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将进一步从14.4元下降到13.5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11月2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将至少在四个层面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在宏观层面来看,可节约社会物流总费用1万亿元以上。
“我们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将进一步从14.4元下降到13.5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11月2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将至少在四个层面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在宏观层面来看,可节约社会物流总费用1万亿元以上。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力争降到13.5%左右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张世昕在吹风会上给出解答。
可节约社会物流总费用1万亿元以上
“实现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从2023年的14.4%,降至2027年13.5%左右的目标,意味着我们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将进一步从14.4元下降到13.5元。这是统筹考虑我国产业结构及运行特征、物流业发展实际情况,综合研判后提出来的。”张世昕说。
他表示,《行动方案》是一张“施工图”“作战图”,实现从14.4%降至13.5%左右的0.9个百分点下降,将至少在宏观、产业、区域发展、社会民生四个层面产生重要影响。
在宏观层面,降低国民经济运行成本。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实现这一目标后,对比2023年的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相当于在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可节约社会物流总费用1万亿元以上,将有效降低国民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运行成本。
在产业层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接近90%,是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这一目标,将减少不必要的物流环节和成本支出,有力增强制造业发展动能,促进转型升级。
在区域发展层面,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完善。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产业和资源分布不均衡,实现这一目标,将进一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形成就近配套的完整产业生态,形成“产业集群+物流枢纽”的新模式,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在社会民生层面,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物流与消费密切相关,实现这一目标,将推动企业提升物流效率,改进物流服务质量,在“润物细无声”中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更加样化的物流服务。
部门合力行动
张世昕表示,《行动方案》为牵头管总的综合性文件,相关单位还结合职能,研究制定了分领域的配套文件,与《行动方案》形成“1+N”政策体系。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自然资源部、国铁集团等单位的配套文件已经印发实施。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还指导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出台了《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其他很地方也正在结合本地实际,陆续出台细化落实的举措。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工作专班,重点加强跨部门、跨地区以及重要综合性问题沟通协调。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发挥工作专班的作用,扎实推进《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持续释放政策红利,营造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良好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他说。
会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孟晓喻表示,交通运输部聚焦交通物流的堵点卡点,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以及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分领域的细化实施方案,构建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政策框架体系,措并举,全力以赴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支撑有效降低全国社会的物流成本。
“结合这次《行动方案》提出的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重点任务,近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文件,以现代供应链为牵引,抓住批发零售业这个‘牛鼻子’,重点从四个方面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张祥说。其中,在完善城乡商贸流通网络方面,改造城市步行街、商圈,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城市商业集聚辐射能力;深化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改造乡镇集市、农村便民商店,补上冷链物流短板,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
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周世暾表示,铁路专用线对于减少货物的短倒作业,打通铁路运输“前后一公里”,实现门到门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全国新开通铁路专用线59条,在建30余条,新增货物发到量近2000万吨。下一步,国铁集团将持续推进铁路专用线进厂矿、进码头、进园区的工作,加强铁路集疏运设施统筹布局,实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推动专用线应建尽建、愿接尽接,进一步打通铁路运输服务“前后一公里”,更好融入企业供应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另外,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负责人吴君杨表示,针对我国制造业比重比较高的特点,必须深化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通过物流和相关产业的协同创新降成本。他表示,相关部门将出台大容量储能电池铁路运输相关技术标准,发展新能源汽车集装箱运输。
作者:于祥明 陈芳 摄影:史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