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2024年已悄然行至年末,回望这一年,东部地区勇挑大梁,中部地区崛起势头强劲,西部地区奋力赶超,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长三角一体化厚积成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增长极和动力源特征初步显现……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区域空间回旋余地大的优势正在逐步转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提出,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段树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5年的九项重点任务。其中,“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提出,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显而易见,区域发展和经济大省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区域重大战略是指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若干区域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覆盖的国土空间广阔、人口规模巨大、市场潜力显著。其中,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的经济总量占全国GDP超过40%,是稳定中国经济的“压舱石”,而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类型和功能定位推动战略重点区域加快发展,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这些战略通过深化改革,打破传统的行政分割和“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促使生产要素在更大空间尺度内进行流动和组合。
值得注意的是,党的二十大后成立了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旨在统筹推进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领导小组可以根据重大事项、重大工作,成立专责小组或者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具体推进某一项工作。领导小组的设立,有助于加强系统统筹,集中力量推动区域重大战略的顺利实施。
在区域发展的大棋局中,经济大省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经济大省,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成为推动全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它们不仅在经济总量上占据重要地位,还在国家财政收入和外贸贡献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6省的GDP总量合计占全国的45%。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5省市以全国约1/3的经济体量,创造了40%以上的财政收入,并贡献了近80%的财政净上缴额。
与此同时,经济大省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多重作用。它们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还在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经济大省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也承担着重要责任。它们不仅要在规模和速度上挑大梁,更要在质量和效益上有所提升。经济大省普遍聚焦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努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
近几年,中央对经济大省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在项目申报、资金分配等方面给予经济大省更多自主权。在土地、能源、环境、数据等要素配置方面,对用地、用能、用海等指标给予倾斜,国家重大项目实施指标单列。支持经济大省积极探索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改革,并赋予更多先行先试权。同时,支持经济大省推出引领性开放举措,加快制度型开放步伐,并支持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在经济大省优先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重大科学装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望2025年,区域发展唱主角、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格局将持续深化,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推动中国经济在新征程上不断迈向新高度。
总 监 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陈 波 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上一篇:银行、保险股走低
下一篇:高能环境:十年砥砺,向新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