名创优品老板叶国富,这些年放过很多狠话,最后不少都应验了。

电商蓬勃发展那些年,叶国富多次公开喊话马云,称“电商取代实体零售是痴人说梦”,马云和其他电商“忽悠人,吓唬线下老板”。如今,线下零售不仅没被取代,还更迭出多种业态。阿里相继剥离银泰百货高鑫零售,倒像是对“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线下生意”的阶段性叫停。

4个月前,永辉超市因为业绩下滑,股价一再下探,叶国富站出来,宣布名创优品将收购永辉超市。当时,看客们一片哗然,直呼“不懂”。叶国富却说,“大家都看不懂就对了,如果看得懂我就错了”。

如今回过头看,也是这把精准“抄底”,不仅让叶国富声名鹊起,被冠上“新科零售王”的名号,还成了股市最大赢家,收益跑赢一众机构、散户

整个2024年,永辉超市飙涨124.82%,每股报收6.34元,总市值超575亿元。而在2018~2023年,永辉超市已经连跌了6年,跌得最狠的2021年缩水43.33%。

永辉超市去年的大涨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更确切地说,是2024年9月23日。当晚,名创优品发布公告称,准备出资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份,约26.68亿股,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一时间,行业内外议论纷纷,不知道叶国富为何要接盘永辉

毕竟,论主业,永辉是连锁超市,卖的是生鲜、日用品一类,名创优品是集合店,以玩偶、小饰品等为主,两者谈不上协同。论时机,因为业绩下滑,永辉超市股价接连下探,贸然“抄底”,保不齐最后会亏损。

没想到,9月24日,政策“东风”吹来,A股三大指数集体暴涨。当天,永辉超市报收2.48元/股,较叶国富的收购价2.35元/股,涨幅5.53%。再之后,零售板块异军突起,永辉超市股价接连涨停,2024年12月每股还一度摸高到7.87元的新高。

截至2025年1月23日收盘,永辉超市股价报收5.95元/股,四个月涨幅达到153.19%。算下来,过去四个月,叶国富和名创优品还啥都没干,就已经从永辉超市身上“躺赚”96亿元(浮盈),是当初“抄底价”的1.53倍,羡煞不少跟风追热点、手忙脚乱做T(做差价),到头来却没赚到多少钱的散户。

更让人艳羡的是,不仅永辉超市这个“副业”给力,叶国富的主业——名创优品,因为IP、出海两条腿走路,近年来业绩也屡创新高。

如今走进一家名创优品门店,消费者最先看到的,往往是疯狂动物城三丽鸥迪士尼、Chiikawa等各类IP联名产品,“仿佛被联名淹没了”。这和不少人印象里,名创优品的“十元店”形象截然不同。与此同时,除了本土市场以外,名创优品还把门店开进了美国法国印尼等多个国家。

这意味着,一方面,名创优品的营收来源变多了——除了本土市场,还有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其溢价能力也更高了,毕竟,IP联名售卖的是“情绪价值”,价格往往比普通产品高出一截。

反映在财务数据上,从公司已披露的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来看,9个月内,名创优品共入账122.81亿元,同比增长22.8%,比2023财年一整年114.7亿元的营收还高。归母净利润情况也大体类似。2024财年前9个月,名创优品经调整净利润为19.28亿元,同比增长13.7%,同样高于2023财年全年的18.4亿元。

在业绩的带动下,名创优品自2022年7月在港股上市以来,已经连涨了三年,2024年12月31日47.05港元/股的收盘价与13.8港元/股的发行价相比,累计涨幅超240.9%。

叶国富作为实控人,身家也跟着涨了不少。《2024胡润百富榜》显示,叶国富、杨云云夫妇以255亿元身家,位列第185位。两年前,夫妻俩的身家为90亿元,位列当年榜单的第703位。

02、湖北大佬又高调了起来

在化身“股神”、被冠以“新科零售王”的名号之前,叶国富被人熟知的外号,是“叶大炮”。早年间的叶国富,以敢怒敢言的形象示人。再之后,名创优品业绩下滑,叶国富明显沉寂不少。直到2024年,又重新高调起来。

叶国富是草根出身、白手起家。流传最广的故事版本是,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学费,叶国富中专肄业,之后坐上湖北十堰老家发往广东的火车,南下打工。

在广东,叶国富先是在一家钢管厂做销售,做到销冠,后来在朋友的鼓动下,到福建创业做陶瓷生意,以失败告终,又回到广东佛山做销售,认识了之后的妻子——做化妆品销售的杨云云。

2002年,叶国富和杨云云俩人,在佛山百花广场租了个15平方米的铺子,投资10万元,开始做化妆品展销,算是正式踏入零售领域。隔年,听闻卖饰品更赚钱,叶国富开始试水饰品店,之后注册品牌“哎呀呀”,高峰时期通过加盟开出几千家店,将近一万种SKU,应采儿李湘阿Sa都给其做过代言人。

2012年,线下连锁生意普遍受到电商冲击,叶国富的“哎呀呀”也不能幸免。一番海外考察之后,叶国富回国二次创业,于是有了名创优品。其定位,类似于日本无印良品,做的是“生活方式产品集合店”,涵盖美妆护肤、文具、家居日用等多个领域,门店大多开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但走的是平价路线,大多数产品价格在10~30元。

和早年的“哎呀呀”类似,名创优品同样是靠加盟快速做大规模,然后凭借规模优势向上游采购,一方面提升提价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供应链管理,为后续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推新品做准备。

具体到加盟方式上,名创优品又开创性地推出了“品牌使用费+货品保证金+次日分账制度”的模式。简单点说,加盟商只需要出钱,基本不用参与日常决策,每天等着拿头一天销售额的固定比例分账。

只不过,不同于“哎呀呀”找明星代言,叶国富本人更多扮演了早期名创优品“代言人”的角色。其刷存在感的方式,以怼人,尤其是马云为主。

马云提“新零售”概念,叶国富直言,这是在帮阿里拉业务,“新零售是个坑,千万别跳”;马云谈消费趋势,叶国富“开炮”,称这是“电商在忽悠人”;马云说要让阿里活102年,叶国富直接怼,“出口就讲百年品牌的人,想法不成熟”......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再之后,名创优品自身面临竞争压力、增长瓶颈,又一度陷入“伪日”风波,叶国富也低调了许多。

如今回溯起来,名创优品之所以前些年增长乏力,一方面是因为竞争者在变多,晨光文具旗下的九木杂物社、生活零售品牌TheGreenParty等,抢夺的都是名创优品的市场;另一方面,电商平台竞相拓展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er,从消费者到生产者)业务,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名创优品的“平价”优势。

与此同时,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名创优品自身的尴尬定位也逐渐凸显。一来,其品牌力支撑不起做溢价;二来,“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的选址,又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开支。

后来的故事是,经过沉淀和探索,叶国富重新给名创优品规划了新路线——一手做IP联名,一手加速出海。公司业绩,也跟着慢慢好转。

缓过来的叶国富,又重新高调起来。

2024年10月,名创优品举办的“2024全球品牌战略升级成果发布会”上,叶国富追忆往昔,表示他“从10年前一家不到100平方米的小店”,做到如今的规模,靠的是勇气,“没有勇气,何来运气”。面向未来,叶国富又表示,接下来10年要带着100个中国IP走向世界。

而在各类公开演讲、访谈里,叶国富也不吝谈他对零售行业的看法。“不要太在意线上还是线下,现在最关键的是回到零售的本质,把产品做好、服务做好”“真正优秀的零售商,一定是一个懂上游,懂研发、设计、制造,开发型的零售商,而不是简单地把货放到货架上卖”,叶国富表示。

03、想做8亿人的生意

不同于最早的“哎呀呀”,以及早期的名创优品,做的是平价生意。如今叶国富想构建的,是一个能囊括8亿消费者,既能平价走量,又有溢价能力的商业版图。

其中,名创优品更多扮演的是“品牌向上”的角色。

2023年,名创优品举办过一个全球品牌战略升级发布会。会上,叶国富表示,要把名创优品打造成“全球IP联名集合店”。简单理解,即名创优品拿到国外IP授权,或者自主开发IP,然后围绕IP生产、售卖商品。

这符合近些年情绪消费的趋势。比起商品的功能属性,消费者愈发看重消费带来的情绪价值。几乎同样的产品,加上相应的IP元素,溢价能有两位数。商家们也乐此不疲,竞相追逐IP联名风口。

这波IP联名热中,名创优品多年累积的供应链能力,很快派上了用场。一方面,国际知名IP选零售商合作伙伴时,看重的是后者的生产质量和渠道广度,刚好是名创优品的优势;另一方面,名创优品又能凭借迪士尼、哈利波特等国际IP联名,快速打开国际市场,大规模铺货,从而摊薄授权成本。

与此同时,为了平衡国际知名IP的高成本问题,名创优品还在积极挖掘Chiikawa、Loopy等小众潮流IP。一旦后期打造成功,又是一笔“成本不高,溢价不低”的生意。

叶国富此前曾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名创优品海外市场IP商品销售占比超过40%。随着IP产品占比提升,也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该数据为44.1%。作为对比,2023年下半年,该数据为42.5%。

名创优品IP、出海两条腿走路,结果已经反映在了财报里。当然,这条路能走多远,也得看其能构建起怎样的护城河,以及能多大程度上开发出自己的IP。毕竟,买来的IP是成本,自己的才算资产。而从财报数据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名创优品的同比增速有所放缓,分别为26%、24.1%和19.3%。

另一边,叶国富“做更多人生意”的目标,则是放在了收购的永辉超市身上。

叶国富为什么要买永辉超市?抛开运气使然的“赚差价”不谈,用叶国富的话来说,他是想效仿Costco,做中国8亿城市人口的生意。

具体来说,叶国富将“零售”分为可选零售和必选零售,名创优品属于前者,有严格的用户定位,但会受到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以生鲜食品为代表的必选零售则不然,不仅用户群更广,也更能对抗经济周期

长久以来,叶国富一直想打造“中国版Costco”,一来属于必选零售,按照其说法,“美国3亿城市人口,诞生了沃尔玛和Costco,中国有8亿城市人口,还没有诞生万亿实体零售企业”;二来,得是“制造开发型零售”,有自己的品牌和供给,能抵御电商冲击。

再后来,胖东来以及被胖东来改造的永辉超市,相继进入叶国富视野,“(他们)身上有Costco的影子”。待到永辉超市传出待售消息,叶国富视其为“20年一遇的机会”,果断出手。

永辉超市能否让叶国富圆梦,还尚未可知。但从目前来看,被胖东来改造的永辉,其成果还未体现在财务数据上。不久前,永辉超市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预计亏损14亿元,幅度较上年同期有所扩大。究其原因,除了行业整体承压,还因为“正在经历调改带来的前期阵痛”,比如涨薪、增员提高了用人成本,优化商品结构影响了毛利率等。

未来,随着叶国富更多介入永辉超市经营,能多大程度对后者产生影响,以及名创优品如何与永辉超市协同,都只能留待后续观察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家A股公司,筹划境外子公司分... 来源:e公司 又有上市公司拟分拆资产至境外上市。 8月31日晚,华新水泥(600801)公告,为进一...
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省经济分...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省经济分析报告 报告共计:20页 2025年一季度广东经济:新兴...
原创 “... 马斯克:稀土一点也不稀缺,但全世界的稀土都得运到中国提炼。 图片取材于网络 在此次中美博弈中,...
美国撤销三星等三家在华半导体企... 问:8月29日,美国商务部将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以及SK海力士半导体...
消费贷贴息“红包”明日上线,多...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根据财政部等四部门的政策安排,从9月1日起,我国将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进...
碧桂园中期净亏损近191亿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马强 8月29日,碧桂园(02007)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
Klarna等六家企业:9月或... 【8月多家企业提交美股IPO申请,推高市场对未来美股IPO市场期待】以Klarna Group为首的...
三年卖出百亿片!广东夫妇捧出的... 中国卖家闯荡欧美主流市场的故事听多了,不如来看看广东夫妇如何掘金非洲。不是卖假发,而是卖纸尿裤,沈延...
原创 科... 中国顶尖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与实业兴邦的时代强音 颠覆认知:中国民企的研发投入与专利实力 谁能想到,中...
原创 中... 深夜时分,两份公告搅动了金融圈。 8月26日晚,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几乎同时发布重要公告。一个宣布40...
又一险资长期投资银行!透露最新... 近日,兴业银行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其前十大股东中“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产品”持股比例3.09...
尽管收入增长,但餐饮上市公司高... 来源:经济观察报 记者 郑淯心 不少餐饮上市公司的外卖收入在上半年都实现了增长。 第二季度,百胜中国...
财说丨联翔股份业绩扭亏为盈?靠... 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陶知闲 2025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38.72%,净利润实现扭...
中国乒协:运动员孙闻赛后情绪失... 在8月30日晚进行的2025赛季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常规赛第三阶段男子团体山东魏桥·向尚运动对阵...
原创 8... 8月收官,“金九”月份在即,今天是2025年8月31日,8月最后一天!按照汽柴油调整机制,目前,距离...
疑似被下架“山姆同款”在折扣店...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在广州一好特卖门店看到了山姆同款低糖好丽友派,引发关注。 好特卖门店堆放的低糖好...
农村中小银行应主动作为 让“绿... ■曹沛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为金融业发展绿色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
从买商品到买服务 提振消费有哪... 提振消费,是中国今年贯穿全年的大主题,而消费的背后,其实是每一个人、每一家庭的具体需求。 2024年...
同仁堂医养完成港股上市备案,2... 中国证监会网站发布关于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
赵崇甫:价值、专长与差异化,品... 在流量红利殆尽的今天,品牌若想从喧嚣市场中脱颖而出,必依赖于一把无形的利器——清晰的定位。 这把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