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好时代,也是极兔的好时代吗?
砍柴网
2023-06-19 19:20:46
0

原标题:拼多多的好时代,也是极兔的好时代吗?

在一众互联网公司增长停滞的今年一季度,拼多多收入大增 58%,时代的消费主题再明显不过。

作为电商成本的重要一环,快递行业的极兔也在讲述着低价的故事。

日前,极兔速递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其增速不比拼多多逊色。其在中国市场 2022 年收入增长 88%,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100%。从在中国市场一无所有,到年包裹量过百亿,成为国内前六的快递企业,极兔仅仅用了 3 年。

看起来,极兔似乎要复制拼多多模式。但快递和电商虽然在一个链条上,毕竟是两个行业,拼多多的打法,一定适合极兔吗?

中国已成极兔最大市场

中国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都在出海东南亚,并把电商蓬勃发展的东南亚作为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但在东南亚最大的物流服务商身上,却体现出相反的现象。

东南亚曾是极兔的基本盘,在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 2020 年,极兔东南亚收入占比达到了 67%,极兔也是当地最大的快递服务商。但东南亚业务的潜力似乎有限,到 2022 年,极兔在东南亚市场的收入增长开始陷入停滞,仅增长了 4%。

另一头,极兔则在中国市场高歌猛进。

从 2020 年 3 月进入中国市场后,历经 10 个月烧光 200 亿的狂飙后,极兔的日单突破 2000 万,庞大的中国市场开始展现远超东南亚市场的潜力,2020~2022 年三年里,极兔包裹量在中国市场保持着 140% 的年复合增长率。

到 2022 年,极兔在中国市场份额已经达到 10.9%。收入达到 40.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88%。此消彼长后,中国市场收入已经接近东南亚市场的二倍。占比也来到了 41%,成为极兔最大的收入来源。

在包裹量上,极兔有一定的降速。2021 年包裹数增长三倍,2022 年增长 44.3%。极兔没有披露 2023 年一季度的数据,当下的增长势头不太明确。

除了东南亚和中国两大市场之外,极兔也在快速开拓中东、墨西哥、巴西等地区的市场,招股书内来自 " 其他地区 " 的收入从 2020 年的 1000 万提升到了 2022 年 7.89 亿美元,占比来到了 10.9%,距离中国市场的体量仍有差距。

但中国市场能赚钱,也真能亏钱。

在大量的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昂贵费用下,2020 年、2021 年、2022 年,中国地区经调整 EBITDA 为 -6.16 亿美元、-9.4 亿美元及 -3.35 亿美元,贡献了极兔的主要亏损。

连年亏损之下,极兔的现金流情况变差,截至 2023 年 4 月 30 日,极兔的现金只有 12.36 亿美元,而极兔去年的亏损约为 8 亿美元,如果亏损速度不变,账上现金根本造不了多久,这也意味着此次上市不容有失,否则会严重影响极兔的下一步动作。

独特的外包模式,或成盈利密码

招股书透露了一些极兔快速增长的秘密:截至 2022 年,极兔在中国仅有 7831 名员工,而根据公开资料,圆通快递有超过 45 万人,京东快递也有超过 39 万员工。

7800 名员工当然送不完几千万个包裹,极兔的做法是:大量外包。

外包在快递行业是非常普遍的,通达系都会通过区域代理招募网络合作伙伴,再直接对接站点和消费者。而极兔的秘诀是外包更多环节,比如把区域代理也外包出去。

招股书介绍了极兔的区域代理模式。即区域代理协助各国总部,管理网络合作伙伴和站点。截至 2022 年,极兔拥有 104 个区域代理和 9600 个网络合作伙伴。

区域代理在餐饮、家电、建材等行业非常常见,相比网络合作伙伴,这种模式更加轻,也更适合 " 野蛮生长 ",更重要的还能让代理商分担压力。

从蜜雪冰城和拼多多的故事来看,以 " 低价 " 为标签的品牌,想要维持高额的毛利率,必须在自己和消费者之间再多建立一个节点,由他们隔绝一部分压力。正因于此,蜜雪冰城在商品毛利极其微薄的情况下,自己的利润率能够长期维持在 10% 以上,这在餐饮行业算得上非常夸张——至于加盟商的利润率,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极兔似乎也在走一样的路子。此前有多位极兔的加盟商在社交媒体和接受媒体采访时吐槽,不赚钱,总部给予的补贴较少,提点较多。

代理商什么时候能赚钱我们不得而知,但极兔距离赚钱已经不太遥远了。2022 年在中国,极兔虽然还亏着 3.35 亿美元,但比起 40.96 亿美元的收入,8% 的经营亏损率并不算太夸张,明显能看到盈亏平衡的希望。

而 2022 年只是极兔进入中国的第三年。拼多多也是成立五年后,直到 2020 年第三季度才盈利的。在成立第三年的 2018 年,拼多多的经营亏损率还高达 30%。与物流企业对比,菜鸟今年一季度还在亏损,京东物流更是连亏过 12 年。相比之下,三年级的极兔的利润表现可以算得上优秀了。

单价上涨,渐失低价优势

低价几乎是极兔最大的竞争优势。

但如今这一优势已经被戴上枷锁。2021 年下半年,监管部门叫停快递行业恶性价格战,极兔也被相关部门处罚。

尽管之后价格战还有复燃的趋势,但至少反映在极兔的业绩里,是快递的单价在 2022 年有明显提升。2020、2021 年、2022 年三年,极兔在中国区的单票收入分别为 0.23 美元、0.26 美元、0.34 美元。

单价提升对大多数物流企业来说都是好事,但对极兔来说却有点负面,这意味着极兔正在逐渐失去低价优势。

按当前汇率换算,极兔 2022 年单票收入约为 2.42 元,比圆通低了不到两毛钱。虽然仍然有 6% 的价格优势,但和当年 "8 毛钱发全国 " 的壮举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候,极兔动辄比通达系便宜三分之二。

网上许多基层快递员也表示,极兔的价格优势已经不那么明显了,一些站点和商家都不再选择极兔快递。

当亏本的 " 大撒币 " 被禁止,比拼的就是成本能力了。然而极兔的成本能力并不怎么样。

相比圆通,极兔的单票仍然高了 5 毛钱左右,这种差距不难理解——有参观过极兔的投资人称,极兔的物流水平比同行落后 3~5 年。在包裹量上,极兔也才是国内第六的快递公司,规模上相比通达系也不具备优势。

招股书中,极兔提到会持续降低单票成本,但从数据来看,降本成果是缓慢的。2021 年,极兔在中国市场的单票成本同比下降了 0.1 美元;2021 年到 2022 年,极兔的每单成本只差了一美分。

这意味着极兔相比四通一达根本没有成本优势,想继续建立低价优势,只能还依赖补贴。但砸钱,一方面有监管的压力,另一方面极兔的现金流非常紧张,此次上市的前途未卜,能融到多少钱也不好说。

归根结底,极兔在补贴之外缺乏真正支撑低价的逻辑。或许能支撑极兔继续维持低价的,只有降低服务质量了。至少从之前的数据来看,极兔有这个趋势:根据国家邮政局网站信息,2022 年第一季度,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排名中,极兔速递的排名垫底。在黑猫投诉上,极兔的日均投诉量在一百起左右,丢件、晚点、服务态度差等问题频繁发生。

不过招股书提到,今年一季度,极兔的申诉率在国内主要运营商中排名第一。而邮政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极兔的准时率高居行业第三。只是,这是上市前的短期优化行为,还是极兔真的准备提高服务质量,目前还很难断定。

极兔不是拼多多的菜鸟

在中国,极兔可以说是靠拼多多起家的。

此前有报道称,拼多多在 2021 年占极兔国内单量的 8~9 成以上,招股书披露的数据证实了这一传言并不夸张。

招股书显示," 客户 A" 为集团第一大客户,2021 年 " 客户 A" 占极兔收入 35.4%。虽然没指名道姓,但 " 客户 A" 是拼多多几乎不言自明。

35% 的数字看起来好像也还好,但如果只看中国区收入,极兔来自拼多多的收入占比达到了恐怖的 78.7%。要知道,即使是京东物流这种 " 自家物流 ",京东在其中的占比也不到 40%,就算把时间倒回到 2018 年,京东物流的外部客户收入占比也有 3 成。

可以说,此前极兔对拼多多的依赖程度,比京东物流对京东的依赖程度还高。

但从 2022 年开始,情况有了巨大变化。

比亚迪的电池外供时曾有句口号:让比亚迪的弗迪电池,成为大家的弗迪电池。这句话换到极兔身上,就是:从拼多多的极兔,变成大家的极兔。2022 年,拼多多和极兔的业绩都在快速增长,而两家的业务往来反倒下滑了,从 17.15 亿美元下滑到 12.31 亿美元,少了约 40%。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出现在极兔的主要客户名单中,其中包括拼多多、淘宝、天猫、抖音、快手。

到 2022 年," 客户 H" 已经为极兔贡献 4.82 亿美元的收入,占比超过了 10%。招股书披露,这是一家社交电商平台,而在中国能贡献如此体量物流收入的社交电商平台,只有短视频平台。

此消彼长之下,拼多多在极兔中国区收入中的占比也从近 8 成,滑落至 3 成左右,接近目前京东商城在京东物流中的收入占比。

这说明无论有意或无意,极兔和拼多多都在减少与对方的合作。

这种做法可能的原因很多。首先是上市,单一客户占比过高不利于极兔通过 IPO,京东物流上市前都得大量外供,更何况极兔还不是拼多多的子公司。

其次,把大部分收入绑定在拼多多身上,对极兔来说风险有些大。拼多多和极兔的关系似乎很好,但似乎又没那么好。2021 年时,极兔工作人员曾向商家传递过 " 极兔和拼多多有特殊合作关系 " 的信息,进而说明商家发极兔可以享有 " 特权 "。而拼多多对此进行了通报批评以及处罚,并宣告两家没有特殊合作和股权关系。

招股书披露的大股东中的确也没有拼多多的身影,创始人李杰、腾讯和顺丰是公司前三大股东。比起坚定盟友,两家更像是各取所需。

既然是各取所需,就得考虑服务的性价比了。前文提到,极兔的单价在快速提升,相比通达系的价格优势已经没那么明显了,最终,主动或者被动,拼多多减少了与极兔的合作。

与拼多多的脱钩对极兔来说有喜有忧。好的一面是,这证明极兔在各大电商平台那里都有能力拿到订单。坏的一面是,当最看重价格的拼多多都开始减少与极兔的合作了,不免让人怀疑,极兔还能发挥自己最核心的竞争力吗?

来源:略大参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齐鲁银行新注册《齐鲁银行远程银...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齐鲁银行(601665)新注册了《齐鲁银行远程银行客服智能排班管理系统V1.0》项...
金智科技:中标1.33亿元国家... 中证智能财讯 金智科技(002090)7月17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期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
深市首批4只科创债ETF上市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域 深圳报道 7月17日,首批科创债ETF产品上市,交投十分活跃。 其中,嘉实...
佛山发布细分领域大模型,加速金... “有人问我:数字化转型花了多少钱?我说:是数字化转型让我活下去!”7月17日,在广东电信赋能金属加工...
17日不锈钢上涨0.32%,最... 来源:新浪期货 新浪期货 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7月17日收盘主力合约不锈钢2509,涨跌+0.32%...
尚纬股份新任控股股东包揽定增 ... 尚纬股份(603333.SH,股价7.98元,市值49.6亿元)“易主”不到两个月,新的控股股东就要...
首批科创债ETF上市 部分机构... 7月17日,易方达基金、鹏华基金等基金公司旗下的首批科创债ETF正式登陆资本市场,上市交易的信用债E...
原创 7... 写在文章前的声明:在本文之前的说明:本文中所列的投资信息,只是一个对基金资产净值进行排行的客观描述,...
康师傅冰红茶涨价5毛后销量大跌 在今年饮料销售旺季,康师傅一升装冰红茶的终端售价有了松动的迹象,渠道商们反映,一些终端每瓶只卖4元左...
晶澳巨亏,光伏还在等“神兵” 来源:每日资本论 光伏行业从狂热扩张到残酷的洗牌,而晶澳科技等光伏企业的命运也恰如沙漠中的组件—...
崧盛股份:目前储能业务已形成较... 证券日报网讯 崧盛股份7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股价的波动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包...
北交所上市公司佳合科技登龙虎榜... 每经讯,2025年7月17日,北交所上市公司佳合科技(872392,收盘价:25.97元)登上龙虎榜...
乡村在云端:闽侯搭上电商“加速... 在新媒体技术重塑信息传播格局、国家持续深化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当下,如何让田间地头的物产、指尖传承的技...
金价平稳!2025年7月17日... 7月17日国内黄金市场动态:国内品牌金店金价整体持稳,老庙、老凤祥、周生生这3家金店金价继续波动中。...
三大航上半年预亏超42亿:南航... 日前,南航、国航、东航披露2025年半年报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三大航预计共录得净亏损42.38亿元~...
商道创投网·会员动态|中数睿智... 《商道创投网》2025年7月16日从官方获悉:中数睿智近日完成了由鼎晖VGC、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再创历史新高!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 16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达到15.0...
中远海控在国际多式联运领域再创... 助力“郑和号”成功首发,中远海控在国际多式联运领域再创新! 近日,“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在...
中集环科:7月16日融资买入1... 证券之星消息,7月16日,中集环科(301559)融资买入142.59万元,融资偿还667.36万元...
德明利1642万限售股将于7月... 来源:财中社 7月17日,德明利(001309)发布公告,公司的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部分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