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大跌12%,信达生物创始人近1.5亿购买全资附属公司两成股权
创始人
2024-10-28 20:37:16
0

10月28日,港股信达生物(01801.HK)大跌,盘中最高跌13.79%,收跌12.54%。

消息面上,10月25日,信达生物发布关联交易公告称,当天(交易时段后),全资附属公司Fortvita与Lostrancos订立认购协议。Lostrancos有条件同意按认购价认购及购买,而Fortvita有条件同意按认购价发行及出售认购股份,认购价为20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6亿元。交割后,信达生物直接持有的Fortvita股权将由100%摊薄至79.61%,而Lostrancos直接持有20.39%,Fortvita成为信达生物的非全资附属公司。

交割前后Fortvita股权结构变化

上述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公告显示,信达生物执行董事俞德超为Lostrancos的唯一董事,于交割后,Lostrancos将由俞德超持有82.93%,并由公司执行董事奚浩及另一名投资者(为独立第三方)共同持有17.07%。

俞德超不只是信达生物的执行董事,官网资料显示,他还是信达生物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主要负责信达生物的整体战略规划,业务方向把控及管理。同样持有Lostrancos股权的奚浩担任信达生物的执行董事,并参与公司战略与业务决策,同时担任集团旗下基金管理合伙人,2017年8月至2024年2月,还曾担任信达生物首席财务官。

也就是说,信达生物出售原本全资附属公司股权,而交易对象是自己人。对于此次交易的目的,公告称,此次建议认购事项是信达生物发展国际业务的良好起步,且管理层主要成员直接投资,充分反映了彼等长期坚定发展海外业务的投入与决心,亦使彼等能够在Fortvita的未来成长及发展中发挥更直接及积极的作用。

对于这笔交易对公司的财务影响,信达生物称,作为Fortvita的母公司,信达生物将继续领导及推进其发展,继续享有Fortvita带来的潜在经济利益,旨在为公司股东带来长期的可持续回报。Fortvita集团的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将继续并入集团的综合财务报表。预计该项视作出售不会对公司的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产生任何重大收益或亏损,该项视作出售不会对集团产生重大财务影响。

那么,为何此次交易披露后信达生物股价大跌?有投资者认为,这起关联交易是国产创新药出海的新路径,也有投资者认为“管理层吃相难看”。

此次认购价是Fortvita与Lostrancos公平磋商达成,其中参考了包括Fortvita于截至2024年10月8日的估值8002.6万美元。让部分投资者质疑的是,参考价为何采用资产基础法。

公告称,独立估值师采用资产基础法分析Fortvita的市场价值,即以合适的估值方法对各个可辨认资产及负债进行估值再计算所有资产的总价值并减去负债总额。截至基准日期,Fortvita的已估值总资产约为2.3402亿美元,主要包括银行结余及现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机器及设备、无形资产以及使用权资产,而Fortvita的已估值总负债则约为1.54亿美元,主要包括借款、贸易应付款项以及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

对于估值方法,信达生物介绍,独立估值师在选择估值方法时考虑到三种估值方法,即资产基础法、收益法及市场法。鉴于Fortvita的管线主要集中于早期发现及临床前阶段,且于海外临床试验中并无重大里程碑。此外,考虑到临床试验、商业化及生产相关的固有风险,暂无Fortvita的可靠财务预测,因此无法使用收益法。此外,考虑到Fortvita的业务性质及其发展阶段,公开市场上并无可比较公司或交易,因此市场法亦不适用。 鉴于Fortvita的各个可辨认资产及负债均可使用适当的估值方法进行有效估值,因此独立估值师认为资产基础法为进行市场估值分析最合适的方法。

此次交易也被部分投资者与俞德超减持信达生物关联在一起。据香港联交所10月4日公布的数据,俞德超在9月30日和10月2日合计减持325万股,总金额约1.52亿港元。减持后,俞德超所持股份占比由7.9%降至7.7%。

信达生物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开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2018年10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在研管线36种,已有11个产品获批上市,包括国产PD-1肿瘤药信迪利单抗。

2024年半年报显示,信达生物收入39.52亿元,同比增加46.3%;亏损3.93亿元,同比增亏2.54亿元。对于亏损增加,信达生物称,主要由于非现金项目净汇兑收益的减少及一次性所得税抵免的减少。

近两年,信达生物也布局了大火的GLP-1药物赛道,并走在国产药物的前列。2024年半年报显示,GLP-1/GCG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的两项NDA(新药注册申请)已在国内获受理,有望很快获批上市,适应证包括针对肥胖或超重人群的长期体重管理以及治疗二型糖尿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7... 今天(7月19日),星期六,本周进入双休假期!距离2025年7月29日24时,今年第15次调价,时间...
摩根基金管理(中国):贾建国接... 2025年7月17日,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此次变更涉及首席信息官岗...
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及... 本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及相关股东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宇树科技启动上市辅导,会持续到... 具身智能领域备受关注的宇树科技在浙江证监局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并上市辅导备案,这个消息对于...
合规纳税小课堂丨建制度强审计,... 合规经营、依法纳税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与声誉保障。近年来,广大经营主体主动将税务合规纳入公司经营管...
工大科雅:关于变更持续督导保荐... 证券日报网讯 7月17日晚间,工大科雅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
上市公司动态 | 中国船舶合并... 重点要闻 长城汽车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0.22%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23.67亿元,同比...
广东经济半年报蕴藏三大信号,以... 南方财经记者郑康喜 见习记者郭莎 广州报道 7月18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 ...
聚焦消费增长、中美经贸…… 商... 今天(7月18日)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 商务部介绍 “十四五”商务高质量发展成就 商务部部长 王...
科技股领跑,A股上攻! 7月17日,A股午后震荡走高,科技股领涨带动深市跑赢沪市。交易量能增至1.56万亿元,市场赚钱效应较...
来了!个人养老金重要名单更新 【导读】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和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录最新披露 中国基金报记者 天心 个人养老金基金...
农行中行等热推红利策略产品,苏... 今年上半年红利资产高歌猛进。尤其是银行股涨势喜人,不少银行股创历史新高,红利策略关注度较高,不少银行...
存在多重驱动逻辑 多只科技主题... 本报记者 彭衍菘 7月份以来,已有多只科技主题基金提前结束募集,认购热情持续升温。从科创板ETF到人...
大窑汽水正式回应将被美国私募K... 大窑汽水回应称被KKR收购后,全国化战略不动摇,初心不改 近日,美国私募巨头KKR对大窑汽水母公司...
交通银行深度赋能独角兽企业全球... 人民网深圳7月18日电 (王星)7月17日至18日,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在深圳举办。本...
茅台生肖酒大跳水 “鸡茅”日跌... 茅台的跳水由飞天转到生肖酒?投资快报记者观察到,前期表现平稳的茅台生肖酒批发参考价突然大幅跳水,其中...
读懂IPO|为何能从停产中绝处... 本文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陆烁宜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丨陆烁宜 编辑丨郑琳 6月11日,广合...
超四成A股公司半年报业绩预喜 来源:金融时报 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预报陆续出炉,已预报公司中有超四成披露业绩预...
华为概念股,放量大涨 【导读】华为将在线下展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概念股大涨 中国基金报记者格林 7月18日,港股午盘后...
工信部答中证报记者问:将深入实... 7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