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高端访谈」对话新氧CEO金星:从市场“谷底”到千店“野望”,医美龙头的下一站
创始人
2025-07-29 18:42:06
0

编者按:

如果把中国消费医疗的演进史浓缩成一条坐标轴,医美行业无疑正处在从“野蛮生长”向“品质分层”拐点最陡峭的那一段:上游技术快速迭代,流量平台群雄环视,监管规则日益清晰,消费者则一边高呼“颜值自由”,一边对安全与价格愈发敏感。在看似拥挤的赛道里,谁能率先完成“标准化交付+品牌心智+产业链纵深”的三级跳,谁就有资格定义下一个十年的游戏规则?

带着这样的疑问,格隆汇《大咖面对面》之“格隆走进上市公司”专题走进中国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NASDAQ: SY)。此前在2025年过半之际,新氧CEO金星发内部表示,新氧青春诊所在营门店数量达31家,首次登顶中国轻医美连锁品牌门店数量榜首。与此同时,连锁业务收入在6月首次成为新氧集团最大收入来源。

业务结构拐点与重资产扩张同步出现,究竟是战术性窗口,还是商业模式的范式迁移?医美行业的高毛利、低净利怪象能否被彻底改写?

为此,格隆汇创始人格隆先生实地探访新氧北京望京总部,深入医学实验室、供应链展厅和数字运营中心,与新氧创始人兼CEO金星先生展开对话。双方围绕投资者目前关切的问题,从线下扩张逻辑、行业成长空间、产业链垂直整合等核心议题,进行了近三小时的深度对谈。

下面是格隆先生与金星先生的问答精彩集锦,分享给大家。

前言

创业维艰,周期无常。唯坚韧、乐观、向内求者,方能穿越牛熊,抵达心之所向。

01命运暗线:性格、天赋与时代

格隆:金总,您是中国互联网医美第一股的创始人。少数创业者能把公司送到美国资本市场,您已是公认的“成功者”。我习惯把成功者分为两类:天赋异禀,或勤能补拙。您自认属于哪一类?

金星上市至今,我仍把我们视作“十八线小厂”,倒不觉得自己有多成功。若一定要分类,我觉得我可能真的是天选创业人,“老天爷赏饭吃”这种,因为我的抗挫折能力和对失败的包容性都特别强。

前两次创业皆失败了,第三次成功了,六年即上市,但我认为真正的低谷反而在上市之后。

2019年之后,疫情冲击、中概股危机、巨头环伺,新氧的股价一度只剩峰值的3%,长期趴在低位上。那种从巅峰到谷底的坠落,比从未成功更令人煎熬。

但我也迅速调整,开启了现在我所认为的第四次创业,卧薪尝胆,业务如今也已现起色。因此,老天给我的“饭”不是智商,不是说我有多聪明,而是韧性,很强的抗挫折能力——这恰是创业者最核心的品质。

格隆:您的这种性格韧性源于天性还是后天养成的?

金星:一半是天生,这就是老天爷赏的,一半是后天。父母给我乐观、自信的性格底色;童年时期就读了《三国》《隋唐》这些历史故事,让我天然认为“成大事必经一系列挫折”。失败只是经验值,给我增加一些本事,让我离成功更近一步。

格隆:您是79年生人,您赶上改革开放全程。时代红利是否也是您成功的关键变量?

金星:确实幸运。过去四十年,中国几乎单边上扬,使我们天然乐观。但近年我们也明白:任何经济体都有周期。

格隆:是不是实际上你本身的天赋就足够好,所以你不需要多么艰难的去学习,获得好的成绩?

金星:二十多岁刚毕业的时候测我的智商好像是在137139,天才是140以上。所以我可能就是普通人当中不太笨的这样的一群人。

小学成绩平平,初中发力,高三才真正用功。因为那会儿还是喜欢看漫画、打篮球,还是有很多业余的活动。

反正因为我们的小地方在全校可能曾经名列前茅,爸爸妈妈就心里感觉挺好的,也没怎么去逼我。

我太太常说,你看你要是有很好的规划教育,没准你就上清华北大了。我觉得那有什么?其实上什么学校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热爱的事儿,然后有很好的性格,我觉得这些东西还是特别重要的。

02创业复盘:失败教会我的那些事

格隆:纪录片燃点里面说了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你说像我们这样的小镇青年,可能真正能去积累到这样的能够让你的家人足够安全,生活的足够舒服,可能真的只有创业这么一条路。

所以这句话表达你的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因为感觉你们不单是在做创业,想做自己的产品,你还想赚钱

金星:当然核心是理想,理想和现实永远是你必须要考虑的两件事儿。从理想的角度来讲,我当然希望说有自己创造的一个作品,让大家记住属于我的作品。

但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因为我们那会儿所谓的这些互联网大厂的收入,还不像今天,你在大厂做一个中层都能做到年薪百万,就是有很好的这样的一个物质基础。所以我们那会儿是觉得说,如果未来你父母老了,然后有很多的这些支出,可能创业真的是实现你财富一个比较大的跃升的一个手段。

格隆:您做的第一个创业项目,类似于现在的小红书。但是在再融资之际,遇到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本来谈妥的风投就没办法执行了,跟家里借的钱也花光了,公司也被迫解散。所以一次把公司关闭掉。有些什么记忆深刻的东西吗?你事后对这个创业做过什么复盘吗?

金星:做过蛮多的复盘。

其实你发现,做一家公司和你在一个公司里做一个产品完全不同。

你做一个产品有的时候你可能是产品经理,你可能是运营负责人,你可能是研发的人。但是做一家公司除了有一个产品之外,你还得让它商业化。然后你还得有销售的能力,你得有市场营销的能力,你还得有融资的能力,然后你得有招聘和团队管理的能力,你还得有财务的能力,就它需要的能力模型其实是非常多的

我们很容易就以为说,我在一家公司做一个产品,我就是这个领域里特别牛的,很多人天天来找我,慕名而来,天天请我喝酒,天天想跟我合作,你就认为那是自己的本事。

其实你自己开公司之后,你发现说在一家公司里做一个产品,特别像在一个实验室里面做一个实验,就是你的很多条件人家都给你准备好了。对你来说,只需要去做一些比较关键的一些细分事情。

但做公司你面对的是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世界是非常残酷的。你这个公司没有价值,你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掉你没有价值你怎么去跟人家讲,没有人会去给你投资的。你看到你的老板融资很很厉害,融了几千万美金,你以为自己也行,不是这样子的,差距非常大。

03为什么总选“女性赛道”

格隆:聚焦于做医美行业而且您的前两次创业也都和女性群体有关。您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思考,要投身于和这些女性更相关的这样一个赛道?

金星:其实我觉得我自己创业是因为我想做自己的作品,而这个作品一定就是代表着你的价值观。所以你看我的价值观我认为女性应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很多人认为女生做头发天天换不同的衣服,做美甲,买首饰是浪费时间。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很好啊,这是在创造美,而且这是热爱生活的一个表现。所以我从心里面就认为说,这个就是对的,这就是好的。所以我前两次创业都是做这种女性的购物分享社区。就是让晒一下我今天买了什么东西,我今天又怎么搭配了,我觉得很开心很好看。

然后我的第三次创业是做医美社区。因为我研究了医美之后,我发现其实被大众严重的误解了。其实我认为医美是一件挺好的事儿。但是因为这件事是一个非常非标的这么一个行业,消费者了解的又特别的少。所以在这个里面有大量的骗子利用这个行业说难听点就是,坑蒙拐骗去骗消费者的钱。

当然也想赚钱。任何一家创业公司,你核心商业模式如果不赚钱,这就是犯罪。我想赚钱,但同时也是希望说通过解决消费者的痛点,解决他的问题,给他创造价值从而去赚钱。所以它也是体现我的价值观,我认为医美好,我就做一个医美的平台,帮助消费者解决他的问题。

包括你看我们后来的一些广告的Slogan,也被很多人骂。我们有一条广告说,做女人美好,她代表我的价值观。我认为女生漂漂亮亮有什么不好的那很多人就来攻击我说不美就不好。首先我没有说不美不好,我也没有说男生美就不好,或者男生不美就不好。我只是说我做医美这个行业的,我认为女生变美挺好的。对,其实它就是代表了我的价值观,我就是想把它去实现出来。

04新氧方法论:如何把医美做成“山姆会员店”?

格隆:我看到新氧提出的口号是让一亿中国人轻松医美。您当初为什么会提出这个口号?它是一个医美平权的理念吗?

金星:是的,因为你看我们很多东西可以去参考韩国医美的发展的这样的一个路径。韩国的医美现在普及率非常的高,已经实现了这个社会所有的阶层,包括富人阶层,包括中产阶层,包括工薪阶层、学生阶层都消费得起。的医美已经发达到那个程度。

但今天的中国我会觉得说,如果同样是这三个群体来讲,我认为在未来的35年,中国的工薪阶层还很难去消费的起医美。因为你要知道中国的平均的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是三千多块钱。而今天中国医美的成本结构又很难在短期之内下降到那么低的一个程度。所以我认为今天中国我们还做不到让大量的工薪阶层消费得起。

因此目标群体其实是富人和中间的中产。而富人这个群体,其实中国过去传统的医美机构都是围绕着富人来去提供服务。而对于1亿的中产阶层,其实很少有人愿意为他们去提供高品质的、高性价比的这样的一个服务。而我们恰恰就是把我们的目标人群定位在中产阶级。

怎么说呢?就是他一年的收入可能在10万左右,一年花在医美上的预算可能15000左右。高知识、高学历,独立的事业。女性年龄可能是在30岁到40岁中间,这是我们最核心的这样的一个群体。一年医美消费可能46次,单次医美消费2000-3000元之间。所以我们所有的定价,所有的品项设计完全是按照这个群体来去设计的。

如果去打一个对比的话,我觉得可能更像医美界的山姆。因为你看山姆就是围绕着中产阶层,很高的品质,比较有竞争力的一个价格。

格隆:山姆的产品的品质力是经过多年的这样一个打造积累做出来的。确确实实能够做到最优的性价比。你们有什么自信能够做到这样一个最优?

金星:你看以前我们认为医疗最重要的效果就取决于医生,所以大家都喜欢找大专家,找大主任。可是你要知道大专家大主任他们厉害的地方,他们很全能见过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对一些很小众的问题,普通的医生解决不了,他也能去给你解决。而且很多大专家大主任他们其实做科研、发论文、带学生,他们其实也会把自己聚焦在这些比较有难度的项目上面。

可是我们会发现对于绝大多数的这些消费者来讲,它消费量最大的是一些基础的医美项目。比如说像水光针、光子嫩肤,像一些超声热玛吉的这样的一些抗衰类的基础项目。而这些基础项目你发现它是偏标准化的。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医生,首先我们会采取蛮严格的招聘,然后把我们的医生分成不同的等级,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项目。因为项目是有不同的难度的年轻的医生你就去做简单的项目,但是它的操作量非常的大。我们平均一个医生一个月操作三百多个项目,一年操作接近4000个项目。所以你看这个医生可能你感觉他才30岁,但是他一年可能做一千台光子嫩肤。所以如果你今天来做光子嫩肤,我不认为我的医生比大主任做得差。因为大主任平时不太去做这些光子嫩肤,因为对他来讲这个事儿太简单了。我的学生或者普通的这些年轻医生,你们去做就行了。

而且发现医疗的这个技术就熟能生巧。另外一个就是对于各种各样的这种诊疗的方案,我们也是请很多的专家和我们的医学部一起去研发出来的。是把这些大专家的经验汇集起来,去做标准化的流程,然后我们的医生再按它去做操作。

大专家能做很多的项目,而我们机构里的SKU只有几十个,就是那么多的项目我没把握能做得好。但我就聚焦在这几十个用户最常做的标准化的项目,我实现在这个里面的相对的领先。所以其实你看山姆也是类似的逻辑。以前的沃尔玛可能有10万个SKU,但是山姆只有4000SKU而我在这些SKU上要做到最好。

格隆:公司线下门店布局,有没有一最终的数量、地域范围及时间周期规划?

金星:我们对比了一下韩国的头部的轻医美连锁,对比一下中国的市场空间容量消费者群体。我们认为未来是有机会在中国能做成千店连锁的,就超过1000家门店。

这个当然对我们来讲是一个中长期的目标,可能会花差不多810年的时间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希望到那个时候,我们能覆盖从中国的一线城市到五线城市,包括到我们的老家七台河都能覆盖。至少在七台河能开家店。像头部城市可能一个城市就能开几十家店的规模

格隆:像奶茶店、咖啡店一开就是几千家、上万家的开,你们线下门店开了31家就已经是全国最大。能否解释一下这里面的差异吗?门店开起来难度很大吗?或者说要求很高吗?怎么31家就成为了全国最大?

金星:在以前,中国的医美机构其实极度分散的。中国现在有2万家医美机构,头部的可能就一二十家。像我们31家已经是数量最多的,然后还有大量单体。这个行业其实90%以上的医美机构是小的医美诊所,它们可能只是一家夫妻单体店。

是因为以前的医美是以整形为主,70%的市场份额是整形。而整形其实是一个不应该被标准化的项目。每个医生有自己的特长,有自己的审美,这个医生擅长去做这种双眼皮的类型,然后这个医生可能擅长做什么欧式小翘鼻的这种隆鼻,那个医生擅长去做什么日式自然鼻,就是他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风格,而消费者恰恰就是因为医生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和技术去买单。我今天就是想要这样的鼻子,那我就找这个医生。我明天想要那样的一个什么样的审美,去找那个医生。所以他天然就不应该被标准化,他就是应该极度的非标,就是应该开很多的这种单体的诊所。韩国也是一样,大部分都是这种医生的诊所。

另外一个,中国过去为什么没有形成这种大的连锁呢?一方面管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因为每一个诊所的管理难度可比一个奶茶店,甚至一个饭店的管理都要复杂。因为它是一个医疗机构,它是有大量的医生护士,还有很多的国家的规范去遵守。你难以想象一个医疗机构里面那些垃圾怎么放药品怎么放它有很多这种管理的国家标准,它面临非常强的一个监管,所以的管理难度其实非常的大。

如果靠人去管理,你发现你开20家已经是你的极限了。你再开21家你管不过来。他出了一个医疗事故,而你又是同一个品牌连锁,所有的门店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所以大家开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敢开了。不是说大家没有钱,是我管不过来。

回到新氧,我们其实天然就带着互联网的基因,所以我们在整个所有门店的数字化方面去做的比较好。我们不是用人管人,而是用系统,用数字化这个东西去管人。所以我们整个的管理的这种宽幅就大大的提升了,所以就是能快速的去做更多的店。

然后第三,其实还有成本结构的问题。韩国的医美为什么能做那么多的连锁?因为它成本很低,所以它能服务很多人。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的医美机构来讲,成本其实非常的高。营销成本非常的高,产品的成本非常的高,各种各方面成本也都非常的高。

对比之下,我们的这个品牌已经做了12年了,我们在这个品牌上累计投入了30个亿的市场预算。所以我的品牌的知名度其实比较高。而且我们也有很强的线上的私域,线上的这种公众号的用户矩阵,我们有很多的这种用户的积累。我们在过去四年里在供应链又投了十个亿去做自己的这个工厂,然后签约了很多的上游的升级产品管线。这一系列的动作让我的成本能大幅的降低,所以我今天能开比较大的一个规模。而这些对于国内很多其他的医美机构来讲,可能都是一个比较高的门槛的一个事情。

05左右手互搏:为何敢革自己的命?

格隆:从撮合交易的这个中间平台方到现在自己直接布局线下连锁,下场去做医美。我们且不说这个线下业务明显是更重资产,更烧钱的。关键你这样做会与线上平台上的客户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与原来的业务明显有左右手互搏之嫌。大概率会引起平台上面注册的那些医美机构的反弹和抵制,从而会冲击原有的业务。

所以公司为什么会做这种有点类似于自我革命式的大动作转型出于什么样的考量,是不是有点过于冒险了?

金星:当然有冲突,就是我们之前一个平台上特别大的一个头部的集团客户,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开了门店,然后整个就退出了。所以他们的这种激烈的反弹其实还是蛮强的。我们虽然做了很多的沟通,但我自己认为敢革自己的命不是缺点。其实是优点,很多的公司死就死在不敢革自己的命。

对我们来讲,未来这两块业务我们不是谁取代谁的这样的一个问题。连锁当然有巨大的吸引力。吸引力在什么地方?因为我认为它是能终极的解决消费者的问题。

我一直是认为我是一个产品经理,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可是我发现当我做了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医美的互联网平台之后,它也没有解决消费者的问题。这消费者以前觉得说,这么多的医美机构我到底怎么选?很难选。可是我平台上有这么多家医美机构之后,他依然觉得很难选。他以前觉得说没有信息很难选,现在信息太多,他觉得都很难选。

而且今天信息不只是我的平台上,也在各种美团点评的平台上、小红书的平台上,各种短视频的平台上,到处都是信息,消费者还是不知道怎么选。而且以前你做平台,你发现你很痛苦的地方是什么?消费者对你的用户体验的评价,不是说你这个APP好不好用,界面好不好看,而是我在你平台找了一家机构,我到那家机构之后,它给我的治疗效果,给我的服务体验是怎么样的。可是那件事坦白讲我控制不了,所以我很痛苦。虽然他跟我投诉,我去惩罚,但这也只是一个事后的一个东西。

我后来想想,是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终极方法就是我自己去做线下的医疗交付,我完全能决定说我的交付的流程是什么,我的医生是什么,我的项目是什么,我的用户体验是什么,我的价格是什么。

所以对我来讲巨大的吸引力,是因为我认为能解决根本性的一个问题。而且我们认为未来未必这件事不会帮到我的平台。现在大家觉得是竞争,可是未来我的连锁其实有大量的顾客,他们可能也有很多的需求是我满足不了的他也可以去选择我平台上的很多优质机构和优质医生以我觉得未来其实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融合机遇

06产业垂直整合:为什么花钱也学不会?

格隆:您刚才提到了去收购奇致激光,或者说去直接找厂商去拿他们的产品,这个实际上是你在整合供应链。您在花钱做这件事,我不认为这是您的优势。因为实际上中国有钱企业很多,比如,美团比你们有钱,甚至小红书也比你们有钱。如果说靠花钱就能够整合这些东西,然后在供应链上面摊薄,把你们的成本压下来,去做这个平民化的医美,他们是不是比你们更有优势?

金星:你说的特别好,我们认为我们现在的策略叫产业的垂直整合,就把医美行业的上中下游整合在一起。

在过去几年很多领域里,包括像新能源汽车,很多公司后面要全栈自研。其实就是产业整合的概念。但今天小米理想也好,包括特斯拉也好,它在产业链当中有很多的模块是它自己研发的。你像特斯拉甚至研发这种万吨级的压铸机,而小米甚至研究自己的一款合金其实当你在这个产业链当中,你做的越多,你垂直整合的优势就越明显,因为你的成本优势越明显了。

第二,其实真正很多的创新是跨界,就是可能这个车机是我做的,这个电动机也是我做的,操作系统也是我做的那我这三者的联动就会变得很好。但以前你是从三个供应商那边采购的,所以它的联动可能就没有那么的好。所以我认为说这个叫产业的垂直整合。今天当然有很多的公司,医美行业,比如上游特别好的公司,中游有特别好的公司。就像您说的,可能小红书或者什么抖音这样的一些平台,下游也有一些特别好的公司。

但今天我认为我们的优势是在产业的垂直整合。我们是现在医美行业唯一的一个上中下游都在做的这样的一个公司。这件事儿我认为不只是有钱,其实你是要对上中下游都有非常深刻的认知,非常强的决心。就是我们整家公司为什么我说我现在是第四次创业,我就All in在这件事情上面,我们对整个上游供应链的理解,对线下连锁业务的理解和对上游的理解,我觉得都还是比较深的。所以我们今天可能能整合到一个不错的一个程度。

07人生下半场:从外求到内求

格隆:如果让您给自己的上半场做一次“定性”,您会怎么下结论?它算不算成功?有哪些缺憾?而下半场,您最想完成的又是什么样的叙事,去回应内心真正的诉求?

金星:首先我觉得肯定不算成功,就有一点成功的小波浪很快就下来了。

然后还没有达到我心目当中真正想去做一个全民皆知的品牌,大众口碑很好的品牌,这个是我下半场的一个目标。

如果讲分水岭,我最近真的有一个感受,我觉得人生的上半场和下半场的区别是什么?上半场通常你向外求,下半场通常你向内求。

向外求你就是希望外面有很多的资源,有很多的机会,把握时代的浪潮,很多很多的这样的一些东西。可是我越来越感觉到,好像什么事情都是内外一体的,内就是外外就是内。

只不过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我们很多东西都是向外求,寻找外部的很多的资源。可是我觉得到中年之后,我越来越发现外部的东西是你不可控的,时代、政策、趋势、舆论是你不可控的。所以当你去追求很多不可控的东西,你就会迷茫,你就会悲观,你就会不知道要怎么去做,你会焦虑。

创业其实就是让我变成更好的人,变成更好的自己,这就是它的内在部分。而你变成了更好的自己,你的公司一定也会更好。这两件事不可能是割裂的所以我真的觉得说人生的内和外其实是一个东西。而人生的上半场你更多的向外求,人生的下半场更多的向内求,向外求你就不停地读书,听很多的名人传记,去从别人那儿取经。你从那去思考,你发现你人生从一开始其实就是知道什么是对和错。比如你的良知对吧?就王阳明说的致良知你不管这个人有教育没教育,看没看过书,其实他都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格隆:假设台下坐着一大批00后的年轻人,让您对他们说一段话,您会说一些什么?

金星:我认为向内求其实比一切东西都重要。我发现背后的本质其实都很像,就是善良、勇敢、乐观、开放。在我看来人生就是这八个字,就是你学会了这八个字,你看宗教很多就是教你向善很多的创业者成功的人,就是教你开放勇敢好像所有的东西最后都回归到这几个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票解锁,专属优惠!烟台市首个... 7月28日上午,烟台市首个“票根经济联盟”成立!芝罘区东山街道联合辖区14家商户,通过票根与多元业态...
鹏华基金王石千:股市仍有结构性... 今年以来可转债市场表现亮眼。展望三季度行情,鹏华基金多元资产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王石千表示,A股仍...
股市必读:川投能源(60067... 截至2025年7月29日收盘,川投能源(600674)报收于15.8元,下跌0.38%,换手率0.5...
杭叉集团拟新增3亿元融资租赁回... 7月28日,杭叉集团发布公告称,为拓宽公司销售渠道,进一步促进业务发展,公司拟新增不超过30,000...
贵州农商联合银行筹建工作启动 北京商报讯(记者 宋亦桐)7月29日,据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贵州省联社”)官网消息,7...
股市必读:赤峰黄金(60098... 截至2025年7月29日收盘,赤峰黄金(600988)报收于23.31元,下跌0.3%,换手率3.6...
利率跌至0.05%,年轻人反手... 近日,六大国有银行再次集体下调存款利率,将一年期定存利率降至0.95%,活期利率更是低至0.05%。...
三星与特斯拉签署“创纪录”协议 当地时间7月28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X社交平台发布一则重要消息:三星电子将在其位于美国得克...
股指期货交易——在金融浪潮中舞... 在金融市场的浩瀚海洋中,股指期货交易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承载着投资者的希望与梦想,穿梭于市场的波...
焦点复盘算力、创新药双轮驱动,... 财联社7月29日讯,今日43股涨停,22股炸板,封板率为66%,西藏旅游7连板,山河智能、西藏天路、...
未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相关... 今日聚焦 【7连板西藏旅游:公司未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相关单位开展业务合作】 【药明康德:拟将回...
港E声|一文看懂港交所ESG监...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丨特约研究员祝箐 近日,港交所宣布,所有主板及GEM上市公司(即香港所有公...
刘煜辉:顺周期情绪升温 债市或... 来源:新浪证券 7月29日,新浪财经连线@刘煜辉lyhfhtx 博士,就A股走势、经济周期、资产配置...
植物医生IPO:“丐版”薇诺娜...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植物医生终于叩响了A股的大门。 ...
光源资本CEO郑烜乐:未来十年... 光源资本创始人、CEO郑烜乐7月28日在2025人工智能大会“AI+N”光源人工智能产业融合论坛上表...
IMF上调全球增长预期 呼吁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9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小幅上调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原创 8... 雷达财经出品 文|彭程 编|孟帅 在不久前揭晓的《2025新财富杂志500创富榜》上,科大讯飞董事长...
再添120亿美元大单!恒瑞医药... 红星资本局7月28日消息,今日早间,恒瑞医药(600276.SH;1276.HK)宣布将旗下HRS-...
前CEO被阿迪挖角两年后,彪马... 德国运动品牌Puma彪马近日遭遇重挫,股价在7月25日单日暴跌18.4%,创下近年来最大跌幅,起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