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文末“投小圈” 加入行业交流群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央行接连释放重磅消息!
6月13日晚,据央行官网消息,央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SLF),隔夜期下调10个基点至2.75%,7天期下调10个基点至2.9%,1个月期下调10个基点至3.25%。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2022年8月以来首次调整。
6月13日早间,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10个基点至1.90%。这是作为央行短期政策利率的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10个月来首次下调。市场普遍预期,6月15日出炉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和6月20日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有望跟随下调。
央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
10个基点
6月13日晚间,央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隔夜期下调10个基点至2.75%,7天期下调10个基点至2.9%,1个月期下调10个基点至3.25%。
在此前的2022年8月15日,央行公布的隔夜、7天、1个月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为2.85%、3.00%、3.35%。
什么是常备借贷便利?据了解,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是国际上较普遍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央行于2013年1月设立,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此前,常备借贷便利利率的下调时间与政策利率保持一致。2022年1月17日和2022年8月15日,央行在同步下调作为中、短期政策利率的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后,也同步更新下调了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幅度也保持一致。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利率走廊的上限,调整SLF利率可以压缩利率走廊上限,有助于利率中枢的下移,推动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有助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下降。
全面降息的市场预期强烈
房贷利率有望下调
6月13日早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1.90%,较上期2%的利率水平下降0.1个百分点。
这是2022年8月以来,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首次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7天逆回购利率水平已经是历史最低。
据财联社,东吴宏观陶川,邵翔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提到,今天央行的降息来得有点快,这一举动非同寻常,凸显了政策快速出手应对经济下行的迫切性,并且在央行快速出手后,以地产和基建为代表的一揽子稳经济措施随之出台。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次逆回购利率下调可能还只是一个信号,市场更关注本周四的MLF利率和20日的LPR利率是否下调。本周四,2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将到期。
从历次LPR调整看,如果MLF利率下调,那么LPR必下调。在MLF利率不变时,LPR有过两次下调,主要因为降准或者存款成本下降带动LPR下调。由于房住不炒政策的长期约束,5年期LPR的下调幅度相对1年期较小。但2022年开始,为了提振房地产市场,当年5年期LPR下调幅度高于1年期LPR。
除政策利率下调外,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也有助于推动6月LPR下调,进而有效带动企业和居民按揭贷款利率下行,但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要等到重定价日。
6月12日,继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六大国有银行宣布下调部分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后,股份制银行快速跟进,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在5-15BP不等。按照安排,6月20日(下周二)将进行新一轮LPR报价,但具体调降幅度还需观察。
“鉴于MLF操作利率是LPR报价的定价基础,若6月MLF操作利率下调,20日LPR报价也将跟进下调。考虑到当前企业贷款利率已处于历史低点,且明显低于居民房贷利率,加之近期楼市再度转弱,预计本月1年期LPR报价和5年期以上LPR报价很可能出现非对称下调,即1年期LPR报价可能下调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15个基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表示,从历史经验看,7天逆回购利率与1年期MLF操作利率利差在75个基点,此次7天逆回购利率下降,意味着后续MLF利率同步下降的可能性上升。并且从过往经验看,调整逆回购利率后,MLF利率、LPR都有同步调降,这是一个完整的降息过程。因此,本月15号的MLF与20号的LPR有很大概率将跟随下调。
日前,央行行长易纲6月7日在上海调研时表示,下一步央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促进充分就业,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
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6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其中提到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推动经营主体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除了“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外,还提到了不少利好!
1、完善税费优惠政策。
2023年底前,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增值税,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分别实施5%、10%增值税加计抵减。2024年底前,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2、加强重点领域支持。
落实税收、首台(套)保险补偿等支持政策,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重点产业链等领域,出台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将符合条件行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
3、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4、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
用好用足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继续增加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加快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继续开展小微、民营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加强对创新型、科技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5、支持中小微企业降低汇率避险成本。
强化政银企协作,加大中小微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支持力度。推动银行优化外汇衍生品管理和服务,通过专项授信、数据增信、线上服务和产品创新等方式,降低企业避险保值成本。
6、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实施公平竞争审查督查。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加大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反垄断执法力度。
7、继续阶段性降低部分社会保险费率。
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4年底。
8、延续实施部分稳岗政策。
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9、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修改完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继续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落实工业用地配置政策,鼓励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方式供应产业用地,切实降低企业前期投入。
— 推荐阅读 —
声明
本文为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新基建投融圈致力于基建投融资领域优秀文章的交流探讨。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