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其他板块一波三折之际,银行板块不是创新高,就是在创新高的路上。
光是今年年内,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股刷新历史新高次数均在10 次以上,江苏银行等股刷新历史新高的次数甚至超过20次。
01 银行股不断创新高
到底是为什么?
有人说,是因为股息高,但其他公用事业板块一样股息高,近半年并没有涨那么凶;
也有人说,是预期经济修复、银行基本面反转,但其他顺周期板块还在底部打转,说明银行本轮行情是没有景气度改善也能涨;
也有人说,是“稳市场”的大资金,尤其是沪深300指数等被动资金,持续不断涌入涌入指数权重银行股,但沪深300最近已经在流出,银行股却依然在创新高……
所以高股息、ROE改善、被动指数资金……任何单一因素都很难解释银行股的上涨。
最近有机构提出一个新维度:
银行上涨主要是PB-ROE剪刀差的修复。根本上还是PB下降速度过快,引领了一波重估净资产的修复行情。
该机构还顺势推导出:
低估的非银(含券商、保险、数字金融等),很有可能是下一个银行板块。三、四季度可能是其估值修复启动的重要时间窗口。(来源:信达证券)
02 本轮行情两个核心因素
估值、宏观叙事
银行板块本轮上涨始于2022年,持续三年还在继续,但最凌厉的阶段出现在2024年初至今。
图表:申万银行
(来源:wind,指数历史走势不预示未来)
有两个重要原因:
1、估值修复:PB-ROE剪刀差达到极致
2021~2023年期间,银行股PB下降速度远快于ROE。因此站在2024年初来看,银行股过度低估估值存在较大修复空间。
银行股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这样的PB-ROE收敛修复行情,在2014年也发生过。
2、宏大叙事:地产三支箭+低利率+资产荒,增量资金涌入
2022年11月,地产三支箭政策出台,缓解的不光是房企资金紧张的问题,也扭转了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压力,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也得到了缓释。
与此同时,风险资产中,房地产融资相关的高收益资产大幅减少;稳定回报类资产中,国债利率也大幅下降。
配置资金(特别是保险)需要寻找到其他稳定回报型资产,叠加IFRS 9新规则施行(只有分红计入当期损益,股价变动带来的当期损益不计入损益表)。
银行股的股息率高且趋势性上行,同时地产风险解除、盈利稳定性增强,正好契合了配置型资金的需要。
图表:10年期国债VS银行股息率,二者利差
(来源:信达证券)
除了保险,其他机构资金也在加入买银行的队列。
截至2024年年底,主动公募、被动基金、保险资金和北向资金这四类核心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银行股自由流通市值的比重达到23.9%。
其中被动型基金与北向资金成为增持的核心力量,主动型基金的持仓也出现连续回升。
03 银行股涨到哪儿了?
对比以往极端情况
1、增量资金:机构还有增持趋势
中信证券分析,四类机构资金或维持增持趋势:
1)被动基金预计将从快速增长转为稳健增长;
2)公募新规有望对主动基金的配置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3)在低利率环境下,保险资金对稳定回报型资产的需求依然存在;
4)北向资金的流向将更多取决于宏观周期和市场整体情绪。
2、估值:相比以往牛市领涨板块,空间上还有距离
浙商证券策略团队认为,“银行牛市行情现在或运行至中段”,将银行PE-TTM和PB(LF)的累计涨幅分别对比往期牛市领涨板块(白酒、新能源、煤炭),均显示还有一定的距离。PB视角下,中信银行指数有望从2022年10月的0.5X修复至0.8-0.9X左右。
(来源:浙商证券,历史不代表未来)
不过中后段避免不了的是波动加大。机构也在寻找下一个类似银行的修复机会。
04 会扩散到整个金融?
对比银行板块
信达证券认为:银行股扩散到整个金融板块,也就是券商、保险、信托资管、数字金融等,尤其是强贝塔属性的券商值得关注。
1、估值:也存在类似的PB-ROE剪刀差
2010年以来,非银PB和ROE波动相关性很高,但2021-2023年,非银的PB下降的速度和幅度明显超过ROE。
2、资金面:量化和公募资金有望增持
量化等资金交易活跃,不断寻找动量机会的过程中,可能会在某些阶段关注到金融股,因为银行动量已经很强了,如果后续成长、消费的动量逐渐走弱,则金融股存在走强的可能。
同时,公募基金考核新规也利好非银金融。银行是公募明显低配(持仓占比低于指数权重最多)的行业,其次是非银。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非银不具备高股息特征,所以在此之前估值没有出现类似银行股的稳定修复。
信达证券还指出:金融板块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
进攻属性表现在,对海外经济敏感性低,同时对国内政策敏感性又特别高,券商对行情的敏感度尤其高,属于强贝塔板块;
防御属性表现在,长期破净(PB小于1)的个股占比多,因此也是“市值管理”受益方向。
(*注:2024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市值管理已被纳入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要求通过提质增效、回购增持、分红派息、并购重组等举措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05 金融何时启动?
时机快成熟了
信达证券表示,金融行情很可能在三季度末、四季度启动,原因基于3点:
1)每年Q4风格往往和前三个季度略有不同;
2)公募考核新规在Q4的影响可能会比其他时间更大;
3)指数当下处在震荡区间,Q4宏观政策发生变化的概率较高,指数存在往上突破的可能。
(图片来源:信达证券)
附相关ETF
行业主题ETF:银行ETF华夏(SH515020)、券商ETF基金(SH515010)、金融科技ETF(SH516100);
港股市场金融含量最高的ETF:港股通金融ETF(SH513190),金融合计权重达97%,支持T+0交易;
重仓金融的宽基:上证50ETF(SH510050) ,金融合计权重四成。
下滑查看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以上仅作为服务信息,观点仅供参考。提及个股不作为推荐,不作为投资依据。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或承诺。ETF二级市场价格涨跌幅不代表实际净值变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证50ETF、港股通金融ETF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其余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
上述基金为股票基金,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作为指数基金,可能出现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或违约等风险。
此外,ETF产品特定风险还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等。
T+0特别风险提示:港股通金融ETF作为跨境ETF,实行T+0回转交易机制(即当日买入,在交收前可以于当日卖出),资金运作周期缩短,可能带来短期波动风险。
港股通金融ETF投资于港股市场,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法律文件,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