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2024年GDP出炉:京沪进位,重庆云南“缠斗”辽宁
创始人
2025-01-31 12:44:31
0

随着山西省在春节前发布了2024年经济数据,至此,全国31个省份2024年经济数据均已发布,广东、江苏和山东仍然稳居GDP总量前三位,而西藏、新疆,江苏、湖北、安徽、内蒙古和甘肃位居增速榜前三位。

经济大省领跑

梳理各地的数据,大多数省份去年GDP增速高于全国增速(5%),低于全国增速的省份只有9个。西藏和新疆分别增长6.3%和6.1%,位居全国增速榜前两位,江苏、湖北、安徽、内蒙古和甘肃增长5.8%,同居第三位。

31个省份中,经济总量排名靠前的经济大省整体表现稳中有进,挑起了全国经济的大梁。这些省份不仅经济总量大,而且在基数大的情况下,GDP增速排名大多也靠前,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从增速榜来看,经济总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有8个超过或持平全国增速,其中6个省份增速在5.5%及以上,江苏和湖北增长5.8%,山东和四川增长5.7%,浙江和福建增长5.5%。另外,排名第十一位的安徽,去年GDP突破5万亿,增长5.8%。

经济大省工业比较强、服务业也很发达,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速普遍高于全国,这是领跑全国的直接原因。

从第二产业增加值来看,全国增速为5.3%,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和湖南等十强省份分别增长4.4%、5.5%、6.6%、6.1%、5.6%、6.8%、6.4%、5.8%、2.4%和5.7%,工业强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从第三产业增加值来看,第三产业占各省GDP比重均超过50%,三次产业中对GDP贡献最大。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和湖南等十强省份分别增长2.8%、6.2%、5.4%、5.1%、6.3%、4.1%、5.9%、5.5%、5.7%和4.5%,全国增速为5%。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这些经济大省的二产和三产为何表现出更强的韧性和更快的增长?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新产业加快培育发展释放出新动能,起到了引领作用。

以江苏为例,其先进制造业规模持续壮大,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重达到50.7%,比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规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61.2%、27.8%;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3个行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合力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5.4个百分点。

江苏省统计局局长王显东表示,从产业结构来看,江苏全年工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达36%,制造大省、制造强省基础不断巩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升至53%,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取得积极进展。

西北“新星”升起

除了经济大省,一些经济体量相对较小的省份也扮演着推动全国经济增长的生力军的作用。其中,来自西北的三个省份,新疆、甘肃和内蒙古表现亮眼,去年分别增长6.1%、5.8%和5.8%,位居全国增速榜第二、三位。

西北地区地处著名的“胡焕庸线”以西,兼具北方和西部的特点,是中国经济东西部、南北方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集中反映,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在全国各经济板块中经济体量相对较小。但是,西北地区经济周期性变化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

西北地区能源和资源富集,产业结构特色也因此十分鲜明。比如,以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为核心的能源化工“金三角”地区,是全国罕见的能源富集区,化石能源储量达到20102亿吨标准煤,占全国的47.2%。

实际上,2024年,除了新疆、甘肃和内蒙古增速位居前列之外,宁夏和陕西也增长了5.4%和5.3%,高于全国,只有青海GDP增长2.7%。相对于其他省份,西北省份整体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来自能源产业和资源产业的优势。

以新疆为例,202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两万亿,达到20534.0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1.98亿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8135.87亿元,同比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9826.23亿元,同比增长4.1%。

从行业大类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纺织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3%。

相比新疆,内蒙古煤炭产量更高,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12.97亿吨,较上年增长5.4%,占全国原煤产量的27.3%。但是,内蒙古的增长动力又不止于此。近年来,内蒙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太阳能、风能等发电量大幅增长,并带动相关制造业增长。

2024年,内蒙古发电量8179.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1%,也位居全国首位。其中,新能源发电量1969.0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27.9%,高于全部发电量增速18.8个百分点。具体看,风力发电量1643.0亿千瓦时,增长26.0%;太阳能发电量310.4亿千瓦时,增长43.2%。

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带动相关制造业高速增长。2024年1-11月,内蒙古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8%,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达14.4%,贡献较去年同期提高11.7个百分点,2024年以来一直保持10%以上,成为带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稳定增长的新动能。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5%。

与新疆和内蒙古相比,甘肃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则体现其在资源产业上的优势,比如,被称为“镍都”的甘肃省金昌市2024年GDP同比增长13.6%,位居全国城市增速榜前列,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418.25亿元增长18.7%。

甘肃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6%、16.9%、13.0%、12.4%、10.9%、7.8%和6.5%。分产品看,黄金、白银、铁合金、镍、原煤、原油产量分别增长134.5%、56.2%、21.6%、14.1%、9.3%和7.3%。

排位竞争仍在持续

从经济总量上来看,31个省份2024年GDP排名格局变化不大,其中,比较受关注的是四川和河南的争位、上海和北京位次晋升,以及重庆、云南对辽宁的赶超之势。

最受瞩目的十强省份排名依次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和湖南,2024年GDP分别为141633.81亿、137008亿、98566亿、9.01万亿、64697亿、63589.99亿、60012.97亿、57761.02亿、53926.71亿和53230.99亿元。

在粤苏两省的第一争夺战中,广东无悬念地再得第一。广东省统计局解读称,2024年,广东经济总量实现了新的突破,地区生产总值达14.16万亿元,总量连续36年稳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5%,是全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不仅如此,广东省统计局还列举,广东服务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国内税收收入、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市场经营主体、研发经费支出、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等多项指标继续稳居全国首位。

相比而言,在十强排位中,川豫之争更引人关注。四川是在2023年超过河南,在全国的排名中由第六升至第五,使得川豫之争变成热点。但是,2023年,四川超过河南是在河南GDP核算调减的情况下出现的,给外界的印象是有些“出人意料”,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2024年前三个季度,河南经济总量又反超四川,也让四川第五的位置变得不确定。2024年前三季度,河南和四川GDP分别为47881.96亿和45441.82亿元,河南仍领先四川2440亿元,不过,最终在四季度四川实现了逆转,全年领先河南1100亿元,稳住第五的位置。

实际上,前十强省排名中唯一发生变化的是上海超过湖南,排名升至全国第九位。根据2023年初步核算数,湖南和上海2023年GDP分别为50012.85亿和47218.66亿元,上海第十位、湖南第九位。

但是,各地在发布2024年GDP数据时,也同步发布了第五次经济普查后修订的2023年GDP。2023年,湖南和上海分别为50667.5亿和51404.47亿元,上海超过湖南;2024年,上海和湖南GDP分别为53926.71亿和53230.99亿元,上海稳住对湖南的领先,巩固其第九的位置。

不仅如此,北京也超过了河北,全国排名升至十二位。河北和北京2023年初步核算数分别为43944.1亿和43760.7亿元,五经普后分别修订为45660亿和47353.7亿元,北京超过河北。2024年,北京和河北GDP分别为49843.1亿和47526.9亿元,北京继续领先。

从北京和上海的数据来看,第三产业发达是京沪超越进位的重要原因。根据2024年的三次产业数据计算,北京和上海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78%和85%。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朱燕南表示,去年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和工业这三个行业对于北京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过了8成,其中,信息服务业是两位数增长,是全市首要的支柱行业。金融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2成。

具体数据来看,2024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1%。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068.8亿元,增长11.0%,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154.2亿元,增长7.6%,二者合计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8.6%,贡献率合计超过6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240.3亿元,增长9.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972.9亿元,增长3.8%。

在十强省份之外,处于第十六、十七和十八位的辽宁、重庆和云南也值得关注,辽宁、重庆和云南2024年GDP分别为32612.7亿、32193.15亿和31534.1亿元,重庆和云南分别与辽宁相差420亿和1078亿元,对于三万亿级的诞生,这样的差距比较小。

事实上,根据历年GDP最终核实数,重庆经济总量在2020年就超过了辽宁,2020年,辽宁和重庆GDP分别为25011.4亿和25041.4亿元,重庆领先30亿元;2021年重庆继续领先辽宁;但是,2022年-2024年,辽宁反超重庆。

重庆对辽宁的赶超正代表着西南板块超越东北板块的又一个里程碑。东北和西南有很密切的历史渊源,在三线建设时期,大量东北产业迁移至西南地区,东北重塑了西南的生产力布局,带动了西南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

长期以来,东北是“老大哥”,尤其是辽宁更长期位列经济十强省,但是,近10年来,西南板块开始赶超东北:2015年,四川超过辽宁,2020年,重庆超过辽宁,虽然辽宁又反超,但是目前局势比较胶着,而且云南也正在逼近辽宁。

不仅如此,“西南F4”中经济总量最小的贵州省,前些年也取得了长足进展,经济体量大增。贵州也分别在2015年和2017年超过吉林和黑龙江。因此,目前,重庆和云南“缠斗”辽宁,正是西南板块和东北板块角力的关键时刻。

(第一财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四... 近日,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等榜单正式发布。四联创业集团股份有限公...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3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109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
布米普特拉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 高盛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尽管美国七月核心通胀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由于当月商品贸易逆差意外大幅扩大,...
纳百川IPO提交注册:曾解聘高... 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纳百川”)创业板IPO于9月2日提交注册,拟募资7.29亿元,由浙商...
“全球最大上市船企”,来了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国基金报 【导读】中国重工换股实施股权登记日为9月4日,与中国船舶换股比例为...
Anthropic获130亿美... 人工智能领域再次传来震撼消息,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在9月2日宣布成功完成了一笔高达130亿...
“日光基”再现!招商基金新品单... 近期基金发行市场热度升温,多只产品展现出强劲的吸金能力。9月2日,招商基金旗下新发产品招商均衡优选混...
北京拟上新8宗住宅用地,涉二环... 新京报讯(记者曹晶瑞)9月3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发布了2025年第七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
马斯克又来“画大饼”了? 昨天,特斯拉“秘密宏图”第四篇章正式发布,核心愿景是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突破资源与劳动力瓶颈,实现...
嘉杨投研携手陈火金与西班牙 V... 近日,嘉杨投研宣布与知名金融学者陈火金、西班牙体育博彩集团 VERSUSbet 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
半导体行业第一!Intel 2...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快科技) 快科技9月3日消息,根据TechInsights数据,Intel在...
夏春:黄金创出历史新高,比我们... 夏春系腾讯集团高级经济顾问、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我们去年底的预测黄金今年会突破 3500 美...
半年26亿营收亏692万,跨境... 国内跨境电商 “元老” 跨境通(002640)日前披露 2025 半年报,交出了一份 “营收微降、亏...
原创 光...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 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欧洲...
光大保德信红利混合A:2025... AI基金光大保德信红利混合A(360005)披露2025年中期报告,上半年基金利润731.24万元,...
充电宝召回风波只伤了安克的“皮... 记者 陈月芹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月芹 6月底,一场由充电宝电芯安全风险引发的全球召回风波,直接伤...
基金8月报:结构性行情下座次生... 8月的市场红红火火:沪指一路走高直至站稳3800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单月分别上涨15.32%、24...
原创 儿... 吃饭时,我做了我最爱的可乐鸡翅,情不自禁又夹了一个。 这时,儿子忽然开口: “你整天在家吃喝,不做任...
半年迭代一轮、模块化成新宠:房... “中粮好房子场景实验室”模块化设计的外玄关。董红艳/摄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
今天,这个板块异军突起——道达... 今天,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下跌0.45%,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科创50指数的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