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动力上市搁浅背后:业绩恐持续承压,科创成色遭质疑 | IPO观察
钛媒体APP
2023-06-06 19:20:35
0

原标题:硅动力上市搁浅背后:业绩恐持续承压,科创成色遭质疑 | IPO观察

备战IPO的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动力”),在距离上会不到3天时间临阵逃单的行为让人颇感意外,日前上交所已官宣终止对硅动力的审核。

钛媒体APP注意到,硅动力闯关时槽点、争议不少。首先是消费电子等市场景气度下降,下游行业进入去库存周期,硅动力2022年营收下滑,利润指标骤降,2023年恐面临持续承压的态势。作为研发驱动型的企业,硅动力无论是研发投入、研发团队规模以及专利数量上均在不及同行可比公司,科创成色存疑。市场猜测,硅动力撤单可能是担心上述诸多因素影响估值。针对公司撤单原因,后续是否有继续IPO打算等问题,钛媒体APP向硅动力发去调研函。不过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对方的回复。

下游需求低迷,综合毛利率走低

公开资料显示,硅动力成立于2003年5月,主要从事以AC-DC芯片和DC-DC芯片为主的高性能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研发、测试和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节能、稳定安全的电源管理芯片及全套电源解决方案。

招股书显示,硅动力的主要产品为AC-DC芯片和DC-DC芯片。2020-2022年,上述两类产品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合计为94.66%、97.15%和95.62%。细分来看,AC-DC芯片直接应用于快充充电器和电源适配器等电源设备,终端应用则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路由器以及智能家居等;DC-DC芯片直接应用于车载充电器、仪表盘等。

从终端应用来看,消费电子为硅动力芯片第一大应用领域。2022年,硅动力来自消费电子销售金额为7569.3万元,占公司总销售额比例为43.15%。可见,下游消费电子行业的需求强弱直接影响着硅动力的业绩表现。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2.64亿部,同比下滑23.1%,个人电脑(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出货量为4850万台,同比下滑15%。

反映到公司层面,硅动力AC-DC芯片和DC-DC芯片销量均出现下滑。其中,2022年硅动力AC-DC芯片销量为22711.92万颗,同比减少20.27%;DC-DC芯片销量为2532.3万颗,同比减少14.36%。主打产品销量不佳,直接影响公司收入。2022年硅动力实现营收约2.05亿元,同比下降15.63%。

硅动力在招股书中称,2021年在缺芯潮背景下,下游企业为保障其供应链稳定备货较多;而2022年以来, 国内外宏观不利因素导致消费电子等市场景气度下降,下游行业进入去库存周期。消费电子等市场的阶段性供需错配对公司的短期业绩表现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过去三年里,硅动力的毛利率波动较大。2020-2022年该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2.9%、38.3%和31.31%,其中202年度毛利率增幅较大,2022年则同比下滑了7个百分点。

硅动力解释称,公司综合毛利率主要受产品结构、市场供求关系、技术先进性、产品更新迭代、市场销售策略等因素影响。伴随毛利率下滑,硅动力2022年利润也受到挤压,当期的归母净利润3060.27万元,同比下降44.98%。

下游市场的不景气依旧没有改善,导致硅动力业绩持续承压。2023年一季度,硅动力营收为3796.34万元,同比下降27.01%;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6.07万元和1.7万元,同比下降97.25%和99.76%;综合毛利率为28.21%,较2022年同期下滑5个百分点。“主要系同行业公司库存水平处于相对高位,芯片厂商出于加快存货周转、避免库存积压以及加速资金回笼等考虑, 采取价格竞争策略,公司为保证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销售价格有所下降所致”,硅动力如是说。

另外,硅动力预计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变动约-87.41%至-37.04%、-87.81%至-26.66%。

2022年研发费用率同行“垫底”,科创成色存疑

钛媒体APP注意到,自递交招股书后,硅动力科创成色就一直饱受争议。

从供给端看,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华金证券研究所的数据,2022年全球前五大电源管理芯片厂商均为国外厂商,前五大厂商的市场份额合计为54%。国外厂商由于起步较早,凭借资金、技术、客户资源、品牌等方面的积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主导地位。

硅动力在招股书中表示,虽然目前国外领先厂商仍占据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的较大份额,但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下游市场日益重视供应链自主可控,显著加速了上游供应链国产替代趋势,自主品牌电源管理芯片迎来广阔发展空间。包括公司在内的部分国内电源管理芯片设计企业依靠出色的研发能力,产品技术水平逐步追赶上国外大型企业,部分关键性能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国外领先厂商产品;并依靠着本土成本优势、服务优势等,在多个应用领域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作为研发驱动型的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招股书披露,2020-2022年,硅动力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321.58万元、1808.64万元和2526.22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55%、7.46%和12.35%。

尽管硅动力的研发投入有所增加,但投入金额和研发费用率却明显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以2022年数据为例,芯朋微、必易微、英集芯以及南芯科技的研发费用均在亿元以上,硅动力三年研发之和都不及前述企业一年的投入。芯朋微、必易微、英集芯以及南芯科技2022年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6.28%、21.92%、19.26%以及14.32%。

除了研发投入逊色同行,硅动力的研发团队规模也同样“垫底”。截至2022年末,硅动力共有研发人员58人,占员工总数的44.27%。国内同行芯朋微、必易微、英集芯的研发人员分别为238人、229人、336人,占比均在70%以上。

此外,硅动力目前拥有6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0项,无论是专利数量还是发明专利数量,均不及同行业主要企业。(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刘凤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主动撤单屡见不鲜,中小银行A股... 钛媒体App 7月4日消息,主动调整上市计划的中小银行名单持续拉长。深交所官网最新信息显示,今年以来...
TVB演员雪妮病逝!与丈夫唐佳... 搜狐娱乐讯 4日,据港媒,TVB资深演员雪妮于本月3日因胰脏癌去世,享年77岁。雪妮的丈夫、著名武术...
12岁小孩哥“沉迷”维修!母亲... 封面新闻记者 马晓玉 头戴银色耳机,手握精密镊子,眼睛时不时盯着显微镜......在阳台的工具台旁,...
“蛇吞象”!600962,重大... 【导读】国投中鲁拟购买电子院100%股份,7月7日复牌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7月4日晚间, 国投...
对话顾家家居高管团队:重新定义... 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盘整期,产业链中的家居行业经历的剧震不亚于房地产。当周期真正到来,不少头部家居...
股票行情快报:美力科技(300...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美力科技(300611)报收于22.09元,下跌0.9%,...
非农超预期 美联储降息概率降低 美东时间周四,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非农就业人数大幅超预期,显示劳动力市场成功抵御了...
4万亿市场,大消息!沪深交易所... 【导读】影响4万亿元ETF市场,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后的ETF风险管理指引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7月...
“黄金平替”卖爆了!涨幅超过黄... 今年以来,白银价格一路上涨, 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 备受瞩目的焦点。 6月国际现货白银价格 一度飙...
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华铭智能...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7月4日晚间,华铭智能(300462)披露公告称,公司股票自7月7...
2025年中国物联网芯片上游产...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泰凌微(688591)、安凯微(688620)、思特威(688213)、(6004...
【ESG动态】德邦股份(603... 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5年4月30日)的ESG评级结果,德邦股份(603056.SH)获...
完美世界涨0.07%,成交额5... 7月3日,完美世界涨0.07%,成交额5.74亿元,换手率2.14%,总市值286.34亿元。 异动...
青年大额借贷现象增多,中消协提...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青年消费者应理性消费,远离网贷陷阱。...
右玉要闻 | 石生华调研企业运... 7月3日,县委副书记、县长石生华就企业发展、运营情况和农村集体“三资”及城中村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实地调...
四川省首支省级AIC股权投资试... 封面新闻记者 姚瑞鹏 7月4日,四川产业基金旗下四川兴川重点项目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眉山市引导...
EDA出口管制解除,对中国半导... 文 | 半导体产业纵横 EDA 禁令发布之际,市场瞬间炸开了锅。 而近日,这则禁令又释放出新的信号...
股票行情快报:浙江美大(002...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浙江美大(002677)报收于6.9元,下跌1.29%,换...
部分青年大额借贷现象增多,陷入... 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近期,部分青年消费者盲目超前消费、大额借贷现象增多,因超出自身还款能力而陷入债务...
第二批浮动费率基金产品,来了! 第二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创新浮动费率产品7月4日上报,本次共上报11只产品,其中2只为股票型,9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