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探索技术边界 深蓝航天:补齐可重复使用火箭关键拼图
创始人
2024-11-05 22:08:29
0

花150万元购买一张太空旅行的船票,这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今年“双十一”期间,国内民营火箭公司深蓝航天董事长霍亮在“交个朋友”直播间推出两张2027年亚轨道旅行飞船船票,全款定价150万元,直播优惠50万元后,可以100万元的价格抢先预订。开播不到半小时,船票就宣告售罄。

太空旅行是商业航天新蓝海的一项重要内容,低成本、高可靠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被认为是打开这一万亿市场大门的关键钥匙。霍亮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卫星互联网等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可重复使用火箭将成为必需品。

打开万亿市场的钥匙

可重复使用火箭把火箭相关工程和技术提升到全新的高度。

深蓝航天从2016年成立起便坚持液体可回收复用运载火箭的技术路线。今年9月末,深蓝航天在自建的额济纳旗航天港进行了星云一号火箭5公里级的高空垂直回收飞行试验。深蓝航天此次试验用的是可入轨火箭,难度更大。试验过程中,火箭在上升段、下降段表现完美,但在着陆阶段发生异常,导致试验任务未能圆满完成。

霍亮告诉记者,公司将在今年12月再次开展5公里级高空垂直回收飞行任务。在高空飞行试验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后续公司将择机进行百公里级的垂直回收飞行试验。“如果两级试验成功完成,标志着我们已完全掌握可入轨火箭回收技术,明年初将正式进行星云一号火箭的发射入轨并回收。”

2015年12月,马斯克旗下SpaceX成功发射和回收猎鹰9号火箭,这是人类第一次将火箭发射到太空之后成功回收。截至目前,猎鹰9号火箭成功发射并回收超过300次,单枚火箭最多复用突破20次。

火箭重复使用可以提高发射效率,同时摊薄成本。据了解,目前我国火箭发射成本相当于猎鹰9号的10倍左右。霍亮介绍:“猎鹰9号的发射报价约为每公斤8000元人民币,而我国为8万元至12万元,有很大下探空间。”

只有降低火箭发射成本,才能满足大型卫星星座计划高频次、大规模的发射组网需求,突破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技术成为关键。

今年10月,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垣信卫星”)主导的千帆星座计划第二批卫星顺利入轨,目前在轨卫星总数增至36颗。千帆星座被认为是中国版“星链”。根据公开信息,千帆星座计划在2030年底完成超过1万颗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组网。另外,中国星网公司主导的GW星座,蓝箭科技旗下鸿擎科技主导的Honghu-3(鸿鹄-3)星座,均有上万颗的卫星发射组网计划。

卫星和火箭是商业航天产业链的两大核心环节。一位商业航天领域投资人向记者表示,对于整个产业而言,可重复使用火箭就像一把钥匙,只有实现火箭入轨和回收,商业航天市场才算真正打开。

发挥中国制造优势

突破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关键在于发动机。霍亮介绍,公司在成立之初就确定要自研火箭发动机。

“可重复使用火箭对动力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要有稳定的推力,还要实现平滑调节。同时,动力系统涉及空中多次启动,以满足整个飞行任务需求。”霍亮表示。

在液氧煤油针栓发动机这条技术路线上,深蓝航天反复进行了无数次试验测试。“因为没有人做过,也没有可以参考的例子,只能依靠大量的测试,分析大量的试验数据,一次次改进设计。2019年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发动机试验台,经过多次改造,现在能够满足我们全部的发动机测试需求。”霍亮介绍。

近日,深蓝航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雷霆-RS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燃气发生器,首次试车取得圆满成功。该发动机是为其下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星云二号量身打造。

值得一提的是,深蓝航天自研的发动机均由3D打印制造。借助于3D打印技术,公司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缩短制造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深蓝航天常务副总裁赵亚告诉记者,3D打印可以理解为用金属粉末堆叠成产品,各种复杂的部件都可以通过3D打印进行生产。制造上述百吨级发动机,深蓝航天用到了世界上最大幅面的3D打印机。

火箭产业链长,涉及的供应商多。在火箭制造过程中,霍亮深深感受到中国制造深厚的基础。“在强大的工业制造基础上,加上回收技术,我们将进一步降低火箭发射成本,为国内卫星互联网快速组网提供支撑。”

追求成功须承受失败

对于深蓝航天星云一号火箭5公里级高空垂直回收飞行试验,霍亮告诉记者,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试验,几乎所有的关键技术通过这次试验得到验证。最后阶段暴露出的问题,反映出系统设计冗余度或者细节方面的考虑还有不足之处,这是后续工作中需要加强的地方。

据了解,与一次性火箭不同,可重复使用火箭在控制系统架构上需要重新设计,同时发动机数量增加,会带来可靠性降低,需要通过冗余设计以提升可靠性。

追求更大的成功,必须面对和承受失败。霍亮回忆称,最难受的时候甚至想过是否要坚持走自研发动机这条路。“凭着一股信念,再试一下,再来一遍。幸运的是,遭遇困境时,往往出现了新的希望。”

深蓝航天额济纳旗航天港,地处茫茫戈壁。在霍亮的设想中,额济纳旗航天港不只是一个测试场,未来将承担更多火箭常态化垂直起降飞行任务。当火箭的可靠性逐步提高到载人标准时,这里将可以开展载人亚轨道太空旅游项目。届时,太空旅行将成为普通人触手可及的梦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的对外投资流量连续13年位... 上证报记者 史丽 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陈芳)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26日在...
午后,寒武纪突破1464元!一... 午后,寒武纪大涨近10%,股价再创新高,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新“股王”。 A股午后小幅震荡,沪指一度...
金价,又涨了!美总统这一做法,... 当地时间周二(26日),美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作为衡量企业支出的关键指标,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
反内卷加速全产业链价值重塑 通... 8月19日,工信部联合多部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打出规范竞争秩序的“组合拳”,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健全...
新国都(300130),宣布赴... 新国都表示,公司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
京北方:参与创设香港数字资产上... 来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8月27日下午消息,今日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HKVALA)创立大...
越秀地产林昭远:有信心达成12... 8月26日,越秀地产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越秀地产董事长林昭远在当日召开的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媒...
“A+H”模式成中企国际化重要... ■谢岚 “A+H”上市热潮持续升温。8月份以来,格林美、华勤技术、科兴制药等近20家A股公司相继官宣...
药企龙头突发公告,60岁董事长... 记者丨刘雪莹 编辑丨陈思颖 27日上午,山河药辅(300452)突发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在改善民生中激发消费活力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有效推动了消费市场扩容提质。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其...
新民侨梁 | 年轻人不再爱喝啤...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啤酒生产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行业变革。最新数据显示,德国啤酒消费量持续下滑,曾是日...
“人工智能+”新政落地!机器人... 8月27日,沪指小幅震荡,AI浪潮带动机器人板块大涨。截至10:25,机器人ETF(159213)放...
“清零式”分红“肥了”华润,东... 蓝鲸新闻8月27日讯(记者 代紫庭)近日,阿胶行业领军者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000423.SZ)发...
券商两融价格战白热化 客户持截... 证券时报记者 许盈 杨庆婉 “市场回暖,最近一位两融大客户找我们下调融资利率,最终定为低于年化3%。...
山海:黄金进入强势的尾声,开始... 山海:黄金进入强势的尾声,开始注意强弱转换的可能性! 黄金继续保持多头趋势的慢牛走势,周二在亚欧盘...
雷军力挺的闪回科技再次冲击IP... 瑞财经 吴文婷近日,闪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闪回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清科资本为其独家保荐...
美盈森:8月26日融券卖出46... 证券之星消息,8月26日,美盈森(002303)融资买入1307.28万元,融资偿还2252.28万...
卓易信息:8月26日融资买入4... 证券之星消息,8月26日,卓易信息(688258)融资买入4223.54万元,融资偿还5743.25...
嘉和美康涨2.00%,成交额2...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26日,嘉和美康涨2.00%,成交额2.15亿元,换手率4.12%,...
刘强东联手王健林,砸80亿开新... 京东、万达强强联手 共同出资80亿成立合伙企业 最近,京东和万达,这对商业场上的老合作伙伴,合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