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监会重磅发声!
证券时报网
2023-06-05 21:11:30
0

原标题:香港证监会重磅发声!

6月5日,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在香港投资基金公会年会上,发表题为“重新思考、整备和部署:香港作为资产管理中心的发展路向”主题演讲。

图片来源:香港证监会提供

梁凤仪表示,环球投资格局自2022年以来发生了巨变,资产管理公司的营商环境与过去二十年的情况已经截然不同。零息与量化宽松的周期戛然而止,加上疫情影响持续,引发市场动荡。许多已发展经济体大举加息,力求压抑商品价格和供应链瓶颈造成的通胀,再加上俄乌冲突、内地疫情及地缘局势持续紧张等因素,可谓挑战重重。

在2022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业界面对着前所未有的营运环境,股票与固定收益市场受到重创,拖累大多数公募基金的估值下挫。股市创下2008年以来最差的表现,跌幅达20%,而债券指数跌幅亦达到双位数。不论如何配置资金,股债的长线投资者去年均普遍亏损。强积金也不能幸免。

“纵然经历‘完美风暴’,香港依然展现韧力。”梁凤仪说。

香港资管行业一季度重拾增长

梁凤仪在会议上分享了香港资产管理业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一些数据。首先,超过400家持有第9类牌照的持牌法团,在第一季度的资产管理收入按年持平,对比它们在2022年每季均录得双位数按年跌幅,情况有明显改善。

其次,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资产净值已从去年第三季的低位反弹并恢复增长,并连升两季至1750亿美元(约人民币1.22万亿元)水平。作为投资气氛的重要指标,香港投资基金公会的资金流数据显示,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虽于2022年第三季略见资金净流出,但其后连续两季录得资金净流入,合计75亿美元(约人民币525亿元)。

第三,根据香港投资基金公会的数据,售予香港投资者的零售基金的销售数字重拾增长,摆脱之前连续五季净赎回的颓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港府撤销最后一项防疫限制,且内地重新开关,当时香港犹如按下“重设”按钮。资金大举流入货币市场基金、短期债券、均衡基金及保险公司的授权投资组合,其中,具有庞大零售网络的金融机构尤其吸纳了不少资金。

但梁凤仪认为现时投资环境仍为严峻。资产管理公司面对着实体经济的信贷增长受制于高利率的问题。美国的债务上限和地区银行引发的忧虑,以至地缘政治之间的博弈,只会令投资环境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但危中有机,机有中国经济重启、数码化转型、第三代互联网(Web3)及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等,都是推动创新和可持续投资的重大机遇。当借贷成本低至或接近零的时候,无需主动投资策略,资产价格也会水涨船高,也就是说,大家都是赢家。但当如去年般逆水行舟时,防守方为上策。今年,市场虽仍然波谲云诡,但同时不乏机遇,因此投资者需要“重新部署”策略,务求攻守兼备。”梁凤仪称。

重新部署:在复杂环境中谋求增长

梁凤仪称,作为一家金融监管机构,香港证监会也需订立明确的策略来应对当下的复杂环境,让香港能够进一步发挥国际资产管理兼私人财富中心的角色。策略主要聚焦于四个范畴,即1)基金在岸化、2)平台、3)产品及4)科技和服务。

1.在岸化策略──基金结构

投资基金在岸化是香港证监会的重点策略之一,这是为了令香港成为资产管理枢纽,而后者最大价值体现在投资组合的建设和管理上。过去三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数目增加20%至超过900只,约占所有获认可基金的40%,而期内,超过四分之三的新基金是在香港注册成立。

为了促进基金在岸化,香港近年推出了两种新的基金结构,让基金可采用信托以外的其他形式成立。透过这些措施,投资基金在香港设立业务时更具成本效益,并更有效率。如同离岸基金,在岸私人基金将享有税务豁免。

证监会首先在2018年实施开放式基金型公司制度,之后对其作出优化,例如放宽对私人开放式基金型公司的投资限制。在此制度下,开放式基金除了享有利得税豁免外,还可更灵活地采用公司型结构。开放式基金型公司的成立程序较简单便捷,且行政费用较低。

随着香港特区政府在2021年推出开放式基金型公司资助计划及海外公司型基金转移注册地机制,这种基金结构愈来愈受市场青睐。截至今年3月底,香港的开放式基金型公司数目以及在开放式基金型公司结构下设立的基金总数,均较去年增加超过一倍,香港证监会亦处理了四项私人开放式基金型公司迁册香港的申请。

由于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多个互联互通机制已涵盖开放式基金型公司,故预计这个趋势将会持续。目前,香港证监会正与政府携手从几方面优化开放式基金型公司制度,包括清盘程序和打击洗钱等。

第二项新的结构,是在2020年引入的有限合伙基金结构。这种结构得到私募基金垂青,并有助打造香港成为区内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基金除享有税务宽减外,有关框架还赋予它们投资范围方面的自由,使出资和利润分配方式更具灵活性。这种新的基金结构获得非常正面的回响,尤其是大中华区的机构投资者、私募基金及家族办公室。截至今年2月底,已有约600只有限合伙基金在香港注册。

梁凤仪称,香港证监会一直致力将香港打造成在岸资产管理中心,并会在今年内落实一项重要的法例修订,就是引入涵盖基金存管服务的第13类受规管活动制度。待立法程序完成后,这项制度将于2024年10月生效。

2.平台:与内地的互联互通机制

梁凤仪表示,实现内地与香港市场的互联互通,一直是香港证监会的长远目标和承诺。只有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方能受惠于基金互认安排、ETF通及理财通等多个现行机制,因此这些措施对香港的资产管理枢纽地位至关重要。

内地与香港市场更紧密的联系,加上更丰富的投资产品选择,最终将使两地投资者受惠。香港证监会的策略是为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设立触达内地投资者的众多渠道,务求扩大这些基金的销售版图。而我们在这方面工作的首个重大突破,是在2015年推出的基金互认安排。

截至3月底,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批准在内地销售的香港基金共有37只,它们的累计净认购额达到人民币147亿元。在这些香港基金于2019年初至2023年3月期间的整体净认购额中,近半是来自基金互认安排。

梁凤仪表示,基金互认安排将香港基金产品带到内地以供当地投资者买卖,而理财通机制则吸纳了大湾区的投资者成为香港参与银行的客户。理财通在2021年9月实施,有利香港的基金进军广东省市场,后者人口达到香港的十倍,本地生产总值与意大利或韩国相若。

3.产品

梁凤仪还表示,香港证监会目前聚焦于三大范畴:环境、社会及管治(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简称ESG),虚拟资产以及人民币计价产品。

在ESG方面,气候适应型投资产品是重点所在。香港证监会期望能带动资金流向更具可持续发展效益的经济领域,尽力确保标榜为绿色的产品名副其实。

虽然市场环境挑战重重,但截至3月底,香港证监会认可的ESG基金数目仍按年上升超过50%至188只,资产管理总值亦增加6%至1500亿美元(约人民币1.05万亿元)。

另一项重点工作是虚拟资产产品。这些产品的需求近年不断上升,香港证监会推出措施来鼓励负责任的科技创新和支持金融科技业界。并认可了首批虚拟资产期货 ETF,而这些ETF主要投资于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买卖的虚拟资产期货,当中包括全球首只以太币期货ETF及亚洲首只比特币期货ETF。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不久香港证监会发布了适用于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的指引。与虚拟资产期货ETF一样,采取了多项保障投资者利益的措施,例如就可供零售投资者买卖的代币的纳入准则订明要求。

发展人民币计价产品同属主要工作。这些产品对于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不可或缺,而香港在当中占有重要席位。香港在人民币资金池、投资产品与衍生工具种类及市场基础设施上享有诸多优势,香港证监会将推动人民币计价证券的交易和人民币衍生工具等风险管理工具的发展,力求巩固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枢纽的领导地位。

而港交所将于6月19日就股票买卖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首批参与的公司有 20多家,全部为领先的上市公司,占股市每日成交量的 40%。上市投资基金、ETF及房地产信托基金亦合资格增设人民币柜台。此外,香港证监会正与中国证监会合作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之内。

4、科技与服务

梁凤仪在会议上提到AI革命已经箭在弦上。随着AI的竞争愈趋激烈,科技专家将生成式AI与芯片的发明相提并论,种种迹象显示,AI有助提高生产效率,假以时日,这或许能转化为管理资产规模和其他业务指标的增长。AI正迅速发展,而由于AI的确简化了财务顾问、投资组合构建和大数据分析等日常工作,这将为资产管理人腾出时间与精力,来制订更佳的策略和取得更好的投资表现。

“一般而言,我们需要扩大科技及数码工具的应用层面,来完善基金清算和结算流程,并加强投资者体验。在这方面,证监会将拥抱科技发展,并且对基金代币化持开放态度。作为监管机构,证监会秉持的原则是,只要科技能促进市场效能与透明度、降低成本及加强投资者体验,便会支持以负责任的方式应用相关科技。”梁凤仪说。

责编:叶舒筠

校对:赵燕

重磅预告

创投圈沸腾!

第十一届中国创投论坛启幕!

就在6月9日

超豪嘉宾阵容、超强行业联盟、超燃投资话题…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2天7个涨停后连续“大跳水”...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 近日,跨界光伏玩家江西沐邦高...
卖爆了!涨幅超过黄金,不少人抓... 继黄金之后,白银、铂金正成为贵金属市场的新宠。 铂金年内暴涨36% 引爆投资热 铂金价格今年一路疯涨...
基金分红:博时中债3-5年国开... 证券之星消息,7月5日发布《博时中债3-5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分红公告》。本次分红为2025...
7月4日重要资讯一览 重要的消息有哪些 7月7日(下周一)申购提示 新股方面,华电新能申购代码730930,发行价3.18...
万丰奥威2024年净利跌一成,... 瑞财经 钟鸣辰近日,万丰奥威(SZ:002085)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同比增收不增利。 报告显...
义乌“世界超市”:一件货品也能... 在义乌这座“买卖全球”的商贸重镇,记者看到,线上线下融合、国内国外互通的小商品贸易立体生态圈已然形成...
价格上涨,涨幅超黄金!不少人已... 今年以来,白银价格一路上涨,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备受瞩目的焦点。6月国际现货白银价格一度飙升至每盎...
港股基金包揽QDII涨幅榜前十... 随着上半年行情告一段落,全球主要市场也交出了各自的“成绩单”。 年内港股走势尤为亮眼,跑赢了纳指、日...
中消协呼吁青年理性消费 远离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北京报道 7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近期青年消费者盲目超前消费、大额借贷...
刚刚公告!225亿元长期资金到... 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有最新进展。 最新公告显示,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再出资成立规模225亿...
涨幅翻倍!这类ETF火了 01 7月4日,游戏、银行、金融科技等主题ETF涨幅居前。 金融科技主题ETF成为近一年来涨幅最高的...
【ESG动态】南山智尚(300... 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5年4月30日)的ESG评级结果,南山智尚(300918.SZ)获...
主动撤单屡见不鲜,中小银行A股... 钛媒体App 7月4日消息,主动调整上市计划的中小银行名单持续拉长。深交所官网最新信息显示,今年以来...
TVB演员雪妮病逝!与丈夫唐佳... 搜狐娱乐讯 4日,据港媒,TVB资深演员雪妮于本月3日因胰脏癌去世,享年77岁。雪妮的丈夫、著名武术...
12岁小孩哥“沉迷”维修!母亲... 封面新闻记者 马晓玉 头戴银色耳机,手握精密镊子,眼睛时不时盯着显微镜......在阳台的工具台旁,...
“蛇吞象”!600962,重大... 【导读】国投中鲁拟购买电子院100%股份,7月7日复牌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7月4日晚间, 国投...
对话顾家家居高管团队:重新定义... 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盘整期,产业链中的家居行业经历的剧震不亚于房地产。当周期真正到来,不少头部家居...
股票行情快报:美力科技(300...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美力科技(300611)报收于22.09元,下跌0.9%,...
非农超预期 美联储降息概率降低 美东时间周四,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非农就业人数大幅超预期,显示劳动力市场成功抵御了...
4万亿市场,大消息!沪深交易所... 【导读】影响4万亿元ETF市场,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后的ETF风险管理指引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