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巨头美光为何在华追加43亿元投资?
财经杂志
2023-06-19 09:11:05
0

原标题:芯片巨头美光为何在华追加43亿元投资?

芯片巨头美光为何在华追加43亿元投资?

“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光此时宣布这项投资计划,显然有稳住中国市场的考虑,但这一“临时抱佛脚”之举能否奏效还有待观察。

文| 《财经》记者 樊瑞

编辑|郭丽琴

6月16日上午,美国半导体巨头企业美光(Micron Technology,NASDAQ:MU)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了在华新投资举措。

美光宣布,计划在未来几年中对其位于中国西安的封装测试工厂投资逾43亿元人民币。美光还表示,已决定收购力成半导体(西安)有限公司(下称“力成西安”)的封装设备,还计划在美光西安工厂加建新厂房。

美光中国区总经理吴明霞表示,美光将向力成西安1200名员工提供新劳动就业合同。新的投资项目还将额外增加500个就业岗位,使美光在中国的员工总数增至4500余人。

同日晚间,美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文件,回应中国国家网信办对其作出的审查结论对其自在华业务的影响。文件披露,来自总部位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客户营收占美光全球总营收的四分之一。美光预测,来自总部位于中国的客户营收约有一半将面临风险。

当日收盘,美股美光科技股价小幅下跌1.69%。

美国摩根路易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廖圣强对《财经》记者表示,美光此时宣布这项投资计划,显然有稳住中国市场的考虑。但他认为,这一“临时抱佛脚”之举能否奏效还有待观察。

此前的5月21日晚间,中国国家网信办通告称,美光公司在华销售的产品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因此,按照《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中国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停止采购美光公司产品。(详见:芯片巨头美光未通过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影响几何?)

美光:来自中国的营收面临风险 6月17日,美光相关人士向《财经》记者介绍,新的投资计划将提升该公司在西安制造多种产品组合的灵活性,使美光能直接运营其在西安工厂封装测试的业务。

此次宣布的新厂房将引入全新产线,用于制造移动DRAM、NAND及SSD产品,以强化西安工厂现有的封装和测试能力。美光筹备该项目已有一段时间,并已启动在西安生产移动DRAM的资质认证工作。

美国摩根路易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廖圣强分析,中国国家网信办近期宣布美光公司产品未能通过网络安全审查,中国国内关键信息设施运营商不得购买其产品,但并不禁止关键信息设施运营商以外的客户购买美光的产品,因此并不意味着美光彻底失去中国市场。

在廖圣强看来,美光此时宣布这项投资计划,显然有稳住中国市场的考虑,同时缓和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但他认为这一“临时抱佛脚”之举能否奏效还有待观察。

美股分析机构Zacks Equity Research发文表示,美光的最新公告可以看作一个维持其商业运行的“平衡性举措”,尤其考虑到目前中美在科技领域的动向。

6月16日,SEC公布了美光于当日提交的文件(FORM 8-K)。这份文件表示,中国国家网信办作出的审查结论对该公司业务的影响“仍然不确定且不稳定”。某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商或中国政府代表正在就美光产品的未来使用问题,与美光进行沟通。

FORM 8-K文件是美股上市公司的备案报告。当上市公司发生十分重大的事件时,即发生所谓的触发事件(triggering event)时,需要提交此报告。比如:盈利公告,收购邀约,收购完成,资本市场交易等等。

美光称,中国国家网信办所作结论将使其部分营收面临风险

该文件还披露,目前直销、分销渠道加起来,来自总部位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客户的营收占美光全球总营收的四分之一。未来,约有一半的中国相关营收(来自总部位于中国的客户)面临风险,这也意味着美光低双位数百分比(low-double-digit percentage)的总营收将受到影响。

美光表示,正在努力减轻这种影响,并预计季度收入的可变性会增加。美光的长期目标是保持其全球 DRAM 和 NAND 份额。

美光财报显示,2022财年,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营收分别为33.11亿美元、16.65亿美元,在总营收中占比为10.8%、5.4%。此外,在美国和中国台湾的占比分别52.1%、20.1%。

在华追加投资的后续影响 如何看待美光本次在华追加投资的力度和后续影响?

美光中国区总经理吴明霞表示,新加建厂房落成后,将在西安陆续引入新的设备及制程。收购力成西安使美光西安能够直接运营所有封装测试业务。

美光将向力成西安所有1200名员工提供新劳动就业合同。新的投资项目还将额外增加500个就业岗位,使美光在中国的员工总数增至4500余人。

半导体生产过程主要分为晶圆制造、封装工序、测试工序等几个环节。华泰证券科技与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黄乐平表示,此次美光在华投资的主要是后两个——即封装测试业务,但晶圆制造才是核心业务。

有评论指出,美光西安工厂也只是封测厂,核心的晶圆生产依然在中国大陆之外。

黄乐平向《财经》记者指出,封装设备资产相对轻、技术壁垒不高,对于美光这一投资行为,“从资金投入量和投资的非核心业务(非晶圆制造)来看,力度实在不大。”

廖圣强也称,43亿元的投资规模在重资产的半导体制造行业并不算大,与美光近期宣布的在美国400亿美元的新投资,以及网传的在印度10亿美元的新投资规模相形见绌。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美光是全球第三大存储芯片巨头,仅次于韩国的三星和SK海力士。

黄乐平介绍,与三星和SK海力士相比,美光在在中国大陆生产的比例确实非常低。西安三星是三星最主要的存储器工厂之一,占三星NAND产能40%,存储器总体产能的约20%。无锡海力士也是SK海力士全球的主力工厂之一,占DRAM产能的50%,存储器总产能的33%。西安三星和无锡海力士不仅满足中国需求,还能向其全球客户出货。

黄乐平强调,“三星和海力士在中国投资的都是核心的晶圆制造”。在他看来,美光收购封测厂算是国产化第一步,但是与其来自中国的收入规模相比,以及竞争对手比,国产化率还是非常低。

廖圣强还指出,美光的新投资计划缺乏可供核实的相应细节。例如,43亿人民币的总投资是如何计算的?是属于一次性资金注入还是长期的软性投资规划?主要用于扩大现有产能,或是先进制程技术和设备的引进,还是用于收购力成西安的现有封装设备?是否会与其在美国CHIPS法案项下的承诺相冲突,从而被美国政府否决?“这些均有待观察。”廖圣强表示。

廖圣强分析,力成西安是境内的外商合资企业,理论上美光收购该境内资产可能触发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流程,且鉴于此前美光产品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这起并购能否获得监管部门批准,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廖圣强分析,力成西安是外商合资企业,理论上美光收购该公司并不需要启动国家安全审查流程,但鉴于此前美光产品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这起并购能否获得监管部门批准,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补充说,力成西安目前投资方不含美资企业,若出售给美光便要受到美国出口管制的管辖。因此,此项收购未必对中国自身供应链有好处——美国政府随时可以对美光的在华工厂下达新的禁令,要求切断对华企业的供应,而美光不得不遵守。

美光在中国的20年 作为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的重要力量,美光在中国市场已经经营了20年。

美光官网显示,过去20年间,中国已成长为美光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美光在中国拥有数据中心、汽车与智能边缘、移动及客户端领域的众多客户及合作伙伴。

根据美光官网介绍,“美光西安是公司 DRAM 颗粒封装和测试以及模组制造的全球卓越中心。西安工厂为美光树立了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和生产周期的全球标杆,对美光 DRAM 产品在个人电脑、网络、云和数据中心等领域取得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设计中心是美光最重要的设计中心之一, 设计项目包括前沿 SSD 和移动 NAND 产品。

美光还在中国设有三家客户实验室,通过与客户协作,设计、优化并验证面向网络、计算、移动和嵌入式市场的内存系统。美光在深圳、上海和北京拥有团队,为中国客户提供销售、市场和技术支持。

但在2022年1月,美光被曝解散了150人左右规模的上海研发中心,并挑选了40多位核心研发人员,为其提供技术移民美国的资格。彼时,有媒体援引业界人士分析称,美光解散DRAM设计团队很有可能是出于防止技术外泄的考虑,并将产品的设计和研发转至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

廖圣强此前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光一边极为倚仗中国市场,另一边频繁对中国企业发起跨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并推动美国政府发起对华出口管制和制裁。

2017年,美光举报称,联电与中国DRAM厂商福建晋华的合作中涉嫌窃取其商业秘密。随后美国司法部也指控福建晋华和联电涉嫌窃取美光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2018年,本属于企业之间的技术专利纠纷,突然被美国政府上升为“威胁国家安全”,并将福建晋华列入了实体清单,导致了正在建设当中的福建晋华工厂直接停摆。

此外,美光也是积极运用美国CHIPS法案的企业之一。

2022年,美国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即CHIPS法案,为美国半导体芯片制造业提供了527亿美元的补贴,扩大了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上游供应商(除了半导体制造商)获得补贴的资格,为制造商为在美国投资提供税收优惠,前提是制造商必须同意一些限制条件。

廖圣强介绍,例如,从CHIPS基金中获得资金的美国芯片制造商必须同意,在获得资金后的10年内不在中国扩大生产能力。根据美光2022年8月披露的信息,其将于2025年在美国国内建设并运营新的芯片和半导体制造设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银行行业16日主力净流出5.9... 7月16日,银行行业下跌0.74%,今日主力资金流出5.99亿元,成分股4只上涨,35只下跌。 主力...
参团去四川三日游多少钱,成都3... 一直盼着能找个时间带孩子出去好好玩一趟,让孩子在旅途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四川,这个充满魅力与奇幻色...
布瑞克IPO辅导:推出农业AI... 瑞财经 刘治颖 近日,布瑞克(苏州)农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布瑞克)披露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
20份业绩预告折射钢铁行业回暖... 本报记者 李勇 低迷多年的钢铁行业或正走出低谷。 《证券日报》记者据公开披露数据整理,截至7月15日...
洽洽食品上半年净利预跌超七成,... 瑞财经 刘治颖 7月14日,洽洽食品(SZ002557)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预计202...
3000亿新能源巨头上市首日涨... 格隆汇获悉,7月16日,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电新能”,证券代码:600930)在上海...
汕头龙光老板完成200多亿债券... 据悉,仅用时约4个月,龙光21笔境内债券重组方案全部通过。 7 月10日,龙光集团(03380.HK...
60亿元国债!今日发行→ 16日,财政部在澳门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此次发行是中央政府连续第四年在澳门发行人民币国债,也是香...
独角兽日报 | 吉利汽车、极氪...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与极氪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
“六盘山牛肉”推介大会走进银川... 中新网银川7月12日电 (记者 李佩珊)7月12日,“大美六盘山·好牛好味道”固原市优质农特产品暨“...
充电桩+稳定币概念爆了,持续高... 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投资少烦恼 充电桩概念牛股成群。 近期,A股市场,充电桩与稳定币概念大放异彩。7...
光模块CPO概念股暴涨!原因找... 【导读】光模块CPO板块大涨,基金经理火线解读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7月15日,A股一度跌破35...
加仓!30只主动权益基金二季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 北京报道 伴随公募二季报披露,主动权益类基金过去三个月的运作情况也渐次...
期权圈跟你唠唠:什么是ETF期... 什么是ETF期权波动率?在 ETF 期权交易中,“波动率” 是一个贯穿定价、策略与风险管理的核心概念...
平均1.5天1起融资!人形机器... 图源:图虫创意 上纬新材(688585.SH)又涨停了。 自智元机器人宣布以21亿发起要约收购以来,...
尾盘加速吸筹!“巴菲特理念同款... 7月16日,两市平盘震荡。高质量红利代表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收涨0.29%,资金热度不...
黄仁勋北京演讲完整版!点名11... 今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亮相第三届中国供应链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这是他年内第三次到访中国...
奥普科技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4... 7月16日,奥普科技大宗交易成交496.88万股,成交额5142.69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75.4...
原创 帮... 今儿个A股这盘面,看着有点让人捉摸不透吧?三大指数晃悠了一天,沪指跌了0.03%,深成指和创业板指都...
千亿中加基金换帅,杨琳接任董事... 又有基金公司宣布变更董事长。7月16日,中加基金发布公告,原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夏远洋因工作安排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