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港交所不罢休,绿茶第五次冲击上市
创始人
2024-12-26 20:16:43
0

绿茶受到了小菜园上市成功的鼓舞。

在小菜园成功叩开了港股大门后,也鼓励着其他餐饮企业们勇闯资本市场的信心。哪怕屡战屡败,也要屡败屡战。

12月20日,小菜园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在这同一天,绿茶集团第五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几乎创下了餐饮企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次数之最。

为什么绿茶集团这么热衷上市?又看到了哪些希望?毕竟,在四年前的餐企上市潮中,大部分企业都以“招股书失效”或者“终止上市”告终。而最近的一系列变化,重新燃起了市场对于餐企们资本化之路的期待。宣告了餐饮企业上市进入“地狱模式”。包括绿茶、捞王、老乡鸡、七欣天、乡村基、杨国福在内餐企业均铩羽而归。

而这一次,绿茶究竟能否成功,并激励更多餐企加入到新一轮餐企IPO大潮之中来呢?

坎坷上市之路

绿茶的上市之路,可谓坎坷。

从2021年3月开始,绿茶集团便开启了冲击港交所的漫长旅程。虽然此次招股书在2022年3月通过了聆讯,并于同年4月进行了更新,但之后便再无进展。

在这期间,绿茶始终没有停止扩张。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 年至 2023 年,绿茶集团的总营收一直在稳步增长,分别为 22.93 亿元、23.75 亿元和 35.89 亿元。

在2024 年前三季度,绿茶更是实现了29.2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 6.96%;净利润为 2.85 亿元,同比增长 10.31%,经调整净利润 2.92 亿元,同比增长 11.11%。

门店数量上,绿茶扩张步伐不断加快。2022 - 2023 年,其分别拥有餐厅 276 家、360 家,净增加餐厅分别为 40 家、84 家。截至 2024 年 12 月 10 日,绿茶餐厅总数已达 461 家,当年新开门店就多达 101 家。

虽然与 2023年 51.12% 的营收增速和1683.13% 的净利润增速相比,2024年的业绩业绩增速有所放缓,但持续增长的营收水平仍然成为了绿茶冲击港交所的信心。6月19日,绿茶集团在时隔两年后重新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却仍然未能敲开港股大门。

而绿茶屡次上市失败的背后,也体现了中餐企业一直以来不得不面对的资本化难题——标准化难度高、估值低以及流动性差。

根据灼识咨询相关报告,2023年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绿茶集团按餐厅数目计算排名第三,按收入计算排名第四;在重点提供融合菜的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按收入而言,绿茶集团是最大的餐厅品牌。即便规模已经位居前列,但如绿茶这样以多SKU的现炒菜品为主的品牌,仍然难以轻易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作为一家以创意杭帮菜闻名的品牌,绿茶餐厅的生意是从杭州灵隐路的绿茶青年旅舍开始的。凭借烤鸡、火焰虾等创新融合菜式,以及极高的性价比,绿茶迅速成为了杭州餐饮圈的 “等位王”。根据报道,绿茶2014年的翻台率一度达到了6-8次/天。

随后,绿茶开始走出杭州,在全国各大一线城市进行了广泛的扩张。截至2024年12月10日,绿茶集团的门店已经覆盖中国21个省、4个直辖市以及两个自治区。同时,绿茶集团还在中国香港开设有2家餐厅。

根据绿茶集团的规划,IPO所募集的资金将于门店的继续扩张,于2024年、2025年、2026年、2027年分别开设120家、150家、200家、213家新餐厅。这些门店也将重点向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发力。2021年至2023年以及今年前三季度,绿茶集团在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总计开设178家餐厅。

而扩张也是有代价的。

从一二线城市向更加下沉的市场进发,也必然带动绿茶人均消费金额的逐步走低。招股书数据显示,从2021年到2023年,绿茶餐厅的人均消费分别为60.5元、62.9元、61.8元。今年前三季度人均消费更是降到了57.7元。

与此同时,随着门店密度的加大,想要维持较高的翻台率开始变得愈发困难。从2021年至今,绿茶的翻台率经历了从3.23次/天、2.81次/天、3.30次/天再到3.05次/天的上下波动。

惨淡的餐饮板块

有媒体曾经统计过,从1997年第一家上市的西安饮食算起,平均每年上市的餐饮企业不到一家。虽然经历了2014年至2018年的上市潮,呷哺呷哺、海底捞等餐饮企业相继登陆港股,但直至2020年疫情暴发之前,中国餐饮企业上市数量仅有17家。

而疫情的爆发,改变了很多餐饮企业誓不上市的想法,纷纷开始启动IPO进程,以期望用资本市场的资金补充现金流。这推动了新一轮餐饮扎堆上市的热潮,仅2022年上半年,就有十家餐饮企业冲击上市。2023年年初,茶饮行业扎堆冲击IPO,也是餐饮行业上市潮的一个侧影。

但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每一个企业都遭遇过坎坷。

以刚刚上市的小菜园为例,该公司曾于1月16日向港交所递交过上市申请,但由于六个月内未通过聆讯,7月16日招股书失效。当日,小菜园便再次递表,继续冲击港交所。

而12月19日晚间,小菜园发布公告称,公司全球发售1.01亿股,每股发售股份8.5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7.95亿港元。香港公开发售股份数目占全球发售股份数目10%,获认购1.44倍;国际发售股份数目占全球发售股份90%,获认购1.29倍。

相比之下,与小菜园同期上市的消费类企业毛戈平则在香港公开发售中获919.18倍认购,国际发售获30.34倍认购。

当然,小菜园不是唯一一个遭遇资本市场严峻审视的企业。毕竟,如今的港股餐饮板块的表现,几乎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上市十年,曾经的“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在三年亏损8.25亿元的业绩拖累下,股价已经从最高峰的26港元,跌至如今在1港元附近徘徊。

利润下降67.5%的九毛九净,如今的股价跌至不足4港元/股;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的海底捞,如今市值也已砍半……

截止2024年上半年,全国餐饮门店同比减少超60万家。在整个餐饮行业的内卷之下,仅靠营收和规模的增长,也很难轻易获得资本市场的信任。

在这场考验综合能力的资本战争中,考量的不仅仅是融资能力和估值,更是对企业上市故事、品牌故事以及持续经营能力的综合考验,餐饮企业的资本化之路,道阻且长。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谢璇,编辑房煜)

【行业深度观察】

消费品牌洞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每周股票复盘:紫金银行(601... 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紫金银行(601860)报收于3.13元,较上周的3.05元上涨2.62...
每周股票复盘:华电国际(600... 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华电国际(600027)报收于5.62元,较上周的5.44元上涨3.31...
万科:两笔银行贷款延期一年,余... 7月4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担保进展情况的公告,两笔银行贷款均延期一年,余额合计约4.47...
从无到有 上海十年织就离境退税... 中新网上海7月4日电(缪璐 陈惠晗)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以下简称“上海市税务局”)4日发布消息...
和讯投顾徐梦婧:产能过剩行业接... 创业板带领反弹了,和讯投顾徐梦婧表示,我们昨天晚上说什么来着?第一个在昨天晚上收盘之后,创业板的顶背...
原创 美... 一场牵动全球神经的税收博弈进入最后倒计时。当美国参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30年来最大规模税改法案,全球资...
上半年A股136家公司股价翻番...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上行,主要股指不断上涨。 图源:图虫 据Wind,北证50指数表现最...
9名央企领导职务调整 7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8户中央企业9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信息。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长华集团获新能源车企定点开发 ... 本报记者 吴奕萱 7月3日,长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华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收到...
一座楼推动一座城,越秀商管与城... 十年深耕,百万方城市综合体矩阵崛起于大汉口核心——这是越秀商管以“空间运营+产业赋能”双轮驱动,与武...
中集洋山集装箱第三季度订单饱满... 财联社7月5日讯(记者 胡皓琼)中美关税缓和之下,外贸企业对美出货恢复,带动中集洋山集装箱制造订单增...
南方基金解题韧性生长 三重困境... 来源:铑财 作者:古道  越是形势大好,越要居安思危 梅林时钟效应告诉我们,板块轮动是常态,顺势而为...
凯德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咖啡连锁品牌瑞幸咖啡近日宣布进军美国市场,首家门店将于2023年底在洛杉矶开业。这是继成功翻身并...
增强内生动力 挺立中部“脊梁”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
“速冻一哥” 安井食品港股上市... 一、上市首日备受瞩目,资本市场反响热烈 二、深耕行业二十余载,铸就速冻食品龙头 自 2001 年在...
原创 马... 值得注意的是,马英九此次访陆正值民进党当局不断收紧两岸交流,岛内"绿色恐怖"氛围浓厚。他的表态不仅是...
大曝光!徐彦减持五芳斋,闫思倩... 【导读】多位知名基金经理最新调仓路径曝光 中国基金报记者 王建蔷 7月以来,一批上市公司因回购、停牌...
住宅新规落地,房产价值面临大洗... 2025年,房地产市场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住宅项目规范》的正式实施,中国房地产行业从“量”...
淘宝闪购再掏500亿补贴,阿里... 常州队(来自常州市体育局官微) 国内消费的战场如今就像一个布满了多米诺股票的游戏,当有人推倒某一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