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巴菲特出清台积电股票后,引发了股东对地缘政治的担忧,在近日台积电召开的股东常会上,董事长刘德音专门为此做了解释。刘德音是这么说的,他表示台湾地区半导体行业应努力提升,中美都不能没有台积电,如果台湾地区半导体做得更好,中美两国会有更多的考虑,在世界地缘政治的紧张氛围中,将具有稳定作用。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
说什么中美离不开台积电,刘德音太高估台积电的价值,台积电作为一家企业,在半导体行业内的体量确实很大,但是要说中美这种大国离不开一家企业,这就纯粹是糊弄人的鬼话。刘德音为了安抚人心,夸大其词,本不值一提,但他在谈话中提到的几个点还是很有意思的。
首先是他谈到客户对台积电的安全生产很信任,要股东不要听信政治或军事策略专家的说法。实际上,台海局势紧张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台湾地区那些所谓的政治或军事略专家的说法,我们这么多年也都了解,乱七八糟的弱智言论层出不穷,确实是不值一提。但是像巴菲特这种投资界的大佬做出的判断,很能说明形势的严峻性,在国家利益面前,一家企业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台积电在台湾的晶圆厂)
其次,刘德音表示,台积电生在台湾地区,无法离开。话说的太绝对了,你说台积电不能搬去美国,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毕竟企业要生存,利润是首先要考虑的。但是台积电如果搬来大陆,大概率是会发展的更好。
大家都知道,此前,美国希望台积电到美国投资建厂,台积电是“积极响应”的,当然,这种“积极响应”是被迫的,没有任何一家台企会忽视美国高昂的用人成本和供应链成本,即使美国推出《2022年芯片和科技法案》对相关企业进行补贴,也让台积电得不偿失。
由于在美国的生产成本过高,台积电早在建厂之前就遭到了业界的悲观预期,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更是说,全球半导体业者面临的情境,已因地缘政治剧烈而改变,他甚至警示“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几近寿终正寝,不大可能起死回生”。
台积电的市场在中美,生产在台湾地区,受美国的制约非常严重,在中美科技战中,美国对台积电或三星等半导体巨头使出“半邀请半施压”的措施,逼迫这些企业去美国投资生产。美国最大的底气是当时美国作为全球半导体的最大需求方,有足够的购置力产生产业磁吸效应,完善半导体产业链。
然而,半导体需求最大的产业,移动通讯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中国已经在竞争中初具优势。今年的半导体市场用数据说明了这一点,以4月份的全球半导体销售数据为例,中国以2.9%增长率高居榜首,而美国的增速是负的。台积电转移到大陆,肯定可以迎来更好的发展,只能说屁股决定脑袋,不论台海局势怎么危险,台积电基于自身立场都只能选择在留在台湾地区。
就在去年,台当局和美国的一些经济学者还在嘴硬,说什么,在美中科技战、两岸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过去十几年来,全球半导体制造产能移往亚洲的态势,已经开始转而向美国为主移动。
然而仅仅时隔半年,台湾地区最大的半导体企业的掌门人就承认了,台积电无法搬去美国,从这里就可以窥见,美国想要以政府补贴和政策胁迫,完成半导体产业生态圈向美国转移,完全是逆经济规律的异想天开。
台积电的情况只是一个缩影,在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崛起的过程中,不只是台湾地区,美日韩的半导体巨头都受到了极大冲击,美国以政治手段逆经济规律,更是加速了中国在半导体产业的国产替代。
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当下,半导体行业也处于下行周期。据统计,近几月半导体市场的销售数据同比去年都有20%以上的跌幅,而台积电等半导体企业在美国的工厂还在持续亏损中。这种情况有利于中国半导体行业的赶超,而台湾地区的半导体厂商,如果因政治因素被美国裹挟,失去与中国大陆的合作,后果将是致命的。
有一句话,刘德音是没有说错的,地缘政治的问题远大于半导体,中美之间的博弈远远不是一家企业能够左右得了的。台积电面临的问题,是美国和台独分裂分子一手造成的,强迫台积电牺牲经济利益为政治服务,不仅是在伤害台湾地区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更是在牺牲岛内2000多万同胞的利益。这种无底线的出卖,必将受到历史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