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预测,随着美国加息接近尾声、资本市场趋于稳定以及更多公司寻求分拆,香港低迷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有望在下半年缓慢复苏。
普华永道香港估计,2023年将有约100家公司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总额在1500亿至1700亿港元(191亿美元至217亿美元)之间。
普华永道统计数据显示,香港在2023年前六个月进行了30宗IPO,与2022年上半年相比增长了11%。但与2021年上半年的197亿港元相比,募集资金下降了14%,至170亿港元。
普华永道香港企业家团队负责人Benson Wong表示:“全面恢复香港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旅行有助于资本市场反弹。” “然而,市场普遍通胀走强促使许多国家加息,这影响了投资者情绪”。
香港在2022年重回全球最大筹资(IPO)目的地的第三位,75宗首次公开招股使全年筹资总额达到126.9亿美元。但Refinitiv数据显示,与2021年筹集的429.6亿美元相比,2022年下降了70.5%。
Benson Wong表示,不少公司在上市前等待市场好转,投资者仍在采取观望态度,这正在减缓IPO市场的复苏。
上半年产生上市的主要行业是工业和材料;零售; 消费品和服务;和金融服务。普华永道预计,随着公司寻求实现价值和保持竞争力,分拆业务将在今年下半年表现突出。
2022年10月6日,中航锂电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举行的上市仪式上敲钟
在IPO方面,阿里巴巴集团在5月中旬表示,它预计将分拆两个业务部门:未来6至 12个月内分拆其超市连锁店盒马鲜生,以及12至18个月内分拆其物流部门菜鸟。
中国生物制药制造商HighTide Therapeutics(深圳君圣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中国人工智能和电子公司Mobvoi(出门问问)也有望在香港进行IPO,预计筹资总额高达5亿美元。
capital合伙人Eddie Wong表示,政府支持本地创新和技术的政策,加上新的上市制度第18C章放宽了对专业科技公司的上市要求,应该会引导更多科技公司在香港成立。
Wong补充说,2023年下半年,包括生物技术和专业技术公司在内的新经济企业将继续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据普华永道称,今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交易所的A股IPO数量也有所减少。预计到6 月底将有160宗IPO,IPO数量将同比下降5%,而前六个月筹集的资金总额预计将下降38%,至约1900亿元人民币。
尽管A股IPO融资规模同比下降,但沪深两市仍分别位居全球募资额第一和第二位。
普华永道预计,全年中国内地A股IPO将达330宗,募集资金达5000亿元,继续稳居全球IPO市场榜首。
- END -
宏业金融声明:宏业金融集团为开曼群岛合法注册公司,是知名中国企业赴美国、境外IPO上市和融资专业辅导服务机构。我们在中国大陆以“弘业财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为主体开展业务合作,为国内中小企业境外上市、赴美上市和海外融资提供全流程咨询辅导服务。欢迎朋友们基于非商业性用途分享或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文章并不代表宏业金融观点和立场,不构成投资或购买建议,不具有完全指导作用。文章中可能有部分数据、资料及配图来源于其他专业权威媒体的网络公开报道,侵删!