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建森,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等研究;
冯一鸣,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水平开放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力支撑。在理论逻辑上,高水平开放能够促进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关键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优化配置,市场需求的驱动效应、竞争压力的创新激励以及技术扩散的网络效应等都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全球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和政策环境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提升。而稳定的国际环境直接影响新质生产力的成长路径和发展速度。在核心维度上,进一步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机制,进行全球化布局,建立元化、分散化的供应链网络,完善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深化技术创新国际合作机制,构建开放型科技合作平台,加快国际标准化合作,建立国际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共享机制,推进全球技术治理;完善全球高端要素聚集机制,建立更加开放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提升国内高端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健全国际经贸边合作机制,加快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进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开放;体制机制
一、引 言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新的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对高质量发展底层逻辑进行深邃思考,2023年9月在黑龙江调研时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之后又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1]系统阐述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实践中,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各地各部门谋新策、出实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生态逐渐培育壮大,未来产业版图加速构筑。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和发展壮大,反映了现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尤其是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现实背景下,传统的生产力增长模式不能充分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而以创新为基础的新质生产力形式,既能提升经济效益,还能有效应对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充沛的动力。对于如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有的研究围绕创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数字金融、财税政策、统一大市场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研究,[3-8]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真知灼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依赖于内在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还需要通过高水平开放吸引全球资源,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最终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市场氛围。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次强调,要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我国经济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次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的开放不会停滞,未来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经济,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传统上,开放主要指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化和技术进步,开放的涵义逐渐扩展到技术合作、人才流动、数据共享、标准对接等方面。巴格瓦蒂(Bhagwati)指出开放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通过开放市场、减少贸易壁垒、吸引外资,可以加速技术扩散和创新活动的全球化进程。[9]克鲁格曼(Krugman)强调了开放经济体在全球竞争中所获益的规模经济效应,指出开放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提升。[10]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水平开放的理论基础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从以往边境开放向境内开放拓展、延伸和深化,在促进规则变革和优化制度设计中,形成与国际经贸活动中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规则和制度体系。[11]高水平开放既包括经济领域的开放,也蕴含制度、政策、文化等方面的开放,新的开放模式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劲动力,尤其是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现实背景下,通过高水平开放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帮助中国在新质生产力的各个领域取得突破。然而,开放并非毫无代价。在开放过程中,经济体可能面临全球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如资本外流、技术依赖以及产业空心化等问题。[12]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这个结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过度依赖外资和技术引进会削弱本土创新能力,甚至可能导致经济结构失衡。[13]特别是在技术领域,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如何通过高水平开放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实现本土化应用,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等,给中国的开放型经济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如何制定有效的体制机制来促进高水平开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性互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中央已明确提出,要通过高水平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围绕这一目标,未来的改革路径将包括加强与国际规则的对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同时,继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建立全球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增强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中的话语权。这些措施的落实,将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高水平开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体制机制的理论逻辑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经济体系中,高端要素的集聚、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生产力形态。由此可见,创新驱动、资源高效配置,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优的经济结构,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特征。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国际合作,集聚全球优质资源要素,进而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高水平开放包含传统的商品和资本流动的自由化,涵盖技术、人才、信息、标准等维度的开放。由此可见,高水平开放蕴含了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逻辑,形成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1.资源要素的全球配置
高水平开放在全球范围内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关键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正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全球化进程中,资源要素的跨国流动增强了企业获取优质生产资源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技术转移、资本流动和人才引进,显著提升了国内生产力的整体水平,持续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持。
(1)创新的全球配置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中,技术的全球配置成为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技术全球配置既依赖于国内的科技创新,也需要广泛整合和利用全球资源。随着全球创新网络的逐步成熟,技术的全球配置对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定位和竞争力影响深刻。尽管中国在某些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但在芯片制造、关键材料和高端设备等核心领域,仍存在明显的技术短板,对国外的技术和资源依赖性较强。而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技术合作,中国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来弥补关键领域的不足,迅速提升国内技术水平。外部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过程,使中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因此,全球技术配置优化了国内创新资源的配置,弥补了国内技术发展的不足,增强了国内科技创新能力,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创新资源的获取已不再局限于本国市场,国内企业和研究机构通过国际合作可获取全球优质的科研资源和创新人才。全球创新资源的配置,不仅能促进国内技术的创新与进步,还能帮助企业和研究机构发现和把握国际市场中的新兴技术趋势,及时调整技术路线和发展战略,避免因技术滞后而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国际科技合作更是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创新资源、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有效方式。中国通过与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在更广泛的领域内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能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在技术的全球配置中,国家科技自主性也随之增强。通过深度参与全球创新网络,中国可进一步掌握的核心关键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打下基础。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企业深入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获取关键技术和专利,借助合作共享知识产权,进一步提高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水平,提升了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还有效增强了中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随着中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技术的全球配置促进了全球科技合作向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在国际合作中形成更有利于中国的规则和标准,进而巩固和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和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技术的全球配置还深刻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模式,使其逐渐从依赖要素驱动转向依赖创新驱动。中国过去的发展模式主要依靠资源要素的投入和规模经济,随着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加剧,传统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成为必然选择,全球技术配置为转型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可能性。通过与全球领先技术的合作,中国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最新的技术成果,加速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技术的全球配置提高了国内生产力水平,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得以巩固和提升,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推动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的增强。通过掌握关键技术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逐渐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图1 高水平开放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体制机制的理论框架
(2)人才的全球配置
高技术人才的全球配置,尤其是引进国外高技术人才,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全球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成为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关键资源,高技术人才更是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引进国外高技术人才可显著缩短技术研发周期,提升创新能力,助力国家和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国外高技术人才通常掌握世界前沿的科技知识和创新经验,能弥补国内技术短板和促进本土人才的成长,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高技术人才的全球配置打破了知识和技术的国界,加速了先进科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与应用,促进技术的本土化创新与产业化应用,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在全球创新网络中,技术引进和转移通常依赖于熟悉相关领域的高技术人才,引进高技术人才能将国外先进技术带入国内,还能结合本土实际,对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和改造,推动新技术在国内的广泛应用与产业化落地。在实践中,正是合理引进了具备丰富经验的海外技术专家,中国的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得以迅速崛起,部分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此外,国外高技术人才的引进还提升了国内科技团队的国际化水平,增强了整体研发能力。与国外高技术人才合作,国内研发团队能够吸收先进科研理念和方法,开拓国际视野,丰富创新思维的样性和前瞻性。国外高技术人才的本土化融合,能有效提升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流动促进了全球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因此,全球高技术人才的配置,特别是国外高技术人才的引进,是提升新质生产力、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在未来的全球科技竞争中,能更好吸引和利用全球高技术人才的国家,将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并引领全球科技创新的方向。
(3)资本的全球配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资本的全球配置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充足的资本供给与合理配置,全球化的资本流动为其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和资源支持。资本的全球配置使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资金、技术和市场等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提升新质生产力。一方面,全球资本配置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通常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长期资本,这些资金需求在国内市场可能难以完全满足,通过全球资本市场融资和跨国投资,国内企业可以获得资金,支持其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和市场扩展。另一方面,资本的全球配置还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资本使用的回报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金,投资于回报率更高、发展潜力更大的产业和地区,从而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资本的全球配置推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引导国内资本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和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技术扩散与合作得到加强,加速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跨国投资与技术合作使企业快速获得国外先进技术,并引导技术在国内得以应用与推广,从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水平。总体而言,资本的全球配置在资金支持、资源优化、产业升级和技术扩散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资本的全球配置将继续发挥其关键作用,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提升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市场规模与竞争环境
在高水平开放过程中,市场规模与竞争环境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为市场需求的驱动效应、竞争压力的创新激励、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技术扩散的网络效应等方面影响。分析市场规模与竞争环境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维度影响,有助于揭示这一作用机制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径。
市场规模的扩大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显著驱动作用。高水平开放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意味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增长。市场需求作为生产力提升的直接动力,推动企业创新和技术进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需求的持续拉动。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面对元化的消费需求,促使企业必须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因此,市场规模的扩大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从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增长。特别是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得以在全球市场中增强竞争力。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还分散了研发风险,能够进一步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投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提升。
竞争环境的优化则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创新激励效应。在高水平开放的条件下,竞争环境的激烈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动力和生产效率。优化的竞争环境能够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促使其进行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国内企业既要应对本土企业的竞争,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双重竞争压力迫使企业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生产效率,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竞争环境的优化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竞争压力越大,企业的创新动力越强,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也越明显。
市场规模与竞争环境的互动关系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市场规模的扩大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竞争环境的优化则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发展动力,两者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合力。高水平开放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国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竞争,借助竞争压力来提升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环境的优化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提升。分析市场规模的扩大与竞争环境的优化对新质生产力产生的影响机制,可以发现:市场需求的扩大为企业创新提供了稳定的基础,促使企业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满足了不断增长和样化的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的优化增强了企业的创新动力和竞争力,能够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整合与利用,提升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和企业的生产力水平;技术扩散的网络效应依托全球创新网络的扩展与深化,加速了技术创新成果的传播与应用,推动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3.制度创新与政策环境
高水平开放要求政府和企业在制度和政策层面进行创新,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复杂环境,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制度创新和政策环境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在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升市场效率、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是提升经济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全球化进程中,制度创新和政策环境的优化直接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质量,同时通过激发创新动力、优化市场结构、强化国际合作,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提升。
制度创新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动力和基础保障。其核心在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完善市场机制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直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增长。在高水平开放的背景下,制度创新要求突破传统制度框架,建立与全球市场接轨的制度体系,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求。具体而言,制度创新推动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竞争政策等方面的改革,确保市场机制有效运行,并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在开放环境中,制度创新通过改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促进技术创新,直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政策环境的优化则是制度创新的重要保障和具体体现。政策环境包括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等个方面,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直接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高水平开放条件下,政策环境的优化表现为政府在引导和调控方面,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创新环境优化。宏观经济政策可以稳定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促进就业,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产业政策可以引导资金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提升。科技政策作为政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企业创新、支持科研机构发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提升。
制度创新与政策环境的联动作用机制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高水平开放的进程中,制度创新与政策环境的联动能够有效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制度创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市场监管、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为政策环境的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实施精准的政策措施,政策环境的优化可以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强化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制度创新。二者相互促进,可以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政府的合理干预与社会的广泛参与,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制度创新的全球视野有助于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制度创新不仅需要立足本国实际,还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形成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制度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制度创新,中国能够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并通过输出制度创新,增强国际影响力,提升本国新质生产力的竞争力。在制度改革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还需充分考虑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规则,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在高水平开放的条件下,政策环境的国际化则要求政策制定与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国际规则和标准,确保政策的国际可行性,以便提升对国际资本和技术的吸引力,增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的政策环境可以通过减少政策壁垒、促进政策协调和增强政策透明度,有效助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4.稳定国际市场环境预期
稳定的国际环境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提供稳定的外部需求、促进技术和知识的跨国流动、保障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与效率,以及维持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等方面。经济全球化的顺利进行依赖于稳定的国际环境,这将直接影响新质生产力的成长路径和发展速度。
首先,稳定的国际环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外部需求基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依赖于国内市场需求,也需要全球市场的拉动。在高水平开放的条件下,国际市场需求的规模和结构直接影响国内企业的生产决策和技术创新方向。稳定的国际环境将有助于维持全球市场的需求,为企业的生产和创新活动提供可预期的市场空间,让企业能够更好地规划生产和投资、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从而持续提升新质生产力。尤其是在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市场需求的波动会直接影响企业创新决策和生产效率,因此,国际环境的稳定有助于减少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为企业的创新和生产活动提供坚实的外部需求基础。
其次,技术和知识的跨国流动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稳定的国际环境为各国之间的技术合作、知识共享和创新网络的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政治关系和经济合作的稳定让技术和知识的跨国流动更加顺畅,可以促进各国的科技同时进步,并为全球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从实践经验来看,稳定的国际环境能够减少技术壁垒,推动国际技术合作,促进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从而加速技术和知识的跨国流动,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水平。尤其是在全球价值链高度整合的背景下,技术和知识的跨国流动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具有更加显著的促进作用。
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与效率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而稳定的国际环境则是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与效率的基础。全球化带来的生产过程跨国分工成为常态,各国企业在生产中高度依赖国际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稳定运行。国际环境的稳定确保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与效率,保障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和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转。在国际环境稳定的状态下,贸易和投资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各国企业可顺利获取必要的生产要素,以确保生产活动的连续性和高效性,从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在高科技产业,生产过程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程度更高,供应链的任何中断都可能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国际环境的稳定性在保障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与效率方面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稳定的国际环境则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举足轻重。在高水平开放的背景下,稳定的国际环境能有效减少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为企业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国际环境稳定,国际资本流动则更加有序,各国货币汇率相对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扩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还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投资回报率,更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和创新投入,因此,稳定的国际环境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金融支持。
此外,稳定的国际环境在促进国际规则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方面,也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规则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是各国开展经济活动、进行技术合作和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维持国际规则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为各国企业提供明确的行为准则,减少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不确定性。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各国皆遵循既定的国际规则进行经济活动,降低因规则变动带来的风险和成本,从而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技术创新,保障了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促进了技术和资金的全球流动,进而提升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最后,稳定的国际环境还体现在维护国际合作的连续性和深化上。国际合作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稳定的国际环境则为国际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在国际环境稳定的情况下,各国能够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经济合作、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从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水平。
三、构建新质生产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机制
构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机制,是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需要在优化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基础上,深度融入全球产业体系,通过全球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技术的快速扩散和市场的有效拓展。
全球化布局是提升新质生产力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水平开放背景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机制的构建,要求政府在推动国内产业链升级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布局。鼓励国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战略性合作伙伴,建立全球化的生产和研发网络。新质生产力的全球布局既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还能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政府可以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推动国内企业与沿线国家在高科技产业和制造业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全球化布局能够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影响力,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全球发展。
保障全球供应链的安全与韧性是构建合作机制的重要战略目标。全球供应链的高度依存性意味着各国共同面临地缘政治、自然灾害和贸易摩擦等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风险威胁。政策制定者在推进全球供应链合作时,必须加强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和应急机制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元化、分散化的供应链网络,减少对单一市场或供应商的依赖,以提升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同时,还需建立健全的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和应对体系,实时监控可能影响供应链稳定的因素,并制定应急预案,以确保供应链的连续性和安全性。由此可见,在高水平开放过程中,提升全球供应链的安全与韧性,有助于保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受外部环境波动的影响,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供应链合作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绿色供应链合作机制既是响应国际社会对环保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容。政策应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绿色标准的制定与推广,推动它们在全球供应链中采用绿色技术和环保材料,以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政府可以设立绿色发展专项基金,通过支持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进行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助力绿色供应链的形成与发展。政府还应推动企业与国际组织和主要经济体合作,建立全球绿色供应链认证体系,增强企业的环境责任感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完善是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制度保障。在高水平开放的背景下,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至关重要。政府应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制定与改革,确保国内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中获得平等的市场准入机会。通过改革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跨国投资的自由化与便利化,从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升中国标准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应用和认可度,从而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新质生产力的全球应用范围。与此同时,还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中的创新成果,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合作意愿。
全球市场的拓展与合作是提升新质生产力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高水平开放要求国内市场的开放以及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开拓国际市场。政府应借助贸易协定以及双边与边合作,协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通过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合作,国内企业可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增强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政府还应推动建立国际贸易促进机构,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支持,解决企业在市场准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文化等障碍。支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和市场占有率,确保新质生产力在国际市场中的稳步增长。
四、深化新质生产力技术创新国际合作机制
在高水平开放的背景下,深化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创新国际合作机制,是实现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包括经济和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强调技术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整合全球科技资源,形成技术创新的合力,有效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新质生产力的国际竞争力。
构建开放型科技合作平台是深化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的基础。高水平开放要求国家在科技领域突破传统封闭格局,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政府应支持建立国家级和区域性的科技合作平台,吸引国际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和高端人才参与中国的技术创新活动。通过合作平台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和合作研发,同时注重科技成果转化的功能,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借助这些平台能更好地与全球领先的科技力量对接,获取前沿技术和创新资源,加速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政府还应支持中外科研机构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深入合作,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推动形成国际化的科技合作网络。
加强国际科技项目的联合研发与创新合作,是深化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在高水平开放的过程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科技项目,促进中外科研力量的深度融合,加大对国际联合研发项目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激励,鼓励国内科研机构与国外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联合研究,尤其是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实现创新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通过联合研发,可以减少重复研发的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在国际技术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同时,政府应推动在国际研发合作中建立知识产权共享机制,确保合作各方在技术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中获得公平的权益分配,增强各方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加强国际科技项目的联合研发合作机制,可加快新质生产力的技术突破,并促进创新成果的全球扩散。
科技创新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合作,是深化技术创新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环节。高水平开放要求国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中国标准的国际化。政策制定者应鼓励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参与制定和修订国际技术标准,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推动中国技术标准成为全球标准的一部分,提升中国技术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政策还应支持国内企业与国际同行在标准化方面开展合作,推动中国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形成技术创新的国际化体系。这既有助于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创新,也能够通过标准化合作巩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建立国际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共享机制,是深化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的关键保障。高水平开放要求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限于国内市场,还应在国际合作中实现全球范围的科技成果共享与应用。政府应推动建立国际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支持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和应用科技成果,平台应具备跨国技术转移、专利交易和创新孵化等功能,借助市场化手段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全球推广。政府还应支持建立国际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交易的法律和制度框架,保障科技成果的跨国流动和转化,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国际化水平。由此可见,通过国际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共享机制,可有效推动创新成果的全球应用,加速新质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
全球技术治理与合作机制的建设,是深化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的制度保障。高水平开放既涵盖技术创新的对外开放,还包括技术治理层面与国际社会的广泛合作与共识的形成。政府应推动参与全球技术治理的边合作机制,特别是在数据安全、人工智能伦理、网络空间治理等新兴领域,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参与全球技术治理,可以使中国在国际技术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合作与创新。政府还应支持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全球技术治理的相关组织和论坛,增强中国在全球技术治理中的话语权。强化全球技术治理与合作机制的建设,为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提供更加稳固的制度保障。
区域性技术创新合作与协同发展,是推进全球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的有效途径。高水平开放不仅要求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合作,也强调在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深化技术创新合作。应加强在亚太、欧盟、非洲等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的技术创新合作,与区域内主要经济体形成技术创新联盟巩固技术创新的集群效应,推动技术创新资源的区域共享和协同发展。政府应鼓励国内企业在区域内开展技术合作与联合研发,促进技术创新在区域内的扩散与应用。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技术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通过区域性技术创新合作形成区域内技术创新的联动效应,为新质生产力的全球扩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球高端要素聚集机制
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球高端要素聚集机制,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尤其是完善人才和资本流动机制,更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制定系统性、协调性强的政策措施,可有效吸引并整合全球高端要素资源,从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立更加开放和国际化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完善全球高端要素聚集机制。为吸引全球顶尖人才,中国需要在政策上进行大胆创新,加快制定并实施灵活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通过简化签证和工作许可程序,降低国际高端人才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政府应进一步放宽外国人才在华长期居留和定居的条件,特别是在科技、教育、医疗等关键领域,为全球顶尖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专家提供长期居留和工作机会。此外,设置特别人才计划,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参与中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鼓励人才在中国创业和工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贡献力量。为确保高端人才能够顺利融入中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政府应支持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引进平台,整合国内外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职业发展、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从而增强中国对全球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提升国内高端人才的国际化水平,是增强全球高端要素聚集效应的关键环节。与全球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有效推动联合培养计划和国际科研合作项目的实施,进而提升国内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政府应支持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国际合作,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推动本土人才与国际人才的融合与互动。同时提供的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机会,促进国内外高端人才的互相学习和经验分享。为了增强国内高端人才的国际化水平,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端人才参与国际学术会议、访问学者项目等,提升他们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人才储备。
加强创新型资本的国际化流动与聚集,是完善全球高端要素聚集机制的重要方略。为了吸引全球创新型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政府应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推动国内金融体系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深度对接。简化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的审批流程和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增强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政府还应支持设立国际化的风险投资基金和创投平台,吸引全球风险投资机构和创投基金进入中国,参与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与发展。通过鼓励中外资本的深度合作,引导国际资本投向具有高增长潜力和技术创新优势的领域,从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资本聚集与扩展。此外,为了应对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冲击,政府还应加强对跨国资本流动的监管与引导,确保资本流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优化全球化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和聚集高端要素的基础保障。政府应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政府服务效率,为国际高端要素的流入提供更加便利的环境。制定透明、稳定和可预见的法律法规,减少政策不确定性,为国际人才和资本提供安全可靠的营商环境。地方政府应根据各自的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端要素引进政策,形成政策合力,以促进全球高端要素在中国的集聚。此外,政府还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和主要经济体的合作,推动双边和边经贸协定的签署与实施,进而提升中国市场的国际开放度和吸引力,为全球高端要素的集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全球高端要素的集聚中,提升区域布局与协同发展是实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步骤。政策制定者应推动国内不同区域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形成各具特色的高端要素集聚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应得到重点支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优势区域与国际创新中心的对接与合作,形成全球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鼓励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推动高端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布局,避免资源过度集中于少数区域,进而实现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因地制宜的区域布局与协同发展策略,可以更好地发挥各区域的优势,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和整体提升。
加强国际高端要素集聚政策的宣传与推广,是提升政策效果的有效手段。政府应利用国际化的宣传渠道和平台,向全球人才和企业家介绍中国高端要素集聚的政策措施和发展环境,以提升中国在全球高端要素市场的影响力。通过举办国际论坛、展会和投资推介会等活动,展示中国在吸引高端要素方面的成就和优势,吸引的国际人才和资本参与中国的发展。政策制定者还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商会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利用种渠道扩大政策的国际影响力,形成全球高端要素向中国集聚的良好氛围。
六、健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际经贸边合作机制
健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际双边和边合作机制,是促进全球资源和技术的有效配置,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关键举措。特别是在全球边贸易协定、区域贸易投资协定,以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深化国际经济合作,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进一步推进世界贸易组织(WTO)相关协定的深化与落实
WTO作为全球贸易的主要框架,涵盖了众涉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领域。更新和扩展《信息技术协定》(ITA)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将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高科技产品和创新技术纳入零关税和无配额的贸易自由化范畴,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此外,《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全面实施也应成为重点。简化海关手续、提高透明度、增强跨境合作,这些措施可显著降低国际贸易成本,为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营造更加高效的国际贸易环境。在WTO框架下,推动服务贸易协定(TISA)的谈判也至关重要,尤其是涉及数字经济、研发服务等新兴领域的市场准入问题,维护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中享有公平的竞争机会。此外,数字贸易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引擎,WTO内部应加快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与实施,确保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数字产品和服务能够顺畅进入全球市场。
2.加快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进程,促进新质生产力国际化发展
中国应加速与现有DEPA成员国的谈判,争取早日成为正式成员。加入DEPA既能提升国内数字经济的国际化水平,还将促进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数字技术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与此同时,加强在跨境数据流动、电子商务、数据保护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确保国内数字经济法规与国际标准的衔接,提升国内企业在全球数字市场中的竞争力。政府还应支持国内企业利用DEPA框架下的规则,扩大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数字服务、智能制造和电子商务等领域,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领先地位。此外,还应完善国内数字经济的政策法规,确保与DEPA要求的协调性,为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创造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
3.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健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球合作机制
制定更加精细化的合作方案,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动与沿线国家在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深度合作。保持与沿线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方面的协作。实现合作高质量和可持续性。特别是鼓励国内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和创新基地,推动新质生产力相关技术的本地化应用和推广,增强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市场影响力。为确保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政府还应支持设立专项基金,为新质生产力相关项目的融资提供保障,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能够持续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全球化发展。进一步优化“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提升合作的透明度和项目的可行性,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营造更加稳定和可预期的国际合作环境。
4.加快国际投资协定的签署与落实,保障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跨国投资安全
加快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双边投资协定(BITs)的签署,将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提供更有效的权益保障。在一系列协定中,应特别加入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专门条款,包括技术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和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为跨国投资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国内企业在签署双边投资协定的国家中,开展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投资和合作,将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要定期审查和更新现有的投资协定,确保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优化和深化国际合作机制,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发展。通过推进WTO相关协定的深化与落实,加入和实施DEPA,实现“一带一路”合作的高质量发展,加强国际投资协定的签署与落实,中国将能够更加有效地整合全球资源和技术,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J].求是,2024(11):4-8.
[2]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新质生产力研究课题组.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贡献、内涵特征和发展路径[N].人民日报,2024-07-17(009).
[3]司聪,任保平.数字经济背景下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策略与路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63-71+143-144.
[4]戚聿东,沈天洋.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模式及路径[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4(7):3-17.
[5]周密,郭佳宏,王威华.新质生产力导向下数字产业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基于补点、建链、固网三位一体的视角[J].管理世界,2024(7):1-26.
[6]朱波,曾丽丹.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财经科学,2024(8):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