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已经变了,国企崛起
亿翰智库
2023-06-14 19:44:10
0

原标题:房地产行业已经变了,国企崛起

引言

此刻的我们,正置身于一个快速变化的阶段,每一天,行业都有新的变化,每一天都会诞生新的事物,有点困惑在心头,更有点措手不及,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已经跟不上变化了,无所适从,到底要做些什么?

在这个节点上,房地产企业已经在往尽可能低调的方向发展,除了少数企业外,多数企业都已经“销声匿迹”,出险的企业依然行走在悬崖边上,稍不留神便有可能坠落,至今也并没有找到可以紧紧抓住的绳索,无暇顾及过多,只能在尽可能的范畴内自救、自救、自救。如果说前期还有企业想着去救助同行,现在的大家也只能各人自扫门前雪,顾不了那么许多。

现在的外部环境也确实没那么友好,大到国际环境,无论是地缘政治、贸易摩擦、地方保护主义还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高通胀,都切切实实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这些因素中的多条都不是短期内能缓解或改变的,也是一种常态化的制约因素;小到行业本身的环境,且不说对行业现状的主观认知局限,就单单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房地产的调控有必然性,需要坚持调控的定力,为规避道德风险的出现,也不会轻易将既有的政策悉数撤回。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都会感到力不从心,或者说不知道要做什么,当前行业到了真正的转折期,企业也必须会有一些真正的变革,有些已经在路上,而有些还在后知后觉,依旧保持着高姿态,还是沉浸在原有的“喜悦中”,依旧自我感觉良好,或者说依旧没有改变原有的心态,还是固守着原来的一亩三分地,这或是一种逃避式策略,以此掩盖自身的无所适从。

此时此刻,被各项因素捆绑,企业不再是敢想敢干,行业已经变了,活跃在大众视野的企业已经换了,而此刻绝不是在纠结行业空间有多大,前景有多广的问题,就该聚焦到具体的事物上,具体的经营上,该守的守,该攻的攻。

01

基础不牢,企业不敢放开了干

走过峰,向下走,这可能是对2023年前五个月新房成交的特征表现的最好概述,春节过后,积压的需求倾泻而出,市场欣欣向荣,很多人会产生一个错觉,市场已经热起来了,到了三四月,新房成交数据出现了环比下跌,企业业绩表现较优的也是一些头部企业,但是环比也同样是下滑之势。

所以,会有很多人会产生疑问,此刻上演的“回暖”是不是能够持续?“弱复苏”行情将会如何演绎?客观上来说,如众人所见,当前市场回暖的基础仍然并不牢固:

(一) 从需求端来说,预期是负向的,需要时间完成修复

一来,对宏观经济预期转弱,对未来的就业、收入走势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来,疫情“伤痕效应”的修复仍然需要时间;三来,就房地产行业内的情况来说,包括房屋交付、房屋质量、房价走势等影响消费者购房决策的因素仍然存在,担忧并没有消除,对普通人而言,一套房如天,房屋交付若出问题,可比天塌下来,其重不可承受。

(二)从供给上来说,企业的信心是不足的,预期仍是偏负面的

最近我们都能看到,企业违约的消息仍然不断,展过期的企业正式进入到违约行列,违约的企业到期债务依旧无法偿还,还是在违约,这已经不仅仅是预期的问题,而是切实压顶的打击,无望的挣扎。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房屋新开工和开发投资数据都是保持着降幅扩大的趋势,新这都与企业的能力和预期有关,企业的预期负向,在开工上就会表现的更加严谨克制,一方面考虑企业本身的资金实力,外部需求支撑;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现有的货值如何去化的问题,库存确实难去,压力也深重,已无暇顾及开工。

拿地数据同样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活跃在土地市场的那是那波企业,央企、国企、地方型的中小企业,品牌民营企业虽有重启,但也仅是个例,对整体趋势难起决定性作用,民企企业整体而言对投资拿地的参与度也并不高,不能也不敢放开了去搏。

需求是不确定的,信心是不足的,预期是向下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企业销售业绩的变化,也同样呈现出环比下行的特征,这与企业前置推货有关,由于对未来市场走势没有信心,不确定未来市场会往哪个方向走,所以会倾向于将货值尽快推出来,更好的收获到业绩。即使到了5月,业绩表现较好的企业,像滨江集团、仁恒置地等,核心原因也是因为在核心城市有货值供应,进而能把握市场的脉搏,而这也使人产生疑惑,核心城市的需求支撑力是不是足够,业绩释放的持续性又将如何?

02

格局已经变了,国企崛起,“新势力”出现

无论是国央企,还是民企,都是在做着统一的动作,对现有的土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有限的区域,主打一个可见的确定性,眼下的环境,投资拿地更需要注重命中率,没那么多的空间去试错,再重来,一是时间上不允许,大家所看到的东西都基本趋同,都看到了核心城市的清晰未来,蜂拥挤入核心城市争抢地盘,机会稍纵即逝;二来,资源、资金上不允许,有限的资源只能支持有限的选择,倘若选择错了,很难通过的内容和业务来填平,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

企业拿地的现状也反映了一个问题,有限的土地供给对应无限的企业需求,竞争的加剧是不可避免的,这可以解释核心城市土地市场热度高,而普通城市或平平淡淡,或无人问津,所以要想在核心城市拿到地,既要拼实力,也要拼运气,这也预示着企业规模的变动,有限的供给带来的将是规模的萎缩,只是缩量的快慢而已。

我们从拿地来窥探企业格局的变化,其结果更加一目了然,央企、国企拿地占比接近70%,国企表现更为瞩目,占比从2020年的不足20%上升到超过40%,成为一支强势之力,我们认为国企在机制上更灵活,所面临约束相对更小,一些地方型的国企也会有更大的空间去腾挪,因此国企或将在一定阶段内占据市场份额的大头,成为市场的主力。央企来看的话,单个企业的量在高位,但是由于数量有限,面临的发展约束也更多,所以从总量上看,或也很难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民企拿地占比约三成,较之2020年接近腰斩,出险企业可能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去解决当下所问题,在此之前都很难在土地市场有所表现,拿地情况很难改善,即使最终能走出困境,届时行业环境和面貌都将完全不同,今非昔比的未来,又能留给这些企业多少空间?

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在各地的土拍市场中,大家可能都关注到了的一些新面孔,地方型的民营企业,从量上说,这些企业可能无法补足品牌民营企业腾出的市场份额,也不能扭转现已逐渐成型的行业格局,但可以肯定是,地方型的民营企业将会经历体量上升,份额抢占的过程,这股“新势力”的能量并不容小觑。而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当前的关键除了拿地之外,还需要做的是,让更广的市场认知,让更多的消费者认可,让更多的同行认同,如此才更有助于企业开辟新疆域。

03

锋芒无需太露,该“守”的守,该“攻”的攻

从亿翰智库每月发布的企业业绩也可以看出,无论是销售不畅,还是刻意遮盖锋芒,一些企业的业绩已经在往下走,排名也在往下滑,这也能反映当前企业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第一、要“守”,但不能“固守”,要“外攻”。

开发到了阶段性的拐点,后续缩量已是比较确定的事实,此时此刻, 要“守”住一些东西,要“守”的是房地产开发的盘子,要有一定的量,就现在来看,若不是因为特定阶段的拿地热,房地产开发的利润率水平虽有下滑,但较一些行业而言仍有优势,可以说利润率并不低,而利润率也正在走出低谷,稳健经营下,盈利也有望稳健;

但也不能完全保持 “守”势,不能固守原有的发展模式,不固守对开发和规模的强依赖,不能固守曾经的“轻易成功”的幻觉……要“外攻”,“攻”的对象有什么呢?任何在地产开发之外的内容,但是现在这个阶段已经不再是无限探索的时候,多数企业其实已经想清楚业务的搭配,孰轻孰重,怎么取舍,要去合理发展确定性高的业务,前景不明的、消耗太大的能舍则舍。有些时候,对于某些事情,也无需想的太过清楚,想的太清楚反而不利于行动。

第二、现阶段,没必要再露规模的光芒。如果从客观条件上说,短期内,如果头部企业想要在规模上有突破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这样做的意义也并不大,又不是只做一天的生意,保持一个稳健的节奏,适度的步伐对企业来说更重要,没有必要为了露出光芒而消耗过多。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

版权归亿翰智库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或在此文后留言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亿翰智库(ehresearch)

感谢配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致...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2000字)、 马云先生: 你好! 曾几何...
凯德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年已有7家机器人企业赴港IPO,募资总额超200亿港元,形成A股稀缺科技标的与港股流动性溢价...
理奇智能创业板IPO:两年营收... 6月26日,无锡理奇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理奇智能)创业板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马斯克AI公司要求员工安装监控... xAI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14日,据《商业内幕》报道,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
21亿美元遗产纠纷,宗馥莉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艺艺 杭州报道 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馥莉,正卷入一场遗产大战。 环球时报援引有关...
陈奕迅演唱会踩空台阶重重摔倒!... (来源:三湘都市报) 7月13日,陈奕迅北京演唱会。陈奕迅表演时太投入,在倒退时踩空台阶,重重摔倒。...
IEA月报:全球石油供应增长快... 当地时间周五,国际能源署(IEA)在其备受关注的月度报告中表示,今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速将是需求增速的三...
某团住手吧,再喝不了一点了 作者 | 叶二 编辑 | 魏晓 显然,美团不想再被“偷家”了。 相比上个周末,淘宝闪购发动突袭,美团...
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证券代码:000531 证券简称:穗恒运A 公告编号: 2025-029 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
原创 工... 工商银行总市值一度逼近3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了A股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即使工商银行的市值已经接近3万亿...
金晶科技跌2.21%,成交额2...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7月11日,金晶科技跌2.21%,成交额2.38亿元,换手率3.13%,...
原创 巴... 这是7月8日巴西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巴蒂斯塔在接受俄罗斯《今日俄罗斯》采防时提出了上述看法。 而此时正...
股市必读:奥特维(688516... 截至2025年7月11日收盘,奥特维(688516)报收于33.92元,下跌0.88%,换手率1.2...
原创 9... 近段时间,事关美国国债一事,再度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毕竟,此前有说法表示,美国国债将于6月到期,美...
股市必读:绿的谐波(68801... 截至2025年7月11日收盘,绿的谐波(688017)报收于121.89元,上涨2.55%,换手率2...
股市必读:立讯精密(00247... 截至2025年7月11日收盘,立讯精密(002475)报收于35.76元,上涨0.0%,换手率1.1...
天融信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8亿元... 本报讯 (记者丁蓉)7月11日晚,天融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融信”)发布2025年半年...
好博窗控李增榜谈破局之道:坚守... 乐居财经 李兰近日,好博窗控以“智启匠心 窗造未来”为主题,于广东佛山举办新品发布会。 好博窗控董事...
重磅来了,影响下半年! 【导读】公募投研人士解读“中报”行情:业绩或持续回暖,科技成长有望成为投资主线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
黄仁勋身家超过巴菲特 截至7月11日美股收盘,英伟达股价当天上涨0.5%,至每股164.92美元,市值达到4.02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