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A股、重启港股IPO,中润光能由盈转亏背后的多重隐患
创始人
2025-03-26 20:23:50
0

文|创业最前线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行业曾被视为“黄金赛道”,但近年来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价格战和技术迭代的冲击,让不少企业走上发展的下坡路。

作为全球第二大光伏电池制造商的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润光能”),在今年3月13日重启上市进程,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试图在A股上市折戟后寻求新出路。

然而,这家年营收超百亿的光伏巨头,在2024年却交出了一份营收骤降、亏损13.63亿元的成绩单,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行业周期性危机,更暴露了企业自身的多重隐患。

曾冲刺A股IPO且已过会,又撤回上市

成立于2011年的中润光能,其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早在2023年5月,公司就曾向深交所创业板递交了IPO申请,在最初版的招股书上,公司曾想募集资金40亿元,其中20亿元用于投入年产8GW高效光伏电池项目(二期),另外2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图 / 中润光能A股上市招股书

但深交所在2023年11月向中润光能下发了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要求公司说明募资规模测算的合理性及依据,并同时说明募集资金用途中补充流动资金规模的合理性。

中润光能解释称,公司2023年4月28日提交申报材料时,行业平均PE(TTM)倍数为21.41倍,因此他们公司的预计市值为428.82-524.11亿元,预计发行估值为400亿元。

但受二级市场大盘波动整体影响,估值处于震荡下行及低位盘整阶段。参考2023年11月24日平均PE(TTM)倍数10倍估算,中润光能的预计估值为200.36-244.88亿元。

因此,他们将公司预计发行估值调整至230亿元,并相应调整募集资金金额,从40亿元骤降至23亿元。其中,扩产项目仍投入20亿元,但补充流动资金的规模从20亿元锐减至3亿元。

图 / 中润光能对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文件

短短半年左右,中润光能的估值和募资金额就出现大幅缩水,本质上是光伏行业从野蛮生长向理性出清过渡的缩影,同时这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

2023年12月15日,中润光能曾经成功过会,距离A股上市只差临门一脚,但在2024年6月28日,因保荐人撤回上市发行,最终中润光能上市折戟。

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3年底的审议结果公告中显示,中润光能被要求说明公司经营业绩波动较大的原因和合理性,未来业绩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其存在财务内控规范问题,需要说明相关原因。

中润光能在A股上市的招股书中曾披露,公司在2020年和2021年存在过共计2000万元的转贷,2022年末前已经偿还所有转贷涉及的借款。此外,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中润光能与子公司或各子公司之间也出现过不规范票据使用行为,包括以票据形式借、还款或票据找零。

尽管这些情况已经整改,但也凸显了中润光能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中润光能也有家族企业的特点。

最新的招股书披露,龙大强、孟丽叶夫妇合计可行使该公司50.64%的投票权,是该公司的实控人。

而在中润光能的董事会中,共有5名执行董事,其中3名执行董事是亲属关系,除了龙大强及其妻子孟丽叶外,还有孟丽叶的弟弟孟百顺。

图 / 中润光能港交所招股书

招股书还披露,龙大强和孟百顺曾各自因为诉讼进入过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中,龙大强是2019年12月被列入该名单,2021年7月被移出。孟百顺则是2019年3月被列入名单,2020年9月被移出。

他们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原因是曾为其他人做担保。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龙大强一直在履行他在与诉讼有关的和解协议项下的还款义务,而孟百顺则没有与诉讼有关的未清偿债务。

未来,中润光能的管理层仍需要继续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减少相关风险的出现。

2024年营收接近腰斩,全年亏损超13亿元

最新招股书显示,中润光能的产品包括光伏电池片和光伏组件。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光伏电池对外出货量计,2024年度,中润光能是全球第一大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市占率18.3%。同时是全球第二大光伏电池制造商,市占率14.6%。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中润光能的光伏电池片实现营收115.78亿元、189.67亿元及91.7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2.5%、91%和81.1%。光伏组件的营收分别为9.38亿元、18.71亿元、21.22亿元。

报告期内,中润光能的年收入分别约为125.17亿元、208.38亿元及113.2亿元。其中2024年的营收较2023年出现大幅下滑,同比下降了45.7%。

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光伏电池片业务收入由2023年的189.67亿元大幅减少至2024年的91.79亿元,同比下降51.6%,部分被光伏组件业务收入增长(由2023年的18.71亿元增至2024年的21.22亿元)所抵消。

图 / 中润光能港交所招股书

而中润光能的光伏电池片业务收入“腰斩”,主要原因是光伏产业链整体价格下降,报告期内,中润光能的产品平均售价分别为0.9945元/W、0.6391元/W和0.3205元/W,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事实上,目前的光伏行业整体出现产能过剩,供应过多,也导致行业竞争激烈,硅片价格下跌,并且生产工艺的进步也导致非硅成本降低。

图 / 中润光能港交所招股书

报告期内,中润光能的总销售成本分别为110.44亿元、179.96亿元及124.61亿元,分别占各年度总收入的88.2%、86.4%和110.1%。

此外,中润光能在2024年还出现了由盈转亏的情况,亏损超过13亿元。

报告期内,该公司的毛利分别为14.73亿元、28.42亿元和-11.41亿元;年内净利润分别为8.34亿元、16.81亿元和-13.63亿元;年度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9.94亿元、16.81亿元和-7.81亿元。

报告期内,光伏产业也经历了P型电池片向N型电池片转型以及多晶电池片退出市场的发展趋势。

中润光能也在进行技术转型,他们从2023年起开始销售N型电池片,同年N型电池片的销量占公司光伏电池片总销量的15.9%,P型电池片的销量占比为81%。

而到2024年,该公司的N型电池片销量占比则涨至54.5%,超过了同期P型电池片45.5%的销量贡献。

报告期内,中润光能的多晶电池片销量占比分别为9.3%、3.2%和0.2%,也符合行业淘汰趋势。

「创业最前线」注意到,中润光能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饱和,报告期内,该公司的单晶电池片(包括P型电池片和N型电池片)生产设施的整体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8.5%、94%及89.3%,呈现出下降趋势。

尽管如此,中润光能依然计划在海外拓展产能,他们将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兴建高效率光伏电池片生产基地,该项目的一期建设预计将在2026年完工。

报告期内,其海外市场收入分别为14.41亿元、27.96亿元及37.23亿元,占各年总收入的11.5%、13.4%和32.9%,显示海外市场对他们越来越重要。

图 / 中润光能港交所招股书

在光伏行业从“规模为王”转向“精细化运营”的大背景下,中润光能未来是否能凭借海外扩张找到第二增长曲线,能否不再陷入“价格战”,仍待观察。

存货1个月猛增5亿,面临客户信贷风险

除了公司业绩不稳,由盈转亏,行业竞争加剧等情况外,中润光能也面临着诸多经营风险。

招股书显示,公司的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单晶电池片的营收占比超过8成,光伏组件的营收占比在报告期内从2022年的7.5%涨至2024年的18.7%,虽然涨势较快,但占比仍然较小。

虽然聚焦单一业务有利于企业做精做深,但一旦电池片行业出现波动,中润光能的业绩也将受到较大影响。

图 / 中润光能港交所招股书

在客户方面,中润光能报告期内来自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一度占比较高,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49.8%、52.9%和37.2%。

其中,来自最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总收入的21.2%、20%和14.3%。

通过中润光能的A股招股书对照发现,其在报告期内的第一大客户和第二大客户分别是晶科能源和晶澳科技。这两家公司在2022年和2024年也是中润光能的供应商,为其提供硅片原材料,可见其存在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的情况。

截至报告期各期末以及2025年1月31日,中润光能的存货分别为9.38亿元、22.37亿元、24.03亿元和29.24亿元。

可以看到,从2024年12月31日到2025年1月31日,仅仅1个月内,该公司的存货就增加了5.21亿元。存货会占用大量资金,不仅降低资产流动性,还可能因市场波动形成减值风险,进一步削弱公司的偿债能力。

图 / 中润光能港交所招股书

在流动负债净额方面,公司在报告期内分别为3.07亿元、27.58亿元及27.74亿元,这也表明公司在短期内面临着较大的偿债压力。报告期内,中润光能的资产负债率也出现增长,分别为79.1%、80.5%及83.7%。

此外,中润光能还面临着各种客户延迟付款及违约有关的信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应收票据分别为18.33亿元、23.23亿元及10.86亿元。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准备)分别为4.46亿元、7.18亿元和4.42亿元。

同期,营收票据周转天数分别为41.5天、36.4天和55天,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13.5天、10.8天和19.9天。

图 / 中润光能港交所招股书

这些经营风险值得公司董事长龙大强及其高管团队关注,并积极寻找应对之策。

目前,国内的光伏产业正处于下行调整周期,行业“洗牌”还未结束,中润光能仍需要面临严峻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同行竞争。

总体看来。中润光能在IPO之路上既伴随着产能过剩、价格战加剧的行业共性难题,也面临家族企业需优化内控、技术转型等个性化挑战。这家光伏产业头部企业未来能否成功登陆港交所,「创业最前线」将持续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哥伦比亚及乌兹别克斯坦成为金砖... 当地实际7月5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批准哥伦比亚和乌兹别克斯...
花地湾补货!7.4万㎡商住地即... 7月2日,广州规划局公示了荔湾区花地大道以东储备地块(AF0216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
退市海越:股票7月11日终止上... 【退市海越:股票7月11日终止上市并摘牌】财联社7月4日电,退市海越(600387.SH)公告称,公...
每周股票复盘:紫金银行(601... 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紫金银行(601860)报收于3.13元,较上周的3.05元上涨2.62...
每周股票复盘:华电国际(600... 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华电国际(600027)报收于5.62元,较上周的5.44元上涨3.31...
万科:两笔银行贷款延期一年,余... 7月4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担保进展情况的公告,两笔银行贷款均延期一年,余额合计约4.47...
从无到有 上海十年织就离境退税... 中新网上海7月4日电(缪璐 陈惠晗)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以下简称“上海市税务局”)4日发布消息...
和讯投顾徐梦婧:产能过剩行业接... 创业板带领反弹了,和讯投顾徐梦婧表示,我们昨天晚上说什么来着?第一个在昨天晚上收盘之后,创业板的顶背...
原创 美... 一场牵动全球神经的税收博弈进入最后倒计时。当美国参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30年来最大规模税改法案,全球资...
上半年A股136家公司股价翻番...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上行,主要股指不断上涨。 图源:图虫 据Wind,北证50指数表现最...
9名央企领导职务调整 7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8户中央企业9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信息。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长华集团获新能源车企定点开发 ... 本报记者 吴奕萱 7月3日,长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华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收到...
一座楼推动一座城,越秀商管与城... 十年深耕,百万方城市综合体矩阵崛起于大汉口核心——这是越秀商管以“空间运营+产业赋能”双轮驱动,与武...
中集洋山集装箱第三季度订单饱满... 财联社7月5日讯(记者 胡皓琼)中美关税缓和之下,外贸企业对美出货恢复,带动中集洋山集装箱制造订单增...
南方基金解题韧性生长 三重困境... 来源:铑财 作者:古道  越是形势大好,越要居安思危 梅林时钟效应告诉我们,板块轮动是常态,顺势而为...
凯德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咖啡连锁品牌瑞幸咖啡近日宣布进军美国市场,首家门店将于2023年底在洛杉矶开业。这是继成功翻身并...
增强内生动力 挺立中部“脊梁”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
“速冻一哥” 安井食品港股上市... 一、上市首日备受瞩目,资本市场反响热烈 二、深耕行业二十余载,铸就速冻食品龙头 自 2001 年在...
原创 马... 值得注意的是,马英九此次访陆正值民进党当局不断收紧两岸交流,岛内"绿色恐怖"氛围浓厚。他的表态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