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智行详解IPO后战略:IPO后子弹更多,千台车可达盈亏平衡,推动L4大规模商业化
创始人
2024-12-26 16:19:44
0

三言科技消息 国内自动驾驶企业接连上市,争当Robotaxi第一股。11月27日,小马智行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在上市一个月后,罕见地与媒体进行了交流,小马智行Robotaxi负责北京研发中心负责人张宁、广州研发中心负责人莫璐怡向三言科技等媒体讲述了IPO后的战略与规划。

上市后的规划两三年前已经想清楚

要证明L4大规模商业化可行

张宁表示,上市后的规划其实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想清楚了,而且在上市前和上市后从来都没有变化过。

2023年1月,小马内部分享了一份标题为“少数派报告”的PPT,讲述了小马智行Robotaxi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17-2019年,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是卷Demo,一众创业公司开始都是这样的。95%的Demo都是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到试乘时间内展示技术实力、和技术差异。

第二个三年是2020年-2022年,大家再坐小马的车的时候发现差异化没有那么大了,早期接管两次到没有接管是很大的进步,再来体验还是没有接管,那进步在哪里呢?差异在变小,在技术上的投入边际收益是在变小的,大部分公司都卷不下去了,除非真的想做无人化。可感知进步变得越来越有限,甚至多做多错。

这个时候如果还愿意继续投入,只证明一件事情,就是要证明L4真的能做到,最后小马用3年时间证明L4技术是可行的。

第三个三年是2023年-2025年,小马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证明L4大规模商业化是可行的。包括车规级所有零部件的认证,量产计划,千台车的毛利转正模型的测算,都是在更早的时间里面就完成的。

IPO不是终点,口袋里的子弹更多了

助推L4大规模商业化

张宁认为,真的要证明L4无人驾驶Robotaxi商业模式可行性,在五个维度上都要做到:

首先,所有这一切的基础,是先要站在无人驾驶技术的可行性上,要是无人驾驶技术都做不到,一切都是空谈。

第二,有了技术,要去推动政策往前走,推动示范区政策不断演进,给予更多的商业化的空间。

第三,拥抱量产,包括跟各大主机厂量产车型合作。

第四,跟出行平台和运营方一起共建生态,真正能把上千上万台落地,也需要众人拾柴火焰高。

第五,要干成这件大事情,一定要长期坚定不移的技术投入,以及资本支持。现金流对于小马智行依旧很重要,所以第五件事情就是IPO给了小马智行更多持续的现金流的支持。

对于小马而言,IPO绝对不是终点,只是一个小的里程碑,能够助推小马去证明L4大规模商业化道路越走越顺。这几件事情都能做成的情况下,“相信到2025年的时候,大家一定能看到小马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去证明L4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可行性”。

莫璐怡也表示,这个计划是2023年初就已经定下的三年计划,关于IPO是否成功,在这个计划当中连提都没有提过,但是IPO上市成功了,对小马来说就是口袋里的子弹更多了,更有信心把这个东西推出来。

接下来会推一千台车,小马自己即便没有一些合作,也会做这样的一千台车,打造自己的样板间,通过样板间的打造告诉大家这件事情是真的可行的,商业真的是可以走通。通过这个方式吸引更多的下游合作伙伴一起去做,帮助小马把接下来整个落地节奏进一步推动变得更快,这是小马的目标。

上市之后的计划,就是加快推动整个商业化落地,因为现在手上确实有更多的子弹了,但是所有的动作、所有的安排,在2023年初就已经想得很清楚了,一步一步怎么去做,这件事情到今天没有更多的变化。

投入1000辆车后,将达到盈亏平衡点

三到五年达到1-5万辆数量级

小马认为投入1000辆车之后会达到运营盈亏平衡点,首先取决于规模产生的效益,规模大前提是已经完成了量产车规零部件,相较于第六代而言,第七代整体的硬件成本下降了6-7成。

从百到千的过程,成本会有大幅度的下降。目前国产带冗余的新能源车的平台价格区间已经可以在10万元以下,整个自动驾驶的套件成本区间也是在10-15万。所以小马的Robotaxi是一个二字头的成本区间。

当收入端随着规模的提升,相信给用户来接驾时长缩短,用户体验更好,可达区域更广,使得它的留存和打车的意愿更强,也可以使收入端有大幅度增长,这是从两方面的预测来达成的。现在日均也可以做到20单以上,相信在1000台车时候,这个单量和单位里程也会越来越大,所以收入端还会见涨。

盈亏平衡之后就进入了一个非常良性的状态,意味着每投入1000台车下去,这些车都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在全生命周期当中都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意味着从千到万的过程当中,对现金流的消耗就非常有限,甚至随着投放,毛利率会越来越高。

在下一阶段小几万台车水平的情况下,车队运营的毛利率就可以足够覆盖整个研发投入,让整个集团净利润转正。但是这个需要更长一点的时间,可能3-5年的时间才能到一个数万台的规模。

千台是在未来一年到两年的时间里就能在市场上达到的,相信在2025年年底的时候就可以达到五六百台车的规模,到2026年上半年达到破千,2026年下半年就有两三千台车的规模。

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会达到1万-5万的数量级,并且在那个时间点整个集团收入预期会大幅度上升,并且净利润会转正。

Robotaxi对人类司机岗位的冲击远没有想象那么大

在被问及Robotaxi对人类司机抢饭碗的问题时,张宁回答,首先小马从千到万的过程没有那么快,如果5万-10万的量级也仅仅占中国出行市场的5%,中国出行市场有百万台网约车。

大家对一个新生事物的慌乱情绪来得比较快,但实际上它对整个市场的冲击远远没有想象那么大。甚至之前萝卜仔武汉,市场占有率也只有0.1%。但是通过一些宣传口径让大家觉得这件事放大了10倍不止的影响力,就会产生一定的对抗情绪。

但生产力发展是势不可挡的过程,岗位也在做迁移和变化,产业结构在做调整,小马也不止有研发团队、hr团队,还有数据标注、产业链上下游,买了更多激光雷达、芯片,自动驾驶这件事催生出来的岗位有四五千以上,甚至更多。但只有100台车在路上跑。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小马还在持续投入,意味着一直在创造出新的岗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银行股集体走强,银行ETF易方... 截至2025年11月20日 11:10,中证银行指数(399986)强势上涨1.74%,银行ETF易...
华测检测:11月19日融券净卖...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9日,华测检测(300012)融资买入1303.8万元,融资偿还2115.98...
马斯克:AI和机器人会让钱变得... 马斯克 北京时间11月20日,据《商业内幕》报道,在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描绘的未来里,...
可转债基金收益又“霸榜”!年内... 来源:华夏时报 年末上证指数在4000点陷入拉锯战之际,资本市场业绩“霸榜”的投资品再次花落可转债...
纽约时报:Meta反垄断胜诉撬... 扎克伯格取得了关健胜诉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19日,据《纽约时报》报道,在硅谷,大型科技公司...
多家黄金珠宝品牌单克足金饰品价... 11月20日,多家黄金珠宝品牌公布的境内足金饰品价格重回1300元/克关口之上。具体而言,11月20...
菲利华:11月19日融资买入7...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9日,菲利华(300395)融资买入7205.27万元,融资偿还1.03亿元,...
星动纪元获近10亿元A+轮融资 北京商报讯(记者 魏蔚)11月20日,具身智能企业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近10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吉...
一位“反套路”的价值投资者,富... 11月14日,在富国基金举办的四季论坛上,基金经理白冰洋以“初心如磐,践行价值”为题,围绕“买科技,...
“老板南极玩,员工在加班”,俞... “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这是不少网友在看到俞敏洪的最新全员信后的第一反应。11月20日,这位新东...
宇邦新材:11月19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9日,宇邦新材(301266)融资买入750.9万元,融资偿还934.55万元...
腾讯金融,藏不住的“赚钱巨兽” 文 | 柒财经 腾讯又交出了一份“稳如老狗”的业绩答卷。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达...
并购重组火热 今年上会家数同比...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在监管层的政策推动下,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持续火热,年内上会家数同...
原创 中... 这一次,如果日本方面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纠正诚意,问题恐怕难以得到圆满解决。在中国外交部、文化和旅游部、...
港股中资券商股集体上涨,中金公... 港股中资券商股集体上涨,东方证券涨超4%,中信证券、光大证券、中国银河、申万宏源、中信建投证券涨超3...
吉利资本领投,具身智能公司星动... IT之家 11 月 20 日消息,今日,具身智能公司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近 10 亿元 A+ 轮融资。本...
杰富瑞分析师:多项技术指标显示... 格隆汇11月20日|杰富瑞分析师Michael Toomey指出,多项技术指标显示投资人过度悲观,反...
奇富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本报讯 (记者李冰)11月19日,奇富科技(纳斯达克:QFIN;港交所:3660)发布了2025年第...
10月,咖啡开店3341家 出品/茶咖观察 作者/刘淑娟 编辑/蒙嘉怡 10月,壹览商业长期跟踪的27家连锁咖啡品牌共新开334...
星源卓镁:11月19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9日,星源卓镁(301398)融资买入1356.61万元,融资偿还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