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动力上市搁浅背后:业绩恐持续承压,科创成色遭质疑 | IPO观察
钛媒体APP
2023-06-06 19:20:35
0

原标题:硅动力上市搁浅背后:业绩恐持续承压,科创成色遭质疑 | IPO观察

备战IPO的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动力”),在距离上会不到3天时间临阵逃单的行为让人颇感意外,日前上交所已官宣终止对硅动力的审核。

钛媒体APP注意到,硅动力闯关时槽点、争议不少。首先是消费电子等市场景气度下降,下游行业进入去库存周期,硅动力2022年营收下滑,利润指标骤降,2023年恐面临持续承压的态势。作为研发驱动型的企业,硅动力无论是研发投入、研发团队规模以及专利数量上均在不及同行可比公司,科创成色存疑。市场猜测,硅动力撤单可能是担心上述诸多因素影响估值。针对公司撤单原因,后续是否有继续IPO打算等问题,钛媒体APP向硅动力发去调研函。不过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对方的回复。

下游需求低迷,综合毛利率走低

公开资料显示,硅动力成立于2003年5月,主要从事以AC-DC芯片和DC-DC芯片为主的高性能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研发、测试和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节能、稳定安全的电源管理芯片及全套电源解决方案。

招股书显示,硅动力的主要产品为AC-DC芯片和DC-DC芯片。2020-2022年,上述两类产品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合计为94.66%、97.15%和95.62%。细分来看,AC-DC芯片直接应用于快充充电器和电源适配器等电源设备,终端应用则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路由器以及智能家居等;DC-DC芯片直接应用于车载充电器、仪表盘等。

从终端应用来看,消费电子为硅动力芯片第一大应用领域。2022年,硅动力来自消费电子销售金额为7569.3万元,占公司总销售额比例为43.15%。可见,下游消费电子行业的需求强弱直接影响着硅动力的业绩表现。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2.64亿部,同比下滑23.1%,个人电脑(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出货量为4850万台,同比下滑15%。

反映到公司层面,硅动力AC-DC芯片和DC-DC芯片销量均出现下滑。其中,2022年硅动力AC-DC芯片销量为22711.92万颗,同比减少20.27%;DC-DC芯片销量为2532.3万颗,同比减少14.36%。主打产品销量不佳,直接影响公司收入。2022年硅动力实现营收约2.05亿元,同比下降15.63%。

硅动力在招股书中称,2021年在缺芯潮背景下,下游企业为保障其供应链稳定备货较多;而2022年以来, 国内外宏观不利因素导致消费电子等市场景气度下降,下游行业进入去库存周期。消费电子等市场的阶段性供需错配对公司的短期业绩表现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过去三年里,硅动力的毛利率波动较大。2020-2022年该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2.9%、38.3%和31.31%,其中202年度毛利率增幅较大,2022年则同比下滑了7个百分点。

硅动力解释称,公司综合毛利率主要受产品结构、市场供求关系、技术先进性、产品更新迭代、市场销售策略等因素影响。伴随毛利率下滑,硅动力2022年利润也受到挤压,当期的归母净利润3060.27万元,同比下降44.98%。

下游市场的不景气依旧没有改善,导致硅动力业绩持续承压。2023年一季度,硅动力营收为3796.34万元,同比下降27.01%;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6.07万元和1.7万元,同比下降97.25%和99.76%;综合毛利率为28.21%,较2022年同期下滑5个百分点。“主要系同行业公司库存水平处于相对高位,芯片厂商出于加快存货周转、避免库存积压以及加速资金回笼等考虑, 采取价格竞争策略,公司为保证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销售价格有所下降所致”,硅动力如是说。

另外,硅动力预计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变动约-87.41%至-37.04%、-87.81%至-26.66%。

2022年研发费用率同行“垫底”,科创成色存疑

钛媒体APP注意到,自递交招股书后,硅动力科创成色就一直饱受争议。

从供给端看,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华金证券研究所的数据,2022年全球前五大电源管理芯片厂商均为国外厂商,前五大厂商的市场份额合计为54%。国外厂商由于起步较早,凭借资金、技术、客户资源、品牌等方面的积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主导地位。

硅动力在招股书中表示,虽然目前国外领先厂商仍占据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的较大份额,但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下游市场日益重视供应链自主可控,显著加速了上游供应链国产替代趋势,自主品牌电源管理芯片迎来广阔发展空间。包括公司在内的部分国内电源管理芯片设计企业依靠出色的研发能力,产品技术水平逐步追赶上国外大型企业,部分关键性能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国外领先厂商产品;并依靠着本土成本优势、服务优势等,在多个应用领域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作为研发驱动型的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招股书披露,2020-2022年,硅动力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321.58万元、1808.64万元和2526.22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55%、7.46%和12.35%。

尽管硅动力的研发投入有所增加,但投入金额和研发费用率却明显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以2022年数据为例,芯朋微、必易微、英集芯以及南芯科技的研发费用均在亿元以上,硅动力三年研发之和都不及前述企业一年的投入。芯朋微、必易微、英集芯以及南芯科技2022年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6.28%、21.92%、19.26%以及14.32%。

除了研发投入逊色同行,硅动力的研发团队规模也同样“垫底”。截至2022年末,硅动力共有研发人员58人,占员工总数的44.27%。国内同行芯朋微、必易微、英集芯的研发人员分别为238人、229人、336人,占比均在70%以上。

此外,硅动力目前拥有6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0项,无论是专利数量还是发明专利数量,均不及同行业主要企业。(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刘凤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鑫元基金:构建立体化投教体系 ... 央广网北京5月16日消息 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投资者教育与保护已成...
超额认购317倍,这家“初代网... 5月16日,有着“初代网红”餐厅之称的绿茶集团终于圆了上市梦。 当天,绿茶集团正式登陆港股市场,但其...
罗平小黄姜出口持续增长 在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的小黄姜产业正加速“走出去”。2024年,罗...
服务北京全球高端专业服务机构平... 北京市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打造全球高端专业服务的“北京高地”。由市委金融办牵头搭建的服务北京全球高...
刚刚!张坤卸任易方达高管,将专... 5月16日晚间,易方达基金发布重要公告,知名基金经理张坤因工作调整不再担任副总经理高级管理人员,未来...
豆粕:库存低位累库慢 2900... 【目前市场仍在交易国内供应压力,短期豆粕盘面偏弱震荡】5 月 16 日消息,大豆到港不断增加,预计后...
印度和日本向世贸组织通报保留对...   新华社日内瓦5月16日电(记者焦倩)印度和日本近日分别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由于美国的钢铝关税违反...
第34届哈洽会丨饶河县:开幕当... 八方宾朋汇冰城,共赴经贸新盛宴。5月17日,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哈洽会)在哈尔滨国际...
如何重构商业地产发展新路径?业... 在日前举办的2025观点购物中心暨零售消费峰会上,中国商业联合会购物中心分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首席研...
波兰前总理马雷克·贝尔卡:短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晓翀)5月17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开幕。波兰前总理马雷克·贝尔...
高位回调10%!黄金见顶了吗?... 随着中美关税谈判缓和,避险情绪降温,金价进入高位盘整阶段。 近日,国际金价一度跌到接近3100美元/...
最新报告:LNG作为替代燃料可... 根据SEA-LNG针对MEPC 83会议后IMO净零排放框架的初步分析显示,相较于其他替代燃料,LN...
私募年内平均收益率达2.52%... 本报记者 昌校宇 今年以来,私募证券基金业绩整体表现亮眼。 据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截至4月30日...
一个差评需几十个好评填补,如何... 好评机制直接关联订单分配等关键权益,有利于优化服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个差评需几十个好评填补,...
电商百科:什么是多平台渠道电商... 一、开篇:电商生态的“多平台时代”催生专业服务商 近年来,中国电商行业从“单平台竞争”迈入“全域经营...
专注于投资管理!知名基金经理张... 【大河财立方消息】5月16日晚间,易方达基金公告称,因工作调整,张坤不再担任副总经理高级管理人员,将...
“金融30条”重磅加持!南沙趁... 作为中国金融开发试验田,南沙未来价值几何? 国家级“大礼包”——“金融30条”重磅官宣,南沙又迎来全...
格力博涨停,成交额6.94亿元... 5月16日,格力博涨停,成交额6.94亿元,换手率17.27%,总市值100.51亿元。 异动分析 ...
中信证券、国投证券,被警示! 近日,上交所分别对中信证券、国投证券予以监管警示,一同被监管警示的还有几名相关保代。两家券商被警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