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强委员建议加强鸟类空间数据研究,助力低空经济稳健发展
创始人
2025-03-11 17:41:33
0

央广网北京3月11日消息(记者 陈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近年来,低空经济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新风口,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然而,在低空飞行频率和密度大幅提升的同时,鸟类活动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也愈发显著。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李镇强在接受采访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鸟类空间数据平台,通过科技手段优化飞行规划,实现低空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共赢。

全国政协委员李镇强

低空经济腾飞 鸟撞风险不容忽视

随着低空经济被正式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正加速构建“天空之城”产业版图。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到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的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将突破10万架。

所谓“低空经济”是指在3000米以下空域内,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李镇强表示,低空范围也是鸟类生存和迁徙的主要空间,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鸟撞事件的发生。一方面,鸟撞会危及飞行器安全,甚至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另一方面,频繁鸟撞对局部地区的鸟类种群数量和生态平衡会造成破坏,并可能改变鸟类的栖息和迁徙模式,引发一系列生态连锁反应。

“在我国及其他国家的研究结果都表明,飞机的飞行对鸟类的影响是很大的。”李镇强委员认为,目前针对低空经济领域的鸟撞防范相关法规和标准还不够完善,亟需制定专门针对不同类型低空飞行器在不同场景下鸟撞防范的具体要求和规范,明确飞行运营者、监管部门等各方在鸟撞防范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低空飞行活动具有分散性、灵活性等特点,监管部门难以对所有飞行活动进行实时、全面的监管。如何有效监督飞行运营者落实鸟撞防范措施,确保各项安全规定执行到位,是监管部门面临的一大挑战。

数据驱动,破解鸟撞难题

为降低鸟撞风险,李镇强委员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支撑系统和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对鸟类活动的预测能力,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鸟类活动具有明显的时空规律,如候鸟迁徙的季节性、迁移路径等。如果能对数据进行系统采集和分析,就可在飞行规划阶段规避高风险区域。”李镇强委员表示,应依托卫星遥感、雷达监测、摄像头等多种技术手段,在低空飞行活动频繁的区域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鸟类活动监测网络,实时掌握鸟类的种类、数量、飞行轨迹和活动规律等信息,为飞行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也能显著提升鸟类活动预测的精准度。例如,结合气象数据和历史飞行记录,AI可以提前识别可能发生鸟撞的高危时段,并为飞行器提供智能避障方案。这种方式不仅能降低飞行风险,也能有效减少对鸟类的干扰。

深港合作,探索低空经济与生态共赢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沿区域,同时也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深圳作为低空经济试点城市,正在开展空域设计、航道规划、模拟测试等工作。深圳湾(香港称为后海湾)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重要的越冬地与停歇地,每年大约有近10万只水鸟从这里经过。

李镇强委员建议,深港率先示范合作对确保低空飞行器安全有序飞行,建立行业规范,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包括腾讯在内的一些公司,正借助科技力量,在前海开展对鸟类迁徙路线的研究。未来可以通过社会监测网络、AI模型等技术手段,实时采集鸟群飞行的路线、高度、密度和速率等数据,为低空飞行器路线规划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未来这些技术也可应用到更广泛的区域。

此外,李镇强建议,深圳和香港还可以依托正在深度合作的前海现代服务区和河套区域,进行数据的共同研究。从整个湾区角度,甚至是从西伯利亚到澳大利亚整条迁徙路线,预测鸟类活动轨迹和习性,实现信息和数据的互享共享。

共建共享,让低空经济飞得更稳

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李镇强委员建议,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公众应共同推动鸟类数据平台的建设,提升社会对鸟类保护与低空安全的认知。

首先,李镇强建议中国民用航空局推动建立行业规范性指导文件,完善空域规划、协同预警、应急救助、保险等综合保障机制,规避低空风险。同时,研究立法规定运营者必须投入资源用于鸟类监测和防范,例如购置和使用雷达、摄像头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控鸟类活动,以及采取驱鸟措施,如安装驱鸟装置、使用声纳或光影等驱鸟设备。

其次,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开发低空飞行智能避障系统。例如,一些无人机已有主动避让系统,可以自动识别鸟群,减少鸟撞风险。

最后,提高公众参与度也是关键一环。李镇强称,一些环保组织和企业推广的公民科学项目,如办公大楼防鸟撞改造、鼓励公众通过APP上报鸟类观测数据等措施,对增强社会防鸟撞认知与支持非常有意义。“无论年龄大小的市民,都可以通过这些项目增加自身科学素养,同时自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是一体的,我们要运用数字技术的发展,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更快、更好地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共赢。”李镇强委员表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无到有 上海十年织就离境退税... 中新网上海7月4日电(缪璐 陈惠晗)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以下简称“上海市税务局”)4日发布消息...
和讯投顾徐梦婧:产能过剩行业接... 创业板带领反弹了,和讯投顾徐梦婧表示,我们昨天晚上说什么来着?第一个在昨天晚上收盘之后,创业板的顶背...
原创 美... 一场牵动全球神经的税收博弈进入最后倒计时。当美国参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30年来最大规模税改法案,全球资...
上半年A股136家公司股价翻番...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上行,主要股指不断上涨。 图源:图虫 据Wind,北证50指数表现最...
9名央企领导职务调整 7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8户中央企业9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信息。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长华集团获新能源车企定点开发 ... 本报记者 吴奕萱 7月3日,长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华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收到...
一座楼推动一座城,越秀商管与城... 十年深耕,百万方城市综合体矩阵崛起于大汉口核心——这是越秀商管以“空间运营+产业赋能”双轮驱动,与武...
中集洋山集装箱第三季度订单饱满... 财联社7月5日讯(记者 胡皓琼)中美关税缓和之下,外贸企业对美出货恢复,带动中集洋山集装箱制造订单增...
南方基金解题韧性生长 三重困境... 来源:铑财 作者:古道  越是形势大好,越要居安思危 梅林时钟效应告诉我们,板块轮动是常态,顺势而为...
凯德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咖啡连锁品牌瑞幸咖啡近日宣布进军美国市场,首家门店将于2023年底在洛杉矶开业。这是继成功翻身并...
增强内生动力 挺立中部“脊梁”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
“速冻一哥” 安井食品港股上市... 一、上市首日备受瞩目,资本市场反响热烈 二、深耕行业二十余载,铸就速冻食品龙头 自 2001 年在...
原创 马... 值得注意的是,马英九此次访陆正值民进党当局不断收紧两岸交流,岛内"绿色恐怖"氛围浓厚。他的表态不仅是...
大曝光!徐彦减持五芳斋,闫思倩... 【导读】多位知名基金经理最新调仓路径曝光 中国基金报记者 王建蔷 7月以来,一批上市公司因回购、停牌...
住宅新规落地,房产价值面临大洗... 2025年,房地产市场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住宅项目规范》的正式实施,中国房地产行业从“量”...
淘宝闪购再掏500亿补贴,阿里... 常州队(来自常州市体育局官微) 国内消费的战场如今就像一个布满了多米诺股票的游戏,当有人推倒某一块牌...
盛松成:打好政策组合拳激发消费...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5月当月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扶风县人大常委会检查规范涉企执... 为进一步推进规范涉企执法行动向纵深开展,努力解决好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维护好企业合法权益...
能源中国丨全球变局下,能源转型... 7月4日,“能源中国——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 推动协同发展”活动现场。国是直通车 赵斌 摄 文/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