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医疗行业数字生态创新大会暨第七届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湖南长沙举行。225个从各赛区脱颖而出的团队同场竞技,64位来自全国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医健企业的专家评委严格评审,最终决出全国各奖项。其中,由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包医一附院”)牵头,联合内蒙古上医智检大数据研究院完成的“医学检验数据质量控制大模型技术的示范应用与推广”项目,一举夺得技术创新赛道一等奖和最佳原创奖。
“如今检验结果在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繁琐复杂,仍存在诸多问题。”包医一附院项目团队负责人王翠峰教授说道,检验全流程质控存在盲区,传统质控方法技术受限,室间质评覆盖不足,检验结果互认不理想且缺乏统一质量监管体系,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行业痛点 。为降低医保费用支出、缓解患者就医负担,团队基于 PBRTQC 质控方法并结合 Deepseek,通过“机器学习 + 大语言模型”双技术,构建起“数据监测 - 失控判断 - 根因分析 - 报告生成”全流程智能化质控系统。
谈及项目创新亮点,王翠峰教授介绍道:“我们创新性地采用 ML-PBRTQC + DeepSeek闭环算法,选择XGBoost进行特征重要性分析,搭配 LSTM 捕捉时序模式,还基于 DeepSeek-R1用llama-factory 微调,实现风险预警从‘被动’变‘主动’,数据决策从‘模糊’变‘透明’,质控管理从‘单一环节’到‘全流程覆盖’。”
项目负责人王翠峰
作为项目主创力量,包医一附院医学检验科实力强劲,不仅是包头市领先学科和自治区重点学科,还承担着包头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职能。“我们团队早在2017年就开始配合包头市推进检验结果同城互认工作,这些年积累的实践经验,为项目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与实践支撑。” 王翠峰教授表示,目前市场上尚无同类产品,该新型质控技术有望成为破解行业难题的“金钥匙”,推动医学检验从数字互认迈向质量互认新阶段,为提升区域医学检验质控水平注入强大动力。
本届大赛以“智领未来、算启新医”为主题,旨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医疗行业深度融合,培育医疗新质生产力,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 创新驱动平台,助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此次我区科研团队获奖,展现其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也为自治区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
(来源: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