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骤降17.6% 外贸突然垮了?真相是什么?
财经狐头条
2023-06-08 10:00:46
0

原标题:增速骤降17.6% 外贸突然垮了?真相是什么?

吃了一天的瓜,大家是不是都忘了一件事?

外贸坍塌了,由高增长陡转直下,突然大幅下跌16%-17%!

6月7日,海关数据显示:

按美元计价,今年5月份,我国进出口5011.9亿美元,下降6.2%,出口2835亿美元,下降7.5%;

按人民币计价,今年5月份,我国进出口3.45万亿元,增长0.5%,出口1.95万亿元,下降0.8%。

对比一下,今年4月份(上个月)的外贸数据:

按美元计价,今年4月,中国进出口5006.3亿美元,增长1.1%,出口2954.2亿美元,增长8.5%。

按人民币计价,今年4月,中国进出口3.43万亿元,增长8.9%,出口2.02万亿元,增长16.8%。

也就是说,按美元计价,出口增速由4月份的增长8.5%,暴跌至5月份的下降7.5%,增速下降幅度16%。

按人民币计价,出口增速由4月份的增长16.8%,暴跌至5月的下降0.8%,增速下降幅度17.6%。

才一个月的时间,一个统计口径的出口暴跌16%,另一个统计口径的出口暴跌17.6%。

这种跌幅,自己体会。

才一个月的时间,出口怎么就大幅下滑呢?

01

我们按照出口目的地,拆分一下:

1、对东盟出口:前4个月出口1.27万亿元,增长24.1%;前5个月,出口1.56万亿元,增长16.4%。

增速下降幅度高达7.7%。

按数据倒推,去年5月份出口为0.34万亿,今年5月份对东盟出口为0.29万亿。

也就说,今年5月份单月,我国对东盟出口不仅没有增长,还大幅下降了14.7%。

原来增速高达24%,5月份就下滑了14.7%,前后相差了38%!

2、对欧盟出口:前4个月出口1.17万亿元,增长3.2%;前5个月出口1.48万亿元,增长2.4%。

增速下降幅度0.8%。正常范围。

3、对美国出口:前4个月出口1.09万亿元,下降7.5%;前5个月出口1.38万亿元,下降8.5%。

增速下降幅度1%。正常范围。

4、对日本出口:前4个月出口3752.4亿元,增长8.7%;前5个月出口4612.7亿元,增长5.4%。

增速下降幅度3.3%。降幅过大。

5、对一带一路国家:前4个月出口2.76万亿元,增长26%;前5个月出口3.44万亿元,增长21.6%。

增速下降幅度4.4%。

按照数据倒推,去年5月份出口0.655万亿,今年5月份出口0.68万亿,增速仅为3.82%。

也就是说,5月份单月,对一带一路出口增速相差了22%。

从出口下降幅度就可以看出来,5月份外贸陡转直下的关键是,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拖累严重。

一个相差了38%,一个相差了22%。

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对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突然垮了?

实际上,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和东盟出口,一直有一个背离:我国对东盟出口暴涨,但是东盟对外的出口暴跌。

按照正常逻辑,东盟自身的需求量不大,不是全球主要消费市场,是亚洲转口贸易、加工贸易的出口经济体。

东盟的主要经济模式是,从中国进口中间品,然后加工一下,再出口到欧美市场。

这种关系就会造成一个现象,即东盟对外出口数据,跟中国对东盟出口数据,相一致。

东盟对外出口下降,中国对东盟出口也下降,反过来也一样。

但是,今年两者出现了背离。

我国对东盟出口一直高增长,增速高达20%,但是东盟对外出口却一直大幅萎缩。

比如,今年以来,越南出口已经连续4个月萎缩,5月份单月出口下降了10.3%,前5个月累计降幅11.6%。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背离?

有一个合理猜测就是,表面上是我国对东盟“出口”,实际上是我国对东盟“投资”。

对应的一个词就是,产业转移。

我国产业转移至东南亚,早就开始了,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之后,产业转移加速。

但是YQ影响,产业转移暂时受阻。封控放开之后,产业转移又报复性开始。

没有具体数据,但是大家可以去昆山感受一下,到处都是工厂搬走后的凄凉景象。

另外一个证据是,我国出口品类中,工程机械、零部件等等这种产品,非常强劲。

而这些品类,就是投资建厂的必备材料。

而且,我国对东盟的这种出口并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韧性非常强。

因此,与其说,我们对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出口,不如说我们对他们的直接投资加剧了,这实际上就是产业转移。

他们承接的这些产业,将来肯定会跟我国的产业抢市场。

我们要谨慎看待对东盟国家出口,他们不是来送饭的,更可能是来抢饭碗的。

一带一路国家,跟东盟性质类似。

为什么5月份,我国对东盟的投资,突然叫停了呢?

再回想一下,5月份,我国产业政策,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高层首次提及“低端产业”,首次为“低端产业”发展指明方向,不能退出 不许外逃。

传统产业可能会被当作“低端产业”,但是我们绝不能让它简单地退出,更不能让它外逃出去,而是推动它转型升级。

所以,我们5月份对东盟出口大幅下降,原因大概率是,我们对东盟的投资大幅下降,对东盟产业转移被叫停了。

02

我们再从技术上分析一下5月份出口为何突然下滑。

先看4月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为8.5%,虽然较3月份14.3%的增速有所下滑,但是这个数据仍然非常强劲。

这代表4月份出口强劲吗?不是。

因为今年4月份出口大涨的关键是,去年4月份基数太低了。

去年4月份,上海YQ爆发,上海港也差不多接近停滞状态,所以导致基数特别差。

如果剔除这个因素,4月份的真实出口增速差不多就接近于0,被高估了8.5%。

去年5月份,上海虽然也停滞,但是上海港口运转开始恢复,并且宁波港和深圳港开始承担压力,4月份挤压的订单在5月份开始释放。

也就是说,去年5月份的出口数据,比以往稍高一点。

即去年5月份,出口数据基数相对稍高。

因此,今年5月份,出口暴跌,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去年基数太高影响。

有一个问题,3月份,我国出口飙升14.3%,为什么?

现在,4月份、5月份的出口数据出来了,马后炮就更能看清楚3月份出口为啥狂飙了。

不是什么外需增加,就是单纯的订单腾挪。

去年疫情放开后,连续遭遇欧美圣诞节、我国春节等假期,欧美国家原先的订单都转移到了今年3月份,导致3月份数据异常。

所以,现在我国出口情况基本清楚了:

3月份出口暴涨,是订单腾挪挤压所致。

4月份出口大涨,是因为去年YQ爆发,导致基数太低。

5月份出口大幅下降,一方面是5月份基数稍微有些高,另一方面主要是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大幅下降。

与其说,我国对东盟“出口”大幅下降,不如说我国对东盟“投资”大幅下降。

而我国对东盟投资下降一个因素是,5月初,高层首次为“低端产业”指明方向:不许退出,不许外逃。

也就是说,今年前5个月,出口数据就一直“失真”。

从6月份开始,出口才会慢慢反映真实的外需,慢慢感受到寒意。

这件事影响巨大,为什么?

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时候,大家对外贸数据一直很悲观,全年预期增速-2%或0增长。

但是今年前4个月,外贸异常强势,不仅没有下降,而且增速远远超过市场预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之一。

三驾马车,消费,全靠去年低基数效应支撑,实际上两年平均增速为0;投资,地产投资,只有竣工,没有开工,基建投资也开始发力等等。

现在,外贸大幅下降,经济增长怎么办?

本文来自资本时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2天7个涨停后连续“大跳水”...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 近日,跨界光伏玩家江西沐邦高...
卖爆了!涨幅超过黄金,不少人抓... 继黄金之后,白银、铂金正成为贵金属市场的新宠。 铂金年内暴涨36% 引爆投资热 铂金价格今年一路疯涨...
基金分红:博时中债3-5年国开... 证券之星消息,7月5日发布《博时中债3-5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分红公告》。本次分红为2025...
7月4日重要资讯一览 重要的消息有哪些 7月7日(下周一)申购提示 新股方面,华电新能申购代码730930,发行价3.18...
万丰奥威2024年净利跌一成,... 瑞财经 钟鸣辰近日,万丰奥威(SZ:002085)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同比增收不增利。 报告显...
义乌“世界超市”:一件货品也能... 在义乌这座“买卖全球”的商贸重镇,记者看到,线上线下融合、国内国外互通的小商品贸易立体生态圈已然形成...
价格上涨,涨幅超黄金!不少人已... 今年以来,白银价格一路上涨,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备受瞩目的焦点。6月国际现货白银价格一度飙升至每盎...
港股基金包揽QDII涨幅榜前十... 随着上半年行情告一段落,全球主要市场也交出了各自的“成绩单”。 年内港股走势尤为亮眼,跑赢了纳指、日...
中消协呼吁青年理性消费 远离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北京报道 7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近期青年消费者盲目超前消费、大额借贷...
刚刚公告!225亿元长期资金到... 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有最新进展。 最新公告显示,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再出资成立规模225亿...
涨幅翻倍!这类ETF火了 01 7月4日,游戏、银行、金融科技等主题ETF涨幅居前。 金融科技主题ETF成为近一年来涨幅最高的...
【ESG动态】南山智尚(300... 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5年4月30日)的ESG评级结果,南山智尚(300918.SZ)获...
主动撤单屡见不鲜,中小银行A股... 钛媒体App 7月4日消息,主动调整上市计划的中小银行名单持续拉长。深交所官网最新信息显示,今年以来...
TVB演员雪妮病逝!与丈夫唐佳... 搜狐娱乐讯 4日,据港媒,TVB资深演员雪妮于本月3日因胰脏癌去世,享年77岁。雪妮的丈夫、著名武术...
12岁小孩哥“沉迷”维修!母亲... 封面新闻记者 马晓玉 头戴银色耳机,手握精密镊子,眼睛时不时盯着显微镜......在阳台的工具台旁,...
“蛇吞象”!600962,重大... 【导读】国投中鲁拟购买电子院100%股份,7月7日复牌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7月4日晚间, 国投...
对话顾家家居高管团队:重新定义... 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盘整期,产业链中的家居行业经历的剧震不亚于房地产。当周期真正到来,不少头部家居...
股票行情快报:美力科技(300...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美力科技(300611)报收于22.09元,下跌0.9%,...
非农超预期 美联储降息概率降低 美东时间周四,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非农就业人数大幅超预期,显示劳动力市场成功抵御了...
4万亿市场,大消息!沪深交易所... 【导读】影响4万亿元ETF市场,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后的ETF风险管理指引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