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龙头企业登陆科创板!
创始人
2025-01-30 21:58:06
0

【导读】海博思创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随着海博思创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广大投资者借助海博思创的上市,可以充分享受储能行业“长坡厚雪”式的发展红利。

受益于国家“双碳”目标稳步推进,储能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期,新型储能更是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储能系统集成是储能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涉及能量密度、系统效率、充放电能力等多项技术。

海博思创是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供应商。该公司凭借自身努力抢抓储能行业发展机遇,2021年至2023年的营业收入狂飙突进,年复合增长率达188.67%。

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针对海博思创此次在科创板上市,其多名高管与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以表明对海博思创科创属性的认可,以及未来发展的信心。

海博思创“硬科技”成色足

2024年6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要求:“严把入口关,优先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海博思创此次在科创板上市,凸显了其“硬科技”属性获得各方认可。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海博思创的主要业务涵盖了“新能源领域”之“高效储能及相关服务”领域。

同时,海博思创符合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一的各项要求,包含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发明专利、营业收入的绝对值、占比、增长率等。

以研发投入为例,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一要求发行人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5%,或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8000万元。

2021年至2023年,海博思创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593.78万元、9410.02万元和1.79亿元,累计研发投入达3.29亿元,累计超过8000万元。

来源:海博思创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海博思创依托领先的储能系统方案解决能力,以及全面的技术创新能力,致力于打通储能全产业链条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储能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和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海博思创一直专注于储能系统领域的创新开发,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形成了从电芯参数提取、电池模型设计、控制策略开发到电池系统集成、工程实施,再到大数据分析、远程告警及电站运维的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闭环技术体系。

同时,海博思创设置了储能行业屈指可数的实验测试中心,是业内少数同时拥有CNAS、CMA和TÜV莱茵CTF2级目击实验室资质认证的公司,为研发、生产及质量控制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从技术成果来看,海博思创截至2024年6月30日取得138项专利(62项发明专利)及154项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成果,形成了8大核心技术模块和28项核心技术。

广阔市场与激烈竞争并存

海博思创竞争力凸显

随着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内装机量快速提升,为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市场对大型储能系统的需求快速上升。对此,国内各大锂电池企业、PCS和电力设备企业等纷纷布局储能产业,市场呈现差异化竞争态势。

面对广阔的储能市场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海博思创为代表的企业,在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领域树立了优质的品牌形象,积累了深厚的品牌优势。招股书显示,海博思创在电化学储能系统领域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

根据标普全球于2024年11月发布的《2024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报告》统计数据,在以累计装机和签约项目规模总和统计的排名中,海博思创无论以功率还是以容量单位计算均排名国内市场第一、全球第四。报告同时显示,在2023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排名中,海博思创位居前三,其中以功率规模统计位列第二,以能量规模统计位列第三。

同时,优质的客户资源凸显了企业在业内的竞争优势。招股书显示,海博思创的下游合作伙伴包括中国华能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华润电力等主要央企发电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公司,以及特变电工等大型新能源集团企业。

央企发电集团、电网公司、大型新能源集团对于供应商的资质要求非常严格。对于储能企业而言,如果能够同时进入上述企业的供应商,从侧面凸显了其在行业内的地位。

海博思创是储能项目核心配套的系统供应商,具备储能系统整套解决方案能力,可以更好地提出契合下游客户需求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还能在电池数字化建模技术、电池管理技术、能量管理技术、热管理技术、大数据平台技术、测试验证平台、系统集成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方面占据充分优势,可以将储能系统与源荷网各环节实现匹配。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海博思创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38亿元、26.26亿元、69.8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6.05万元、1.77亿元、5.78亿元。

在储能产业面临阶段性调整期,海博思创的业绩表现依然亮眼。海博思创初步预测,公司2024年的营业收入为82.66亿元至87.01亿元,同比增长18.39%至24.62%;归母净利润为6.14亿元至6.47亿元,同比增长6.25%至11.84%。

夯实自身竞争力 逐鹿全球大市场

招股书显示,海博思创此次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基本围绕储能项目扩产、研发等方面展开,密切贴合国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积极推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发展。

具体来看,海博思创的募投项目包括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该项目将积极顺应储能行业发展趋势,扩大对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

储能市场需求的扩展对储能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上述项目将通过扩大新产品的研发、生产投入,增加对产品参数的测试检验,优化提升产品质量。

同时储能系统行业是典型的高技术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极高。海博思创的IPO募集资金投向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计划建设规模化大数据平台,提升数据存储、运算和分析的能力,并通过数据反哺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进一步增强综合研发实力。

未来,海博思创将持续围绕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和应用,对储能产业上下游持续探索和长期布局规划,进一步提升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能力和产品技术优势,从而推动新型储能系统产业全面市场化发展。

此外,海博思创将凭借规模化生产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在夯实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加速推进全球化市场布局,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渠道,从国内储能龙头进一步提升为全球能源科技的创新引领者。 (CIS)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川内多支投资基金迎IPO收获 ... 6月,省内外多家企业冲击境内外资本市场,早前投资其中的川内多家投资机构也正在迎来收获期。天虎科技梳理...
为什么越能干的人,越难升职? 王悦公司宣布了一则人事调整消息。虽说在此前没有听到一点风声,但按照资历和贡献率来讲,怎么说都该毫无悬...
原创 刚... 最近,印尼刚刚落成了由中国投资59亿美元建设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中心。这个项目被誉为东南亚汽车产业的未来...
如何做好电商平台的价格监测 要做好电商平台的价格监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选择合适的价格监测工具 第三方价格监控平台...
以AI驱动制造革新,大云端亮相... 2025年6月17-20日,中国国际金属成形展在上海圆满落幕。作为工业智能化的推动者,大云端科技亮相...
MSCI全球指数创新高,美股期... 市场乐观认为,即使有关税,经济也扛得住,全球股市在下半年开局延续涨势。 MSCI全球指数已经连涨四天...
山鹰国际再度获批“回购贷” 本报记者 徐一鸣 6月30日晚间,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山鹰国际”)发布的公告显示,近日,...
原创 取... 刚取消中欧会谈后,欧盟转头开始对华“求饶”,希望中国能放宽出口,争取在下个月解决稀土磁铁短缺问题。那...
长跑三年开源证券IPO终止:债...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开源证券三年上市长跑终折戟。 6月28日,深交所一...
小摩“五大多空推演”:美股创新... 财联社7月1日讯(编辑 潇湘)随着上周五标普500指数时隔四个多月再创历史高位,美股接下来会何去何从...
真视通周年庆发布多款新品 AI... 6月30日下午,真视通周年庆暨AI生态启幕会在北京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举行。活动现场,真视通绿色算力节能...
邹晖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 珠海格力集团官网更新信息显示,邹晖已正式出任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邹晖于1982年生...
原创 猪... 在国内生猪市场,上月,猪价以底部拉锯为主,端午节后,消费惯性回落,气温持续升高,内销以及城市刚需不足...
彼得·蒂尔爆料:马斯克已放弃火... 近日《纽约时报》刊文称,美国硅谷投资人彼得·蒂尔透露,美国企业家、特斯拉和SpaceX公司首席执行官...
中国人寿挺进福布斯“全球企业2... 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近日,《福布斯》杂志发布了2025年“全球企业2000强”排行榜。国内寿险“头...
极智嘉启动招股,获Eastsp... 港股研究社讯,6月30日,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极智嘉”,又称“Geek+”,股票代码...
原创 3... 凤凰卫视报道,欧盟驻华大使表示,磁铁短缺对欧洲企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希望中方可以在7月解决对欧的稀土磁...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黄金重回3... 近期金融市场呈现复杂态势,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与地缘政治风险交织影响下,黄金价格经历了显著波动。市场对...
超级APP战争:阿里京东美团们... 文|锦缎 2025年初,京东大张旗鼓杀入外卖市场,出手阔绰,无论是给骑手交社保,还是给商家免佣,不...
石家庄2家企业上榜!《2025... 6月26日,胡润研究院在广州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全球共有1523家企业上榜。其中,中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