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第二轮猪肉收储启动,猪价或难快速上涨,猪企主动去产能
华夏时报
2023-07-05 12:51:47
0

原标题:年内第二轮猪肉收储启动,猪价或难快速上涨,猪企主动去产能

年内第二轮猪肉收储启动,猪价或难快速上涨,猪企主动去产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华夏时报》记者走访北京市丰台区某农贸市场时发现,正是人们来往采买选购的时候,猪肉商贩的摊位前却只有零星摆着的肉品。

“现在是消费淡季,买猪肉的太少。尤其天气太热了,我们也不敢往外放,主要都在冰柜里。”一位猪价摊位老板无奈地表示,在如今猪肉价格低迷的情况下,销售情况却不见好转。

但值得关注的是,时隔5个月,猪肉市场的“强心剂”——启动冻猪肉收储的消息终于来了!

7月3日,国家发改委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近期,生猪价格继续低位运行。为推动生猪价格尽快回归至合理区间,将会同有关方面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

“猪粮比价进入到了一级预警区间后便达到了启动收储的条件,而7月份是一个供需逐渐改善的转折点,叠加冻猪肉收储提振的话,有利于7月份猪价的止跌反弹。但冻猪肉收储后的猪价反弹以及后续季节性的价格回升,其整体的速度和空间会比较温和,不会呈现出去年猪价多次快速上涨的情况。”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猪价创下年内新低

事实上,今年的猪肉市场一直深陷低价泥潭。自年初以来,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并在4月初短暂跌破14元/公斤。此后,持续在14元/公斤—15元/公斤的低价位区间运行,直至6月底,猪价再次跌破14元/公斤关卡,创下年内新低。

据中国养猪网监测数据显示,7月3日,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3.78元/公斤,比1月3日的16.45元跌16.2%。

“今年的猪价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月至4月,在此期间猪价尽管处于低位,但还是高于去年同期的;第二阶段是5月后,自5月第一周猪价同比开始低于上年同期。”朱增勇指出,猪肉供给始终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是今年猪价反复探底、一直低位运行的主要原因。

从供给的角度来讲,今年的猪价回落正是受到供给主导,即供给明显增加,始终高于上年同期的。从需求来讲,今年的需求好于去年的,但是今年上半年的消费总体一直处于淡季水平,春节期间也没有出现季节性的高峰需求。所以在供给强需求弱的情况下,猪价自1月份以来一直处于低位水平,且此后多次出现探底。

但值得关注的是,能令市场为之振奋的冻猪肉收储工作终于即将启动。自今年2月份年内第一批猪肉收储工作结束后,已过去近5个月。

“猪粮比价进入到了一级预警区间后便达到了启动收储的条件,而7月份是一个供需逐渐改善的转折点,叠加冻猪肉收储的提振的话,有利于7月份猪价的止跌反弹。”朱增勇说。

事实上,今年从1月份以来,饲料产量和仔猪供给量都在逐渐高位回落。这意味着,7月份后的生猪供需形势将会逐渐好转。一般情况下,在供需转折点的时候叠加收储工作,更有利于发挥市场提振效果。

在朱增勇看来,虽然生猪供应量整体将逐渐从高位回落,但是仍然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只能说下半年的供需形势在好转。对于猪价而言,冻猪肉收储后的猪价反弹以及后续季节性的价格回升,其整体的速度和空间会比较温和,不会呈现出去年猪价多次快速上涨的情况。

对于未来猪价走势,朱增勇指出,四季度的猪价可能会处于今年相对比较好的水平,一方面是能繁母猪存栏量的下调实现了产能调节,将影响今年四季度的供给情况;另一方面,按照以往经验,四季度消费需求也会处于一个比较好的水平。

猪企主动去产能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最新数据,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179.92元。在今年高供给弱需求的局面下,生猪养殖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已不乏上市猪企主动去产能。

新希望表示,在进入今年之后,则是基于对未来猪周期走势的研判,在上半年先不急于进行规模扩张,到四季度再开始加大力度扩群。

据天邦食品提出的“适度发展”,预计2023年母猪规模从60万头调减至43.96万头,育肥规模从355万头调减至283万头,育肥上市量从670万头调减至487万头,全群上市量从956万头调减至650万头。

事实上,包括新希望、天邦食品、傲农生物、天康生物、大北农在内的猪企均已纷纷下调了今年能繁母猪和生猪出栏量。

据了解,从当前的产业集中度来看,在2022年,前20家的生猪养殖企业产能集中度已经达到了24%。而在当前产业集中度较高水平的情况下,龙头养殖企业主动去产能,有利于减缓明年猪价持续低位的市场风险。

另一方面,今年大部分的猪企均处于业绩亏损、负债率较高的状态,而生猪养殖产业也已经进入了产能的稳定期。因此,当前的市场环境已经不适合企业高速扩张,更多的是需要企业去夯实自身的成本竞争力。

“可以说,今年生猪养殖的产业形势已经进入了由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实际上,企业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应该适当去放低或者调节自身产能,把企业的经营重点放在如何提升成本竞争力以及企业自身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完善上。”朱增勇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电子板块市值逼近银行 能否... 8月22日,寒武纪-U(688256.SH)单日暴涨20%、市值激增近千亿元,一举超越多只头部金融股...
商场年轻化要找准需求 从“周末去百货商场”到“Z世代去哪儿”,当前一批传统商业百货探索“年轻化”,推动老旧商业空间转型,打...
原创 建... 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国内经济总体表现良好。数量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
股市必读:科大讯飞中报 - 第... 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科大讯飞(002230)报收于52.22元,上涨2.43%,换手率4....
险资下半年偏好揭晓,权益布局为...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北京商报) 年内,险资在市场上的表现愈发活跃,下半年将有哪些投资侧重?8月2...
买入!买入!葛卫东、冯柳、杨东... 【导读】多家知名私募2025年二季度末持仓曝光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随着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逐步披露...
严禁信用卡资金炒股,呵护普通投... ▲银行此次重申严禁信用卡资金炒股,是基于历史教训的前瞻防范。图/IC photo 近日,随着A股市场...
以太坊最新动态:巨额资金流动重... BOSS Wallet 8月24日讯,今日以太坊(ETH)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链上出现多笔千万级美...
A股银行中报业绩观察:中期分红... 每经记者:宋钦章 张益铭 截至记者发稿,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七家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包括1...
AI时代如何甄别软件公司?美国... AI浪潮既是机遇也是雷区,投资者急需一个更可靠的罗盘来导航。 当前,AI正深刻改变着软件行业的投资逻...
并购国家级“小巨人”,又一A股... “通过此次交易,公司将实现战略转型,切入机器视觉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在8月22日举行的狮头股份...
年仅24岁,江苏首富儿子任55... 红星资本局8月24日消息,*ST松发(603268.SH)8月22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陈汉...
重庆建工上半年亏损扩大,计提减...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佳彤 8月24日晚间,重庆建工(600939)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
下周A股解禁市值超9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下周A股市场将有37只股票面临解禁,合计解禁数量为50.68亿股,按最新收盘价计算...
A股步入“慢牛”新周期?投资主... 财联社8月24日讯(编辑 若宇)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观点新鲜出炉,具体如下: 中信证券:此轮行情并不...
麦加芯彩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 本报讯 (记者张文湘)8月22日,麦加芯彩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加芯彩”)发布...
金力永磁:银海新材项目获批,2... 来源:问董秘 投资者提问: 能介绍一下,公司在稀土回收领域的布局情况。 董秘回答(金力永磁SZ300...
韩国设超100万亿韩元基金发展... 来源:IT之家 【韩国设立超 100 万亿韩元基金发展 AI 产业等:未来五年是“最后黄金期”】韩国...
市场呼唤多元化ETF市商生态 【导读】头部基金公司酝酿新探索,市场呼唤多元化ETF市商生态 中国基金报记者 若晖 陈墨 全市场ET...
镍释放量超标上千倍,沙金首饰莫... 只要严控质量标准,价格亲民的沙金类首饰完全可以既有颜又安全,在饰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央视曝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