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降息”后,关联房贷的LPR会降吗?理财如何获益?
北京日报
2023-06-09 07:43:28
0

原标题:存款“降息”后,关联房贷的LPR会降吗?理财如何获益?

存款“降息”之后

一边是存款利率的不断下调,另一边是承压的揽储需求。继去年存款“降息潮”后,6月8日,国有六大行又集体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在此轮调降前,由国有大行引领已掀起了两轮存款“降息”,在存款降息的背景下,未来银行如何在降存款成本和吸储业务需求之间达到平衡,值得关注。

随着存款利率调整正式落地,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有所升温,降息通道打开了吗?LPR会降吗?

与调整后的银行存款利息相比,不少保险产品在利率上有优势,但在资金的灵活性上却差了些,而相比于万能险、年金险等产品,增额终身寿险更受消费者认可,也成了理财型保险产品的主力。增额终身寿险适合哪些人群?购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替代性产品?

新华社资料图

六大行再度领衔

6月8日,六家国有大行集体调整人民币存款利率,从公布的挂牌利率来看,活期存款利率由0.25%降至0.2%,已低于0.35%的央行基准利率;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2年期下调10个基点至2.05%、3年期和5年期均下调15个基点至2.45%、2.5%,3个月、6个月、1年期利率暂无变动,邮储银行6个月、1年期仍分别高于其余五大行1个基点、3个基点,为1.46%、1.68%。

“此轮国有大行存款利率下调是2022年9月之后的再度下调”,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员林英奇指出,存款再度“降息”一方面是因为2022年以来理财净值化、股市波动、房地产市场疲弱的环境下居民财富流向存款,今年贷款投放前置、后续可能放缓,揽储压力减轻;另一方面,2022年至今贷款需求偏弱,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存款“降息”旨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稳定银行息差,也有望增加消费倾向、减少存贷款利率倒挂导致的“资金套利”。目前来看,长端存款利率下调更多,旨在“压平”存款利率曲线,与国债收益率曲线趋近,从而降低银行长端负债压力,缩短负债久期。

此番六家国有大行再度同步调降存款利率引发市场对于股份制银行、地方中小银行是否会跟进下调的关注。6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查阅1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多家上市城商行网站发现,目前挂牌利率暂未有变动,同时,记者通过走访和咨询网点银行人士也获知了暂无调整的答案。不过,也有银行人士透露,不排除下周即将迎来调整的可能。某股份制银行北京某支行客户经理表示,“目前存款利率暂未下调,但下周预计会调整”;另一家总部位于北京地区的股份制银行支行网点工作人员表示,“下周存款利率可能会调降”。

随着六家国有大行再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3%的定期存款利率愈发难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公布的挂牌利率并非等同于办理存款时的实际执行利率,一般而言,存款实际执行利率会较挂牌利率有所上浮。

6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通过走访网点和电话咨询调查发现,随着存款挂牌利率的下调,六家国有大行实际执行利率也随之降低,不过,仍高于挂牌利率25-60个基点。“我行调整完毕后的实际执行利率2年期为2.55%、3年期为3.05%。”交通银行一支行网点人士称,“每家银行都会在基准利率上有一定的上浮权限。”

同日,起存“门槛”20万元的大额存单利率也进行了调降,但由于利率高于一般存款,多家银行均处于“抢购一空”的状态。“大额存单没额度”,农业银行北京某支行客户经理介绍,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6月8日,该行2年期、3年期大额存单分别下调15基点、20基点至2.35%、2.9%。

关联房贷的LPR会降吗

资金实现平稳跨月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重回小幅水平。根据央行官网6月8日公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6月8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由于当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整体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北京商报记者根据央行官网信息梳理发现,相较于5月末连续的百亿元级别逆回购,进入6月以来的6个交易日里,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均保持在20亿元水平,利率均为2%。这一地量操作模式也与过往操作惯例保持一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指出,月初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回归地量,更显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特征。月初地量级市场操作,助力实现资金小量净回笼。目前市场利率处于略低于政策利率水平附近运行,也反映市场流动性保持平稳略偏松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影响市场资金利率走势的另一事件发生在6月8日早间,即多家国有大行如期下调各类型存款利率。根据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银行在官方渠道披露的最新数据,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2%;两年期定存下调10个基点至2.05%;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均下调15个基点,最新为2.45%、2.5%。

基于上述情况,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有所升温,关于本月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LPR的走势引发热议。自2022年8月MLF下降10基点以来,央行一年期MLF利率已经连续9个月保持在2.75%水平。MLF操作规模也只是小幅加量,以满足市场的实际资金需求。2023年3月末降准落地后,关于降息的讨论也时有传出。

在5月15日央行发布当月MLF操作规模和利率时,降息预期再次落空。彼时多位分析人士指出,综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短期内央行降息的可能性还不高。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银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不仅有助于缓解银行业面临的息差压力,也将激发金融机构投资意愿。同时,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长动能见顶回落引发降息预期升温,面临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或将经历U型修复的磨底阶段、通胀低位运行,海外经济衰退风险加剧等背景,当前降息的可能性抬升,6月MLF利率或将下调5-10基点。如果MLF利率如期调整,那么LPR报价大概率随之走低。考虑到降低融资成本、刺激中长期贷款增长的目的,LPR非对称下调的可能性更高,长端报价下行空间更大。

降成本、促规模如何“两全”

在一家股份制银行北京地区支行网点,北京商报记者以储户身份表达了想要存款的需求,该行理财经理介绍称,“目前我行3年期存款实际执行利率为3.15%,2年期为2.65%,这是已经升级利率的产品,存款利息不会再涨,但有其他的福利可以享受。”

“存10万元额外送200元微信立减金,只要通过微信支付的资金都可以使用。”这位理财经理说道。

存款送礼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储户,但这一行为显然不被监管所认可。2018年,原银保监会联合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银行不得采取七种手段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其中第一项便规定“银行不得违规返利吸存,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

虽然这种送礼行为不被允许,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情况却难以避免。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相较北京地区这样的一线城市,其他地区通过送礼、返现拉存款的现象比比皆是。

在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看来,虽然银行整体的存款利率都在下调,但中小银行因为实力和品牌等因素在吸储能力上较大型银行弱,因此其存款利率较大型银行利率会有所上浮。虽然银行存款规模普遍增加较多,但不同银行和网点之间也会不均衡,一些银行依然具有揽储需要,从而在存款挂牌利率下降后,又以返现、送礼等方式变相提升存款收益,不过,这些方式涉嫌违反了以不当手段吸收存款的要求,在当下资金充裕的背景下,并不可取。

银行吸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吸收存款、同业负债和应付债券等,但近年来,受存款利率下行、区域位置、物理网点和客户结构的影响,部分银行揽储压力依旧难解。

据央行最新发布的2023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

未来,银行如何在降成本和揽储业务需求之间找到平衡?

在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看来,“随着息差压力持续收窄,银行自身也存在降成本的需求,而且监管层也会对银行的存款利率进行约束,但降成本不可避免会导致存款流失,银行需要平衡增规模和降成本。”刘银平进一步指出,银行的存款竞争类似“囚徒困境”,个别银行因为流动性缺口或追求规模进行高息揽储,很容易带动其他银行跟随定价,再加上银行的存款考核压力也迫使高息揽储经常发生。所以在下调存款利率方面,监管的作用很大,一方面要求银行各期限存款利率上限设定不得突破上限,一方面对违规揽储的银行进行查处。增额终身寿险继续蹭热度

一直以来,银行存款都是我国居民首选的资金保值增值理财工具。但在利率下行、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大背景下,部分资金流向了保险,目前市面上热推的预定利率为3.5%的人身保险产品中,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最受青睐,也成了理财型保险产品的主力。

“最近这类产品确实比较火,连我自己都买了10万元的增额终身寿险保单,风险低、利率还可以,但保险属于中长期规划,不是短期理财,要长期投资才行。”有保险代理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增额终身寿险能替代银行存款吗?它和银行存款的区别在哪里?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分析,首先,从投资流动性角度来看,增额终身寿险的流动性远低于银行存款。其次,从产品属性来看,增额终身寿险本质上仍然是终身寿险。从理论上来说,其主要的出发点是作为家庭财富传承的工具,而并非投资工具。所以,是否需要投保增额终身寿险,不仅看其收益,更是要从自己的需求出发。买保险的出发点是应对风险,是否投保保险以及投保哪类保险,需要从个人所面临的风险出发。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也提示,增额终身寿险不能和银行存款简单对比,增额终身寿险在前5年是负收益的,大额存单的收益率也是相对较高的。

市场整体进入低利率时代,居民财富如何在保值的前提下获得收益,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虽然增额终身寿险不能和银行存款画等号,但凭借保本且有一定收益的特点,此类产品的“出镜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当前,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将下调的消息屡见报端,增额终身寿险也在最近一段时间迎来集中购买期。

增额终身寿险适合哪类群体?有必要跟风“上车”吗?

宋占军表示,消费者在投保过程中要注意增额终身寿险是一款保险产品,保险产品具有保障的属性,同时增额终身寿险具有一定的理财属性,但这种理财属性必须依赖长期持有,短期退保会遭受本金大额损失。

此外,如果单纯从投资收益角度来看,并非只有增额终身寿险能实现兼顾保本和收益。

消费者还需要注意的是,“增额终身寿险复利3.5%”是一些销售宣传中经常出现的话语,但这里3.5%的复利并不是投资收益率,而是保额增长率,增额终身寿险实际收益率和投保年限、金额等有很大关系。增额终身寿险也并非“稳赚不赔”,如果中途退保,只可以领取保单的现金价值。以保险代理人向北京商报记者推荐的某款增额终身寿险为例,如果第一年选择退保,只能退回现金价值的45%,损失超过了一半。

(原标题:存款“降息”后,关联房贷的LPR会降吗?理财如何获益?)

来源:北京商报

流程编辑:tf027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晨光股份营收净利双降 新业务能... 财联社8月27日讯(记者 沈娇娇)今日晚间,晨光股份(603899.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国金证券上调融资保证金比例,什... 近日,国金证券通过官网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8月27日起,对除北交所以外的标的证券的融资保证金比...
江阴银行新注册《江阴农商银行全...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江阴银行(002807)新注册了2个项目的软件著作权,包括《江阴农商银行全网收单系...
老庙黄金频陷侵权风波,品牌信誉... 近日,国内知名黄金品牌老庙黄金因一款名为“吉果乐园”的产品设计引发了一场风波。该产品的造型被指与ST...
小红书“市集”上线,电商战略转... 小红书此次的产品内测,无疑是对其电商战略的一次重要调整。一级入口的变动,不仅是界面上的优化,更是其业...
原创 阳... 一份由地方国企主导、通过拍卖公司挂牌的债权转让项目,正因其操作模式的特殊性引发业内对合规性的广泛质疑...
掘金营销新赛道!中国一拖助力经...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当代农机) 面对农机市场周期波动、传统渠道增长承压的营销困境,中国一拖积极求...
引力传媒跌3.07%,成交额3...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27日,引力传媒跌3.07%,成交额3.06亿元,换手率6.18%,...
最新全球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演进:... BOSS Wallet 8月27日讯,在全球数字金融生态加速整合的背景下,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正成为技术...
动作频频,小红书电商怎么了? 作为小红书的资深用户,95后女孩林媛发现小红书底部菜单从“热门”变成了“市集”。进入页面后,林媛看到...
华致酒行业绩承压,行业周期下流... 酒类连锁流通企业第一股华致酒行日前公布业绩,显示其营收与净利润出现“双降”。作为茅台、五粮液等名酒的...
常铝股份为子公司新增提供1.1... 雷达财经 文|冯秀语 编|李亦辉 8月27日,常铝股份(证券代码:002160)发布公告,披露了对子...
智荟周刊 | 四川:以赛为媒绘... 增强“第一拉动力” 如何大力提振消费 图片来源/第12届世界运动会官方网站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
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机器... 截至收盘,中证物联网主题指数上涨0.5%,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上涨0.4%,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1...
“牛市绞肉机”仍在运转?暴跌真... 文章来源:公众号佩佩梭哈 昨日比特币、以太坊超跌反弹!目前小幅冲高回落!最近24小时,全球共有 84...
【2025数博会】贵阳大数据交... 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中始终走在前列。2015年,全国第一家数据流通...
宗馥莉名下一公司增资至4000... 松果财经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南京恒枫食品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200万美元增至4...
美团二季度营收918亿元,用户... 8月27日晚,美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及半年业绩报告。二季度营收918亿元,同比增长11.7%;其...
债市收盘|沪指冲高回落,债市企... 财联社8月27日讯(编辑 李响)今日,股市在成交量再破3万亿“天量”大关下,沪指冲高回落1.76%,...
29°五粮液·一见倾心官宣:以... “享青春,我乐意”。七夕前夕,五粮液正式官宣:29°五粮液·一见倾心产品已于8月26日在京东、天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