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智行详解IPO后战略:IPO后子弹更多,千台车可达盈亏平衡,推动L4大规模商业化
创始人
2024-12-26 16:19:44
0

三言科技消息 国内自动驾驶企业接连上市,争当Robotaxi第一股。11月27日,小马智行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在上市一个月后,罕见地与媒体进行了交流,小马智行Robotaxi负责北京研发中心负责人张宁、广州研发中心负责人莫璐怡向三言科技等媒体讲述了IPO后的战略与规划。

上市后的规划两三年前已经想清楚

要证明L4大规模商业化可行

张宁表示,上市后的规划其实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想清楚了,而且在上市前和上市后从来都没有变化过。

2023年1月,小马内部分享了一份标题为“少数派报告”的PPT,讲述了小马智行Robotaxi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17-2019年,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是卷Demo,一众创业公司开始都是这样的。95%的Demo都是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到试乘时间内展示技术实力、和技术差异。

第二个三年是2020年-2022年,大家再坐小马的车的时候发现差异化没有那么大了,早期接管两次到没有接管是很大的进步,再来体验还是没有接管,那进步在哪里呢?差异在变小,在技术上的投入边际收益是在变小的,大部分公司都卷不下去了,除非真的想做无人化。可感知进步变得越来越有限,甚至多做多错。

这个时候如果还愿意继续投入,只证明一件事情,就是要证明L4真的能做到,最后小马用3年时间证明L4技术是可行的。

第三个三年是2023年-2025年,小马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证明L4大规模商业化是可行的。包括车规级所有零部件的认证,量产计划,千台车的毛利转正模型的测算,都是在更早的时间里面就完成的。

IPO不是终点,口袋里的子弹更多了

助推L4大规模商业化

张宁认为,真的要证明L4无人驾驶Robotaxi商业模式可行性,在五个维度上都要做到:

首先,所有这一切的基础,是先要站在无人驾驶技术的可行性上,要是无人驾驶技术都做不到,一切都是空谈。

第二,有了技术,要去推动政策往前走,推动示范区政策不断演进,给予更多的商业化的空间。

第三,拥抱量产,包括跟各大主机厂量产车型合作。

第四,跟出行平台和运营方一起共建生态,真正能把上千上万台落地,也需要众人拾柴火焰高。

第五,要干成这件大事情,一定要长期坚定不移的技术投入,以及资本支持。现金流对于小马智行依旧很重要,所以第五件事情就是IPO给了小马智行更多持续的现金流的支持。

对于小马而言,IPO绝对不是终点,只是一个小的里程碑,能够助推小马去证明L4大规模商业化道路越走越顺。这几件事情都能做成的情况下,“相信到2025年的时候,大家一定能看到小马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去证明L4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可行性”。

莫璐怡也表示,这个计划是2023年初就已经定下的三年计划,关于IPO是否成功,在这个计划当中连提都没有提过,但是IPO上市成功了,对小马来说就是口袋里的子弹更多了,更有信心把这个东西推出来。

接下来会推一千台车,小马自己即便没有一些合作,也会做这样的一千台车,打造自己的样板间,通过样板间的打造告诉大家这件事情是真的可行的,商业真的是可以走通。通过这个方式吸引更多的下游合作伙伴一起去做,帮助小马把接下来整个落地节奏进一步推动变得更快,这是小马的目标。

上市之后的计划,就是加快推动整个商业化落地,因为现在手上确实有更多的子弹了,但是所有的动作、所有的安排,在2023年初就已经想得很清楚了,一步一步怎么去做,这件事情到今天没有更多的变化。

投入1000辆车后,将达到盈亏平衡点

三到五年达到1-5万辆数量级

小马认为投入1000辆车之后会达到运营盈亏平衡点,首先取决于规模产生的效益,规模大前提是已经完成了量产车规零部件,相较于第六代而言,第七代整体的硬件成本下降了6-7成。

从百到千的过程,成本会有大幅度的下降。目前国产带冗余的新能源车的平台价格区间已经可以在10万元以下,整个自动驾驶的套件成本区间也是在10-15万。所以小马的Robotaxi是一个二字头的成本区间。

当收入端随着规模的提升,相信给用户来接驾时长缩短,用户体验更好,可达区域更广,使得它的留存和打车的意愿更强,也可以使收入端有大幅度增长,这是从两方面的预测来达成的。现在日均也可以做到20单以上,相信在1000台车时候,这个单量和单位里程也会越来越大,所以收入端还会见涨。

盈亏平衡之后就进入了一个非常良性的状态,意味着每投入1000台车下去,这些车都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在全生命周期当中都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意味着从千到万的过程当中,对现金流的消耗就非常有限,甚至随着投放,毛利率会越来越高。

在下一阶段小几万台车水平的情况下,车队运营的毛利率就可以足够覆盖整个研发投入,让整个集团净利润转正。但是这个需要更长一点的时间,可能3-5年的时间才能到一个数万台的规模。

千台是在未来一年到两年的时间里就能在市场上达到的,相信在2025年年底的时候就可以达到五六百台车的规模,到2026年上半年达到破千,2026年下半年就有两三千台车的规模。

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会达到1万-5万的数量级,并且在那个时间点整个集团收入预期会大幅度上升,并且净利润会转正。

Robotaxi对人类司机岗位的冲击远没有想象那么大

在被问及Robotaxi对人类司机抢饭碗的问题时,张宁回答,首先小马从千到万的过程没有那么快,如果5万-10万的量级也仅仅占中国出行市场的5%,中国出行市场有百万台网约车。

大家对一个新生事物的慌乱情绪来得比较快,但实际上它对整个市场的冲击远远没有想象那么大。甚至之前萝卜仔武汉,市场占有率也只有0.1%。但是通过一些宣传口径让大家觉得这件事放大了10倍不止的影响力,就会产生一定的对抗情绪。

但生产力发展是势不可挡的过程,岗位也在做迁移和变化,产业结构在做调整,小马也不止有研发团队、hr团队,还有数据标注、产业链上下游,买了更多激光雷达、芯片,自动驾驶这件事催生出来的岗位有四五千以上,甚至更多。但只有100台车在路上跑。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小马还在持续投入,意味着一直在创造出新的岗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港股创新药概念涨幅扩大!规模最... 7月3日,港股创新药概念涨幅扩大,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涨超3%,成分股康方生物涨10%,信达生物涨7%...
仁信新材:7月2日融资买入37... 证券之星消息,7月2日,仁信新材(301395)融资买入377.35万元,融资偿还546.75万元,...
东星医疗:7月2日融券卖出10... 证券之星消息,7月2日,东星医疗(301290)融资买入841.5万元,融资偿还929.36万元,融...
市场早盘震荡反弹,中证A500... 市场早盘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中证A500指数上涨0.42%,成分股中,华海药业涨停。 截至上午收...
利用分布式架构推动银行核心业务... 如今金融科技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的发展战略中,肩负着科技转型发展的重任...
百川股份实控人兼董事长突遭留置... 7月2日,百川股份股价大跌。截至当日收盘,百川股份下跌5.74%,每股报7.06元,总市值41.95...
金种子酒总经理辞任,华润系白酒... 在最严禁酒令发布后,关于酒企掌门闪电离场的消息不断曝出。 7月1日,张联东卸任洋河股份全部职务。7月...
美新科技:7月2日融资买入13... 证券之星消息,7月2日,美新科技(301588)融资买入133.17万元,融资偿还330.7万元,融...
保隆科技:7月2日融资买入15... 证券之星消息,7月2日,保隆科技(603197)融资买入1525.64万元,融资偿还1251.6万元...
龙软科技:7月2日融资买入22... 证券之星消息,7月2日,龙软科技(688078)融资买入222.04万元,融资偿还425.86万元,...
西门子称美国已取消对中国芯片设...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7月2日获悉,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收到美国政府的通知称,美国已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的...
富信科技:7月2日融资买入45... 证券之星消息,7月2日,富信科技(688662)融资买入456.25万元,融资偿还702.17万元,...
亚辉龙:7月2日融资买入605... 证券之星消息,7月2日,亚辉龙(688575)融资买入605.62万元,融资偿还582.49万元,融...
规模连增18周!港股红利低波E... 7月3日,恒指调整,高股息方向韧性不减。截至9时50分,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涨0.08...
传三星正考虑任命新内存业务负责... 【CNMO科技消息】CNMO从韩媒获悉,三星正面临内存业务压力,特别是高带宽内存(HBM)市场竞争加...
苏试试验:7月2日融资净买入2... 证券之星消息,7月2日,苏试试验(300416)融资买入1778.96万元,融资偿还1758.38万...
针对美国更高关税威胁,日本首相... 每经编辑|杜宇 据CCTV国际时讯官方微博,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1日威胁对日本征收更高关税,日本...
原创 央... 村里又开会了,主题是始终把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作为监管工作的首要任务,推动健全常态化稳市机制安排,看到这...
欧洲央行官员Rehn:担心通胀...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Olli Rehn担心,通胀率长期维持在2%以下可能会改变欧元区消费者的价格预...
2025年上半年头部基金公司规...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规模数据揭晓,wind数据显示,非货规模TOP10基金公司中,华夏基金以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