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房贷,明起有新变化!购房者该怎么选?
创始人
2024-10-31 15:35:36
0

根据安排,自2024年11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借款人在与商业银行协商调整房贷利率加点幅度的同时,也可调整重定价周期。

今天(10月31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 多家大行披露完善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公告,对于利率加点值调整触发条件、重定价周期如何申请调整等进行了明确。有银行表示,自11月1日(含当日)起可申请调整利率加点值或重定价周期,有银行则表示将不晚于2024年11月15日受理重定价周期调整申请。

01

重定价周期可调整几次?如何申请?

根据公告,对于以浮动利率,也就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减点报价的存量个人房贷,当它的利率加点值高于全国新发放个人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30个基点时,借款人可以向银行申请调整房贷利率LPR加点值,调整后的加点为全国新发放个人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个基点。全国新发放个人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为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全国新发放个人房贷加权平均利率减去对应季度五年期以上LPR均值。如果所在地区有个人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则最终加点值不能低于所在城市房贷利率加点政策下限。

另外,对于此前不少贷款人认为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统一为一年,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供需变化,容易造成新老房贷利差过大等情况, 六大银行的公告明确取消了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最短为一年的限制。贷款人可以随时向银行提出将重定价周期调整为三个月或六个月,当然还可以保持为一年。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还款周期里,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只能调整一次。这也意味着,如果贷款人认为未来贷款利率将下行,那么将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调整为三个月,就可能更早地享受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带来的优惠;如果贷款人认为未来贷款利率将上涨,那么将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保持为一年,自己的房贷利率跟随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上涨可能会更晚一些。即在利率下行周期内,重定价周期越短,可以越快享受到利率下行带来的优惠;反之,在利率上行周期内,重定价周期越短,贷款基准利率也将越早进行重定价。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9月底发布公告称,为更好地体现市场供求变化,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将从11月1日起,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完善的重点一个是浮动利率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与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偏离达到一定幅度时,借款人可与银行协商变更房贷利率在LPR基础上的加点幅度;而另一个重点就是取消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最短为一年的限制。

从申请时间来看,不同银行有所差异,如农业银行表示,自2024年11月1日起,符合要求的存量房贷客户,可提出利率加点幅度调整申请。另外,浮动利率房贷客户可申请调整重定价周期,选择按3个月、6个月或12个月重定价。贷款发放后,重定价周期在贷款合同期内仅能调整一次。重定价周期调整将于调整当日生效。该行将不晚于2024年11月15日开始受理。

除了六大商业银行之外,其他商业银行近期也将陆续发布公告,明确新的个人房贷利率定价机制。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实行新的定价机制以后,人民银行将不再统一调整存量房贷利率。

初步统计,截至10月28日,21家全国性银行已完成批量调整,共计5366.7万笔、25.2万亿元存量房贷利率完成下调,各地方法人银行也即将在10月31日完成批量调整。

点击阅读:

02

一线楼市全线回温

事实上,自9月下旬以来,楼市新政已在密集出台实施。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将引导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至15%等五项房地产金融新政策。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此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迅速响应。上海、广州、深圳于9月29日,北京于9月30日发布相关文件,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措施,涉及调整住房限购政策、优化住房信贷政策、调整住房税收政策等多个方面。

随着新政的不断发酵,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购房热情被点燃,从各个城市的表现来看,“银十”成色十足。

从深圳楼市来看,购房者积极入市。据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统计,2024年第43周(10月21日至27日),深圳全市二手房(含自助)录得2209套,环比增长4.9%。深圳二手房录得量已连续3周超2000套,二手房市场持续保持火热态势,楼市政策效果显著。 截至10月27日,二手房已录得6811套,按当前二手房市场走势,10月大概率会突破8000套。

广州作为首个全面退出限购的一线城市,还吸引来自港澳地区及华侨入手置业。新世界(中国)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微信公众号“新世界中国在华南”披露的信息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旗下广州项目新世界耀胜尊府持续迎来高客流量,黄金周到访量环比增长400%+,占比52%的成交业主是来自港澳地区的同胞及多个亚欧美国家的华人客户。

根据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的数据,自新政实施到10月12日,广州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明显增加, 全市一手住宅认购量为6687套,是去年同期的2.37倍;二手住宅网签3771套,同比增长23%。

上海二手房市场成交量也在持续攀升。10月26日至27日,市场再次迎来一波高光表现,两天总成交量达到2403套,刷新了年内周末成交量的最高纪录。截至10月27日,10月,上海二手房(含商业)成交总量已达21130套,年内第四次突破2万套大关。同时,上海新房市场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10月21日至27日,新房成交4583套(含商业),日均成交656套,自6月30日后单周成交最高,比前一周上涨27%,显示出市场的持续回暖。

北京市场热度也在延续。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2024年10月已经过去的27天, 北京楼市成交量是近年来同期的最高点,实际二手房成交量已经超过2.25万套,同比上涨超过150%;新建住宅上涨也接近50%。其次,价格已经出现止跌现象,部分区域二手房价格2年来首次上涨。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成交量短期明显上涨,但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实际成交依然整体体现了量升价稳的趋势,前期整体成交以价换量为主,特别是新建住宅,大部分成交集中在少量价格明显调整的项目中。特别是前期相对滞销的新建住宅房源,最近价格依然在明显调整。

中指研究院研究副总监徐跃进认为,四大一线城市优化限购、限贷等政策出台后,居民置业意愿明显改善。刚需客户进入市场,消化部分房源,推升了房地产市场活跃度。

来源丨中国商报微信综合自 央视新闻、上海证券报、澎湃新闻等

责编丨白雅琦 付颢琬 于佳鑫

校对丨张斌

审核丨彭婷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跳水原因找到了!融资余额已... 上周开始提示风险,昨天科技还暴涨一天,差点让我怀疑自己,今天才开始齐齐跳水,盘中最多超过4500家下...
明年发行?“数字日元”浮出水面... 日本长期以来以“现金为王”著称,但随着数字货币的发展步伐加快,日本正呼吁紧跟这一趋势,以应对国内支付...
ETF今日收评丨储能电池相关E... 市场全天震荡分化,截至收盘,沪指跌1.16%,深成指跌0.65%,创业板指涨0.95%。沪深两市全天...
估值超1800亿美元!大模型平... 今天上午,全球著名大模型平台Anthropic在官网宣布获得130亿美元F轮融资,估值达到1830亿...
郑州银行招标结果:郑州银行20...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8月31日发布《郑州银行202...
北京小程序开发行业现状及优质服...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小程序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聚集了大量小...
KVB plus:在美国的压力... KVB官网发现华盛顿持续向新德里施压,要求其减少与莫斯科的石油贸易往来,俄罗斯原油对印度买家的价格优...
【干货分享】如何在期权平台开户... 如何在期权平台开户ETF期权?想玩ETF期权?先得开通账户!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怎么开通ETF期权交易...
斯菱股份:9月2日融资买入2.... 证券之星消息,9月2日,斯菱股份(301550)融资买入2.42亿元,融资偿还3.23亿元,融资净卖...
95%公募产品正收益!有基金经... 9月2日,近期A股持续爆发,想必无论买A股还是买基金的朋友都赚了不少,尤其买基金,基本是躺赢的存在。...
券商投行半年业绩排行出炉,债券... 财联社9月3日讯(记者 赵昕睿)据上市券商2025年半年度投行业务数据显示,投行业务显现回暖趋势,少...
大额减持来袭!诺唯赞上半年净利...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佳彤 9月2日晚间,诺唯赞(688105)发布公告称,因自身资金需求,公...
创业板ETF(159915)半... 截至午间收盘,创业板指数接近平收,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下跌0.6%,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下跌2.0...
“沪六条”后,环沪楼盘机遇在哪...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8月25日上海发布楼市新政,在环沪城市中掀起波澜。 8月26日...
万兴科技董事长吴太兵:坚持“双... 近日,AIGC软件A股上市公司万兴科技(300624.SZ)接受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等49家知名机构...
原创 中... 能源格局的颠覆性变革:中国光伏产业重塑全球能源版图 在深入研究可燃冰等新能源领域的过程中,我意外发现...
近600位经济学家联署公开信 ... 隔夜股市 美国股市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下跌,大型科技股回落。道琼斯指数跌0.55%,标普500指数跌0...
中瓷电子:9月2日融券卖出27... 证券之星消息,9月2日,中瓷电子(003031)融资买入2806.44万元,融资偿还5362.02万...
“9月魔咒”:从全球债市大跌开... 财联社9月3日讯(编辑 潇湘)随着政府债券的抛售潮蔓延至股市,周二欧美市场纷纷遭遇了“股债双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