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5月9日,《Brand Finance(品牌金融)2025年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正式发布。该报告从品牌价值、品牌强度及行业分布等多个维度,呈现了中国品牌在过去一年的发展态势和市场格局的新变化。凤凰网作为中国独家首发媒体,同步公布该报告的最新动态。
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500强品牌的总品牌价值接近2万亿美元,品牌价值总额较上年增长2.5%,其中排名前10的品牌价值占比达34%,头部效应显著。
品牌价值前十强:抖音登顶,金融业稳居前列
抖音(品牌价值增长25.6%,达到1057.9亿美元)连续第二年荣登榜首,同时位列全球最具价值媒体品牌的第二位,展现出厚实的增长潜力与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抖音通过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在短视频内容创作、直播电商等新兴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凭借创新的内容形式和商业模式,成功吸引了海量用户与合作伙伴,其品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大,获得广泛的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国家电网(品牌价值增长20.4%,达到856.3亿美元)超越中国工商银行,成为中国第二大最具价值品牌。同时国家电网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公用事业品牌中的领先地位,并连续多年稳居榜首。2025年,国家电网继续领军全球能源转型,致力于新型电力系统开拓性建设,同时持续强化品牌引领,聚焦品牌价值可持续提升。
紧随其后的金融板块整体表现稳健,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品牌价值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工商银行的排名较上一年下降一位,但其品牌价值仍保持了10.1%的增幅,并连续第九年稳居中国乃至全球最具价值银行品牌的领先地位,充分展示了作为金融行业领军企业的强大韧性和持续竞争力。这种韧性主要得益于其“工银云”数字生态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其“一带一路”项目的跨境区块链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的绿色融资解决方案,以及开展通过金融科技推动农村发展的相关举措。
在消费品牌领域,茅台的品牌价值同比增长16.5%,达到583.8亿美元,排名稳固保持在第七位。通过“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开展酒类销售,茅台取得了显著的数字化转型成果。腾讯品牌价值增长22.1%,达到440.4亿美元,再次跻身全国十强,排名第九。腾讯持续加大在科技合作与数字化解决方案上的投入,并借助AI技术驱动视频号广告、云服务等业务发展,这些新兴业务不仅成为增长的重要引擎,还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腾讯的市场影响力。
品牌价值增幅:小天鹅领衔,消费与制造品牌表现亮眼
家电品牌小天鹅以210.3%的同比增长率,荣膺2025年增长速度最快的品牌,其品牌价值从2024年的5.7亿美元提升至2025年的17.7亿美元,排名由前一年的第329名跃升至第157名,上升了172位。在美的集团的有力支持下,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其洗衣机和空调产品的强劲市场表现。此外,小天鹅通过多渠道营销策略,包括社交媒体推广、关键意见领袖合作以及线下互动体验,开展了一系列以家庭健康为核心的品牌活动,通过家庭场景覆盖了广泛用户,通过会员体系和优惠活动增强了用户粘性,提升了品牌的市场吸引力和用户忠诚度。
另一家电品牌苏泊尔以137.8%的增速紧随其后。在2025年第一季度,苏泊尔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5.8%,显示出内销与外销业务的稳健增长态势。此外,其产品线持续扩展,已从传统的炊具领域逐步延伸至厨房小家电及环境家居电器等多个领域,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使用需求。
新濠影汇(品牌价值增长118.5%,达到8亿美元)以及国泰世华银行(品牌价值增长102.4%,达到13.9亿美元)等品牌,通过实施差异化的战略举措,品牌价值实现了大幅增长,这一现象充分表明,在特定市场机遇下,多元化领域的品牌具备实现突破性发展的潜力。
品牌价值降幅:阿里巴巴价值缩水明显,房地产承压
零售与房地产行业成为价值缩水的“重灾区”。阿里巴巴品牌价值同比下降87.7%,排名从第48位跌至第274位,位列降幅首位。这一变化主要归因于公司核心电商业务增长放缓、云业务分拆面临挑战以及资本市场的波动。阿里巴巴启动“用户为先”的战略重组,这一举措不仅短期内的调整对市场信心产生了一定影响,其长期潜力亦获得机构认可。
在房地产企业中,华发股份、中国金茂以及长江实业等企业的品牌价值降幅均超过50%,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行业周期性调整以及市场需求的阶段性疲软。
品牌强度指数前十强:欢乐谷异军突起,文化IP与用户粘性成关键
在品牌强度方面,欢乐谷表现出色,其品牌强度指数从2024年的84.46分提升至2025年的97.03分,增长了12.57分,排名由第35名跃升至首位,品牌实力评级达到最高的AAA+级别。这一提升体现了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对线下娱乐场景的强劲需求。品牌强度的大幅提升主要归因于欢乐谷在国内市场中较高的客户关注度与偏好度。通过持续升级游乐设施、优化服务体验以及推出一系列广受游客欢迎的主题活动,欢乐谷有效提升了品牌的美誉度与市场影响力。此外,青岛啤酒与万达电影等品牌在品牌强度指数方面实现了大幅增长,分别提升了8.5分和18.1分。上述成果充分体现了在消费复苏的大背景下,传统行业品牌通过创新策略实现焕新发展的强大潜力。其中,万达电影通过有效的IP运营与线下场景深度融合,排名从第110位跃升至第4位,成为今年文化娱乐行业中的一大亮点。
微信以95.2分位列第3。根据2024年底的数据,其视频号日活跃用户接近6亿,小程序GMV同比增长192%,进一步彰显了其商业化潜力的持续释放。值得注意的是,万科的品牌强度指数增长了13.9分,排名上升至第7名。万科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以及经营性物业贷等手段,一定程度上缓解债务风险,为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此外,在物业领域,万科物业凭借较高的品牌信任度,在市场竞争中体现出品牌赋能的优势。
行业分化:新兴产业崛起,传统行业加速转型
从行业分布的角度来看,金融行业在品牌价值前十强中占据显著比例,其中四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入选,充分凸显了金融行业作为中国经济支柱的重要地位。数据显示,银行业在2025年的总品牌价值达到4675.9亿美元,在各行业中位居首位,占总品牌价值的23.7%,并有64个品牌成功上榜。
此外,食品与饮品行业也表现出色。以茅台(品牌价值增长16.5%,达到583.8亿美元)、五粮液(品牌价值增长7.3%,达到277.8亿美元)以及雪花啤酒(品牌价值增长8.6%,达到46.6亿美元)为代表的多个品牌,凭借其卓越的产品品质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在榜单中占据重要位置,充分彰显了该行业品牌的强劲生命力及广泛的市场影响力。细分行业中,烈酒、啤酒和食品等领域均有品牌上榜。其中,烈酒行业的总品牌价值为 1129.9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6.2%,品牌数量也从10个扩展至14个。
媒体文化行业总品牌价值达到2158.5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7.4%,上榜品牌数量也从24个增加至26个。这一增长可能得益于互联网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媒体文化企业创造了更多发展机遇。相比之下,房地产行业继续应对着严峻挑战,其总品牌价值从2024年的693.6亿美元下降至2025年的457.7亿美元,降幅达34%,品牌数量亦减少了 5 个,这充分反映出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整阶段,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
Brand Finance中国区总裁陈忆登表示:
“中国品牌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型期。科技驱动型行业品牌崭露头角,快速蝶变;消费与服务品牌也通过场景创新保持活力;而传统行业则通过技术赋能与模式优化坚定应对挑战。这些转型本质上是品牌资产与智能经济的双向奔赴——智能经济为品牌提供技术基础与数据资产,品牌则通过场景化创新反哺智能经济生态。未来几年,中国的优秀品牌有望抓住机遇,在全球化竞争与本土化需求间构建动态平衡,以品牌“技术底座+文化内核”的双轮驱动模式,开启品牌价值持续增长与智能经济进化同频共振的新纪元。”
关于Brand Finance
Brand Finance 作为一家特许会计师事务所,是全球唯一的独立第三方品牌估值、战略咨询机构。多年来持续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深度合作,完成了包括 ISO 10668:品牌估值和 ISO 20671:品牌评估国际标准的制定及定期修订。《Brand Finance 2025年中国品牌价值500强》由Brand Finance总部每年在伦敦发布。报告各板块包括各上榜品牌的核心指标表现、优秀品牌最新的创新与技术研发亮点以及Brand Finance对全球品牌在可持续发展等关键领域的洞察与展望,都基于国际会计准则以及ISO 10668及ISO 20671标准计算与分析获得。
基于以上标准,Brand Finance集团已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近万个品牌完成了品牌价值评估及咨询服务,并长期为五大洲主要经济体的政府及各类机构提供可靠的品牌战略管理技术支持。中国公司自成立以来聚焦中国区业务,服务各行业中国头部品牌。Brand Finance也是国际估值标准委员会(IVSC)中唯一的品牌估值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