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局势可谓是风云变幻,尤其是在经贸领域,那真的是热闹非凡。中美之间关于关税的这场大战,经过长时间的你来我往,最近有了重大进展,双方已经谈得差不多了,大幅度削减关税,剩下的一些小问题,也会在后续的谈判中慢慢解决。这消息一出来,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其他国家身上,为啥呢?因为美国之前搞了个大动作,上个月不仅对中国发动了关税战,还对其他所有国家都下手了。虽说给了大家 90 天的暂缓期,但在这期间,美国那可是毫不客气,公然拿关税当武器,威胁其他国家,说要是减少跟中国的经贸往来,就能得到美国关税减少甚至全免的好处。这一下子,可把其他国家给难住了,大家都不想做这道选择题,谁不想中美两边都不得罪,都能继续做生意呢?但在美国的强大威慑下,没办法,只能二选一。
对大部分国家来说,这选择题简直比高考还难,中美两个大国,各有各的优势,实在不知道该怎么选。可对澳大利亚来说,这题虽然也不好做,但答案似乎没那么难选。澳大利亚贸易与旅游部长法雷尔在 5 月 15 号的时候,那可是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接表明了态度。他说特朗普政府拿着关税大棒,胁迫其他国家一起,想把中国排除在世界经贸体系之外,可美国却忽略了一个超级重要的问题。啥问题呢?那就是对澳大利亚来讲,跟中国的贸易比对美国的贸易重要太多了,用他的话说,那是 “重要 10 倍”。所以澳大利亚肯定会根据自己国家的利益来做决定,而不是听美国的指挥,美国让做啥就做啥,不让做啥就不做啥。澳大利亚也不傻,不会签署那些违背自己国家利益的协议,而且已经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修改草案,表明自己的立场。
其实啊,这可不是法雷尔一个人的想法,现在澳大利亚政府高层,普遍都是这么认为的。在中美关税战还没爆发的时候,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就说过,澳大利亚往中国出口牛肉、葡萄酒、龙虾等好多产品呢,双方的经济关系那是相当重要。而且他还强调,比起经贸联系,澳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更重要。就连澳大利亚的反对党领袖达顿,也觉得澳中两国关系的未来一片光明。
澳大利亚这些官员表达的意思特别清楚,他们既不想失去美国这个盟友,也不想丢掉中国这个大市场。但要是真到了必须二选一的时候,他们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选择中国。为啥会这么选呢?看看数据就一目了然了。在 2023 - 2024 年这个时间段里,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总额达到了 2120 亿澳元,可对美国的出口额仅仅只有 370 亿澳元。中国这边的数据,是美国的 5.7 倍呢,就这差距,澳大利亚怎么可能选美国嘛。
事实上,中国这些年一直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经贸伙伴。中国是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在其出口总额里占比,常年都稳稳地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澳大利亚政府要是想让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得好,那肯定得跟中国搞好关系,在经贸和政治方面都保持友好的互动才行。
咱们再回头看看以前,要是澳大利亚走反华的老路,那后果可不好受。澳总理之前提到的那些出口王牌产品,像牛肉、龙虾、葡萄酒等,曾经就因为中澳关系紧张,遭到了中方的制裁,这一下子,中澳之间的经贸往来可受损严重了。澳大利亚自己也尝到了苦头,所以现在他们也明白,不能再随便跟着美国瞎闹了。
具体来说,前几年莫里森政府跟着美国,在新冠疫情源头调查上对中国态度不友好,还在台湾问题上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对中国投资进行各种审查和限制。中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管,马上采取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这一下,澳大利亚的龙虾、葡萄酒、大麦、煤炭等大宗出口产品,对华出口都严重受挫,澳大利亚自己统计了一下,损失高达数百亿澳元。可美国呢,当初说会和澳大利亚“站在一起”,结果却在背后偷偷 “捅刀子”,不仅扩大对华出口,还抢占了原本属于澳大利亚的在华市场份额。就拿葡萄酒来说,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国的市场规模,从 11 亿美元一下子下滑到 2460 万澳元,下降了差不多 99%,这打击太大了。因为这件事,莫里森的支持率都下降了,在 2022 年的大选中,莫里森政府威信扫地,最后被迫下台。
2022 年阿尔巴尼斯上台之后,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开始努力缓和和中国的关系。2023 年,中澳关系有了很大改善,被称为中澳 “交流、对话与改善之年”。特别是煤炭禁令解除后,澳大利亚的经济形势一片向好,当年澳大利亚对外贸易顺差里,将近 80% 都来自对华贸易。法雷尔也强调,他们花了三年时间,才好不容易让两国关系回到正轨,可不想再走回头路了。
现在特朗普政府又想让澳大利亚针对中国,可澳大利亚这次可不会再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