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 李实
出品 | 搜狐智库
编辑 | 王珍
6月28日,广州发布,二孩及以上家庭购买首套自住住房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一人贷款的最高额度可达78万元,两人或两人以上一起贷款的最高贷款额度可达130万元。
公积金政策所作出的优化是否能够起到其应有的作用?随着房价抬升、居民财产差距的快速扩大,此举能否真正减轻贷款家庭的压力?搜狐智库连线了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
李实是我国当代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的代表性学者,长期致力于收入分配领域的研究,被国际学术界誉为“中国收入分配先生”。
李实认为,现在要刺激房地产,所以鼓励大家买房,这个政策的方向也是对的。但问题是仅仅依靠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这个值得观察。
李实谈到,所谓值得观察主要是因为现在购买住房,更多的是一些刚需人群,特别是一些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新婚夫妻等。“很多人可能不一定有公积金,国内大部分人群,实际上是没有公积金贷款的,但是这些人群往往又是住房的刚需人群。而大部分有公积金的人群基本解决了住房困难,没有购房的迫切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些人群,不管采取什么刺激办法,可能都不会发生太大的作用,因而只是在公积金上想办法刺激房地产市场,效果是有限的。”
有专家提议直接给民众发钱,但在李实看来,现在经济不景气,财政资金紧张,地方债亟待消化,钱从哪儿来呢? 而且,发钱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次性的,不可能长期发钱,也就不可能形成一个长期作用。重要的是恢复社会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这样才会产生内生的发展动力。“我认为短期那些刺激政策,可能会一时激起水花,但是它不会带来长期的波浪滚滚。”
在亚洲地区,中日韩经常被放在一起比较。日韩两国出现的低欲望社会现状,年轻人不买房不谈恋爱不结婚,我们也会这样吗?低物欲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在李实看来,肯定会有一些影响,但中国人不一定都会去模仿。“这个东西很难说,因为日韩所谓的无欲望社会,不结婚也不生孩子的情况,它到底是长期的趋势还是一个阶段性现象?现在没有明确的结论。我认为如果进入到一个相对比较正常的社会,大家还是会回归家庭的,单身家庭不会成为主流性的趋势。
李实认为,对经济的信心很大程度上直接会影响要不要生育。不管是生育率下降还是结婚率下降,都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完全是个人的偏好选择。“由于大众对经济没有很好的预期,所以没有心情去谈恋爱、去结婚、去生孩子。”
李实表示,三年疫情对人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的影响,包括对经济、心理的影响。“加上失业率高启不下,这些东西我认为都可能会影响到生育率。所以这种低生育率,可能是一个短期的问题,不会形成长期趋势。“李实表示,从这意义上来说,我们还是应该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让人们有更多的钱赚,对未来有更多的期盼,我认为生育率慢慢会恢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