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以积极的姿态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国家领导人李强的发言,都明确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决心与行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引导企业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
在2024年11月22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何海林表示,要积极引导推动企业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国制造品牌的美誉度,也是推动我国工业领域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举措。
工业品在我国外贸中占比达到九成以上,我国工业领域对外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为稳定工业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鼓励跨国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共同推动产业的创新合作,我国企业得以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多措并举提高中国制造品牌美誉度
与此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还提出了多措并举提高中国制造品牌美誉度的策略。这包括发挥工业设计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提高机电产品及其零部件的可靠性水平,支持中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引导制造业企业有序竞争,提升工业品的产品质量。
2024年,中国共有72家企业进入世界品牌500强的榜单,其中制造业企业的表现尤为亮眼。这不仅展示了中国制造业的强大实力,也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李强强调开放才是正途
在11月25日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经济高效循环离不开要素流动畅通,封闭没有出路、开放才是正途。李强总理的发言,进一步坚定了我国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决心。
李强总理指出,中国是全球产供链的关键环节。我们将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不断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深化全球产供链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复苏贡献更大力量。
总结来说,中国正以开放的态度和积极的措施,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